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RT)7个家庭训练技巧
插画:各种帅
上周发过一篇 ☞一张图告诉你国际实证有效的自闭症训练方法,你用对了吗?有许多家长想知道那些训练方法是如何在家庭中使用的,今天借助此文告诉大家关于关键反应训练PRT的一些家庭训练关键技巧方法。
应用行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 是一门关于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 其主旨在于分析并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有客观规律的人类行为。在操作的层面, ABA有不同的干预方法, 其中包括但又不限于单元教法或分段回合教法(DiscreteTrial Teaching, 简称DTT) 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ivotalResponse Treatment, 简称PRT )。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戈尔( Robert Koegel) 等人使得PRT在自闭症教育干预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PRT发展的早期阶段,凯戈尔的体系往往被称为自然语言教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到了二十一世纪,凯戈尔越来越多地用PRT来概括他的教学体系,从而反映了其所干预的目标从语言领域扩展到沟通、社交和行为兴趣等关键领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PRT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被美国科学界与政府有关部门评为自闭症干预中最具有科学实证的一种方法,同时也逐渐地得到各国的接受。
PRT的特色是什么?
PRT的理论基础是ABA, 在二十几年的实践中,PRT 又汲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情景教育方法的有关内容。PRT更强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训练自闭症儿童,强调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发挥示范与强化作用。
目的:通过设计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来鼓励自闭症儿童说话与交流。
操作要求:训练人员对儿童的周围环境、生活规律和喜欢物品有较好了解。
实际操作举例:
( 1) 利用日常生活环境。训练人员可以把儿童喜欢的东西放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儿童必须开口要求才能得到训练人员的帮助。
( 2) 创造激励性条件。训练人员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 但故意遗漏某些用品, 如把玩具放在小房间里但不提供进门的钥匙等等。训练人员实质上是有意 遗忘! 一些东西, 以激励儿童主动要求大人的帮助。
(3) 给儿童选择的机会。当训练人员给儿童以选择的机会时( 例如, 你要玩飞机还是火车?! ) , 儿童往往更有可能说话。这时, 训练人员可以加以肯定, 给予奖励并适当扩展语言。
关键性技能运用的主要领域
主要领域
强调重点和举例说明
(1) 学习动力
自闭症儿童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动力。例如, 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了解自己的交往行为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 具有习得性无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的倾向。与此相关, 许多自闭症儿童都缺乏学习语言和技能的动力。如能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他技能也可以随着教育而提高。
(2) 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例如, 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够既注意到自己的玩具是火车, 又注意到玩具火车的颜色是蓝的或者绿的, 那对改善他的问题例如刻板行为无疑有很大的意义。另外, 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够既注意自己的玩具, 又注意自己身边的家长, 他也就具有了所谓的共同注意力( Joint Attent ion)。而这种能力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预后,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 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的能力开始于自我观察的能力。通过教育训练, 自闭症儿童可以学会观察并且记录自己的行为。研究证明,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掌握了这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能力, 就很有可能应用这种能力,并提高其社会会话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的灵活性等。
(4) 语言与行为的主动性
例如, 许多自闭症儿童都不会主动提问题。有些儿童即便是提问题, 也是出于自己狭隘兴趣的重复问题。如果自闭症儿童学会根据他人兴趣而主动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就为其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
实证研究表明,以上领域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问题所在,而自闭症儿童通过干预后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步,完全有可能泛化或影响其它领域的技能和行为。
在PRT训练中家长如何介入?
PRT非常强调家长培训与家长的参与性。从起源上说, PRT是为了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ABA培训而设计发展出来的。凯戈尔强调, PRT不仅要注重专业人员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而且也要注重专业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教育方法的训练。与此相应,在评估与测试方面,既有对自闭症儿童的测试,又有对他们家长的评估。在家长评估的过程中,系统观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对家长的观察,主要围绕着PRT的七个方面的操作特点展开。例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家长首先要学习掌握PRT的主要操作特点。如果家长能在PRT七个主要操作领域中,每个领域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准确性,就说明家长已经基本掌握了PRT的基本要求。然后,家长要运用这些操作方法去帮助儿童逐渐提高沟通技能、社交技能,克服自闭症儿童常有的行为问题等等。
PRT的七个操作技巧
凯戈尔强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既要有理论基础,更要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事实。凯戈尔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操作发现,训练人员(专业人员和家长)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首先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技巧。
1、用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为儿童的语言等技能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
一般来说,残障儿童对于来自大人冗长模糊的要求往往不容易理解。所以,训练人员的指令应该简短清晰,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在发出指令时,训练人员还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声音。当训练人员在与儿童交往如提问题发指令等,他们首先要确定儿童是在注意着自己,例如儿童的眼睛是向着训练人员看而不是看自己的手指。然后,训练人员可以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帮助儿童产生正确的反应。
