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几位因为比较弱势,而被选中当皇帝的狠人,让拥戴者大跌眼镜

历史上有那么一些因为某种意外因素,而当上皇帝的人。

其中,有一种原因是,其人比较弱势,才被有资格挑选皇帝的人,或权臣、或皇族选中。

选出弱势皇族当皇帝,当然是为了掌握权势的人继续更好地掌握权势,皇帝太强势,太有本事,臣子就不好受。

比如某些王朝的末期,就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皇帝,都是权臣挑选出来的傀儡。

但也有一些因弱势被选中的皇帝,登基前看似无害,被臣子们认定为宽厚之人,状如小白兔,实际上深知政治之道,手段高超,让拥戴他们的人大跌眼镜。

本文就选出几位这样的皇帝来聊聊,供读者参考。

一:汉文帝刘恒‍

刘邦的老婆吕后死后,掌权的吕氏家族和刘氏皇族及诸多功勋臣子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冲突。

于是,部分皇族在齐王刘襄(刘邦庶长子刘肥的长子)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吕氏。

而在首都长安的汉朝开国功勋家族们,也对吕氏不满,他们响应刘襄,以周勃、陈平为首,在长安发动兵变,干掉了吕氏家族,夺回了权力。

干掉吕氏家族后,群臣就要废掉吕氏拥立的皇帝,重新选一个皇帝出来。

从当时的情况来讲,齐王刘襄是最合适的,也是他率先发起了对吕氏的讨伐。

但以陈平、周勃为代表的群臣,最后却没有选刘襄当皇帝,而是选了在讨伐吕氏一族的政治斗争中,一直夹着尾巴做人,毫无建树的代王刘恒(刘邦第四子)。

为什么不选刘襄,而选择刘恒?

史书中讲了一大堆道理,但其实归根结底就一个道理,刘襄太强势,而刘恒一看就胆子小,比较弱势,看起来比较好忽悠。

所以,刘恒这个在“诸吕之乱”中,一直小心翼翼地当吃瓜群众的藩王,成了汉朝的第三位皇帝(汉惠帝死后,吕后及诸吕立的皇帝,汉朝官方不承认)

但这位因为弱势而被选出来的皇帝,在政治手段上一点不弱势。

从动身进入京城的路上,就开始了跟群臣的博弈,一直到顺利继位行使皇帝权力,那些以为他很无害的人都只能哀叹看走了眼。

比如,在铲除吕氏家族及拥立刘恒等事件中,功劳最大的太尉周勃,在汉文帝坐稳皇位后,就被当成典型惩治,以谋反的罪名给抓起来了。

吓得周勃赶紧贿赂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再通过薄昭说服了汉文帝的亲妈帮自己求情,这才免于一死。

此后,周勃老老实实在封地养老,不再参与政治和军事上的事务。

想来,周勃在被抓时,或许会后悔当时拥立了宽厚的汉文帝。

二: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武帝死后,因继任者汉昭帝年幼,所以选出了四位辅政大臣,以霍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为首,此后,汉朝进入霍光掌权时期。

汉昭帝21岁时就死了,没有留下儿子,于是,霍光又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

但这位新皇帝很不堪,根据史书的记载,从收到要他进京去当皇帝的诏书,到登上帝位,再到被霍光废掉,一直都在做荒唐事。

不过,现在也有史学家分析,刘贺的行为,实际上是在跟霍光争夺权力。

不管是什么原因,刘贺触怒了霍光,只当了二十多天皇帝,就被霍光废掉。然后,霍光需要重新找个皇帝。

有了刘贺的例子,霍光想着找个比较好掌控的皇帝。

汉宣帝是汉武帝嫡长子刘据的孙子,因“巫蛊之祸”被牵连,幼年即被关进监狱,被逐出皇族。

汉武帝死前悔悟,给他恢复了宗族身份,但爵位什么的都没有了,只能以平民身份生活在民间。

霍光看中的,也就是汉宣帝继位前的平民身份。

前面选的荒唐皇帝刘贺继位前是藩王,进京时,可是带了一大堆自己的属官来跟霍光争权。

而汉宣帝是平民,啥都没有,没有自己的根基,这样的皇帝相对弱势,好控制。

汉宣帝在霍光活着时,一直都显得无害,至少对霍光是如此,还在原配老婆被霍光之妻安排的人毒杀后,册封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

