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史:缺点不少,优点也很明显的崇祯皇帝,以勤政、节俭亡国,李自成:他不是昏君

自中国历史上开始有皇帝这个职位以来,丢掉江山的亡国皇帝大多都生活奢侈,就是因为贪图享受,无心治国,所以才导致他们在位时的亡国。

比如南北朝时南陈的陈叔宝、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南唐的李煜等等,就算是像汉献帝这样的傀儡君王也没有说是不讲究皇帝应有的吃穿用度的。

而历史上勤政又俭朴的皇帝大多又都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比如汉朝的汉文帝、汉明帝、南陈的陈武帝陈霸先等等。

独独有一位既勤政又俭朴的皇帝偏偏做了亡国之君,那就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被兄长天启帝朱由校在临终前鼓励当为尧舜之君的皇帝算是历史上最让人可惜的亡国之君。

崇祯丢掉江山当然有他自身的不足,盲目相信下属,性格不够果决,对天下间老百姓的困苦生活不够了解,也就是从来不做调查就下达施政措施。

当然,这跟他一辈子没有出过京城,没有机会去民间走访有关,也和他在位时被文官集团集体蒙骗有关。

他的勤政不亚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俭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野史无文·烈皇帝遗事》中的记载:

崇祯帝深感国事日非,"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近御宫人有夫人、婢子、常在、大答应、小答应等号,上皆正色临之,无一戏言。

从这段记载就可以判断出崇祯的优点,不但勤政、俭朴,而且还不好色,这三样特质都集中到同一位皇帝身上是皇帝群中绝无仅有的。

他曾经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参加经筵,也曾经亲自关心宠妃购买日常用品的价格,勤政和不好色可以说是忧心国事,无暇享受,俭朴似乎就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性子。

崇祯的节俭从自己以身作则逐步扩散到国事上面,他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给朝廷的财政减负。

关外辽东的军士闹饷,礼部侍郎周延儒跟他说不用管,应该让军士们效仿古人"罗雀掘鼠",他跟自己俭朴的想法一比较,觉得很对,于是放弃拨款发饷。

有大臣上奏,驿站这机构糜费钱粮,他也觉得正确,马上下令裁撤,结果为了节约财政,裁撤出来一个李自成。

当然,崇祯在朝廷财政上的节俭也不全是自身性格的原因,明朝传到他手中的时候,国家财政也早就入不敷出了,他不得不鼓励节俭,继而以身作则。

可惜的是,他本人,包括他眼皮子底下的皇后、皇妃和子女可以节俭,他能亲眼看得到的皇宫中的用度可以节俭,但官僚集团的奢侈他就无法控制住了,他一家人节俭终究救不了整个朝廷的财政困境。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在愤恨满朝皆是"亡国之臣",感叹勤政、俭朴,戒色的自己非是"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在无助中以身殉国。

临自杀前,本应该保持威严状态离去的崇祯皇帝连龙袍都没有穿一件,以"白夹蓝袍白细裤"的穿着追随明朝的列祖列宗而去,临终还在保持着节俭。

亲手推翻崇祯王朝的李自成在他的《登极诏》中也表示:"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可见天下人的心里明白得很。

崇祯执政时期六下《罪己诏》(包括死前在写在衣襟上的血书),六次揽过,他当然有过错,可皇帝也只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他一人罪己又有何用?

除非绝大部分官员也能学习他的勤政、俭朴、不好色,所以说,明亡于崇祯,但也并非亡于崇祯。

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政崇祯错在哪,以至于明朝走向灭亡?
史上最悲惨的皇帝,一生勤政却被迫自尽,死后连自己的皇陵也没有
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崇祯非常勤政,堪称最勤劳的皇帝,为何明朝仍然亡国?要怪就怪他
这个皇帝一上位,天下就发生了连续17年的奇灾,待他死后立马好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