汉宣帝如此隐忍,也是有道理的,他跟汉文帝不一样,他是真没有任何根基,需要时间培植势力,无法像汉文帝处理周勃那样,跟霍光硬碰硬。

等到熬死霍光后,汉宣帝就张开了血盆大口,霍光死后不到两年,霍光家族就被汉宣帝清算,皇后霍成君被废后自杀,霍家被灭族。

汉宣帝继位后,用了八年时间隐忍,完成了从大白兔变身虎狼的转变。在拥立他时,霍光显然不会想到这样的结果。

三:唐高宗李治‍

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于是,李世民准备再选个儿子当太子。

在选择谁当新太子时,最有优势的是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李世民本人更倾向于嫡子之一的李泰,即使李泰说了“杀子传弟”这样的恶毒话语。

但册立太子,需要群臣的支持,特别是李世民的亲密战友,当时已经隐隐成为关陇贵族集团首脑的长孙无忌的支持。

可长孙无忌不支持跟他毫无血脉关系的李恪,也不支持亲外甥李泰,而是支持另外一个亲外甥,李世民的第三个嫡子(实际排行第九)晋王李治。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中记载: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其后,在长孙无忌及其死党褚遂良的坚持下,李世民让本来看似毫无继位希望的李治做了太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世民答应了李泰,不好亲口反悔,需要群臣说出反对的理由,所以当众讨论这件事,还把李泰“杀子传弟”的话语当众宣布。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的心思,所以坚决反对立李泰,长孙无忌支持李治,或许也是在顺从李世民的心意。

但长孙无忌支持李治,也没有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心意,以及跟李治的血脉关系。

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治相比李泰、李恪等皇子,在政治上比较弱势。

李治在李世民的嫡子中排第三,皇子中排第九,按照惯例来说,是轮不到他当太子的,所以,他也没有想过去争,没想过去培植自己的势力。

不像李泰,有一大堆主动靠上去求从龙之功的官员,早就有了自己的心腹班底。

长孙无忌即使支持了李泰,将来,在李泰主导的朝堂上,也不会有独一无二的位置。

李治就不同,他没有势力,长孙无忌支持弱小的他,将来就能成为真正的权臣。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在他执政的前几年,果然是长孙无忌掌权,甚至在权势上压制住了皇权,这是支持李泰得不到的权势。

但李治也不是省油的灯,皇权和权臣,始终是无法共处的,别说是亲舅舅和亲外甥,就是父子也能反目成仇。

李治登基的第六年,在册封武则天当皇后的“废王立武”之争中,李治开始正式打击长孙无忌及其党羽。

长孙无忌反对的武则天顺利当上皇后,他开始失去权力,其党羽也开始慢慢被贬斥出朝堂。

李治登基的第十年,已经半退休的长孙无忌被陷害谋反,李治默许判其有罪,史载:“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并任由长孙无忌被逼自杀。

很多史书把武则天认定为害死长孙无忌的罪魁,其实,以长孙无忌的身份,没有李治的首肯,当时的武则天是无法动长孙无忌一根汗毛的。

处理长孙无忌一案的许敬宗,实际上也是李治的心腹。

长孙无忌大概也不会想到,当初唯唯诺诺,需要自己鼎力支持,才能站稳太子之位的李治,会如此狠辣。

四:总结‍

以上是我挑选出来的几位因为比较弱势,才被权臣支持当上皇帝的著名帝王。

当上皇帝前弱势,当上皇帝后,他们马上就能进入状态,反过来变得强势。

不过,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他们都是在王朝中、前期上位,皇权的架子还很稳固,借助皇权,他们就能办好很多事。

不像王朝末期,即使那会的皇帝有能耐,有心思,也未必能办到汉文帝、汉宣帝、唐高宗等能办到的事。

类似上述皇帝的例子,其实还有不少,我选出的都是相对出名的,如读者有补充和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为什么会传位给李治
有14个儿子的李世民,为何单单将皇位传给李治?
顾命大臣的宿命
为什么人民群众如此爱看猪吃老虎?
唐初冤案,刘洎之死暗藏大秘密,李世民束手无策,8年后儿子枉死
645年,李世民征辽东不利而还,在途中患病 回来后,褚遂良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