可以用一个科研实例来说明问题。在McGee等人的实验中, 研究者们成功地使用根据PRT教会3名6到11岁的自闭症儿童理解和使用许多英语介词。研究者们首先通过观察找出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如玩具汽车和口香糖等。然后把它们与一定的介词结合起来,如把玩具汽车放在盒子旁边,把口香糖放在盒子的下面等。在训练开始时,训练人员把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及有关的参考物如盒子等放在教室角落。当儿童表现出要这些东西如玩具汽车时,研究者便提出简单的问题:汽车在哪( Where is the car)? 如果儿童不能回答,研究者便提示:说“汽车在盒子旁边”(The car is next to the box)。直到儿童开口后才能给其玩具,并伴之以口头肯定。在初步训练获得一定成功后,研究者又检验训练效果的迁移性,让与实验没有直接关系的大人充当训练人员。其任务是展示儿童所想之物并用简短的问题为儿童的语言发生提供条件,让儿童说了必要的介词之后,如“我要盒子下面的口香糖”( I wantthe gum under the box)!才给他想要的。如儿童不能说的话,大人也可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助。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训练前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为0%,而在训练后使用这些英语介词的准确率达89%到100%。而且他们在其他未经训练的场合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也大有增加。
2、穿插训练新旧技能
训练人员要在干预中为了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穿插训练新旧技能,使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得以保持和提高。换言之,,者要让孩子先有机会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此之后慢慢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从而避免因为贪多求胜所导致孩子学习动力的消减。
3、培养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通常过度地注意外界事物或人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而这种选择性注意,使他们常常对外界事物和人的多样性不能给予关注与适应。例如,一个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按照大人指令去拿一个杯子。但当大人把大杯和小杯以及白杯和白碗放在一起,要孩子去拿白的小杯子时,孩子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因为被搞糊涂而大发脾气。这就要求训练者在训练儿童时要注意给予有关事物多种形式的指令。
例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尽可能多的形容词来要求儿童注意事物的多种形式,并对此有所反应。这种教育的机会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果训练者能注意训练儿童去注意事物的多种形式,儿童就能够对事物的多样性有恰当的反应。与此相应,他们对社会环境和周围人们也会有更多的注意和关心。
在美国自闭症学者Whalen 和Schreibman 的研究中,有5个自闭症儿童参与了实验。实验者的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共同注意力。共同注意力一般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要求双方能够观察确定对方的注意力是否在有关物体或者对象之上。例如,当大人在儿童面前指着一个玩具的时候,儿童往往会顺着大人的手势与眼神去看那个玩具;不仅如此,儿童还会再扭过脸来回看大人,从而发生眼神的交流。在上述实验中,研究者用提示的方法引起儿童对特定玩具的注视。具体做法是用手指着这一玩具或者用眼睛盯着这一玩具,以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实验者又用奖励的方法要求儿童在看了玩具后也要与大人有眼光接触。具体做法是,只有在儿童与大人有眼光接触后,大人才把玩具给儿童玩,不然,大人就将玩具收起一会儿。实验结束后的数据表明,5个参与实验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个通过训练而大大地提高了共同注意力。研究者在讨论实验结果时指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应掌握上述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这样,就有可能帮助儿童发展共同注意力这一关键性技能。
4、分享控制权
PRT既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内容和奖励项目的机会,也强调训练者必须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以看到两种不尽如意的情况。一是有些训练人员为儿童安排好一切,儿童只能听从指令。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训练人员什么都由着儿童。分享控制权就是要防止这两种极端。训练人员一方面要知道,自闭症儿童与人们一样,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特别有动力。例如儿童说:玩积木。训练人员应该把积木给儿童玩,甚至与儿童一起玩积木和谈论与此有关的事。这样,儿童不仅在玩耍中学习,而且还渐渐明白他们使用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增加了使用语言的动力。但另外一方面,自闭症儿童往往会做带有自我刺激性的重复动作和刻板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训练人员就不能由着儿童,而应实行必要的控制,如把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上。
美国加州大学洛衫矶校区的Siller和Sigman的实验,测试了自闭症儿童家长能否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以及是否与其分享控制权对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发展的影响。参与实验的有些家长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支持儿童的活动;有些家长则不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且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儿童的活动。实验人员对这两组家长的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与语言发展在一年、十年和十六年时间点上的水平作了测量。他们实验的结果表明,前一组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显著地高于后一组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
5、运用有条件奖励的方法
有条件奖励方法( ContingentReinforcement ) 施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明白, 他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努力及进步来换取大人的奖励和表扬。PRT要求训练人员在运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及时奖励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的努力,同时不能有意无意地奖励不适当的行为。如果训练人员能够系统地、一致地运用有条件奖励的方法,久而久之儿童就有可能形成良好行为的习惯。根据ABA的原则,训练人员应适时逐渐、系统地递减奖励的频率和数量,使儿童不必在每一行为后都期待大人的奖励。
6、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物
运用自然的奖励物就是使儿童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以一个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学说常用语言为例,在想打开门而自己又开不了门的情况下,他如能说开门!就有人帮助他把门打开。这便是自然奖励实际应用的例子,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存在着逻辑的联系。他如果说了开门!后只得到大人的口头表扬,这样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并不存在着逻辑的联系。这是人为的奖励。如果儿童的行为技能经常得到自然的奖励物,儿童就比较容易适应将来的自然环境。当然,在有些训练项目中,特别是在训练的初级阶段,家长用人为的奖励物品如食物等来提高儿童参与训练的兴趣是有其必要性的。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长不能经常用自然奖励的方法而只会用语言或食物等等去奖励目标行为,长此以往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持续发展。
凯戈尔及其同事在1992年从事的实验中, 3个3- 4岁的自闭症儿童在实验前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和行为问题。在为期三个月的干预过程中,在PRT的条件下,训练人员让儿童选择活动,并且允许儿童由一个活动转换到另外一个活动。家长并不发出指令而是在与儿童一起活动的过程中示范正确的语言。如果儿童试图模仿并有所努力,家长就给其奖励。但是奖励物不是食品或表扬,而是与儿童语言或行为直接相联系的自然结果。实验的结果标明,这三个儿童在PRT的条件下行为表现更好,而且具有更多说话的意愿,学到的语言也更多。
7、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
合理的努力是指儿童必须注意家长的要求,儿童的努力必须与所要求的技能相联系,以及这种努力必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的。
根据PRT的要求,既要奖励儿童达标的技能和行为,又要奖励儿童的努力,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语言教育中,只要儿童开口,即便发音错了也应予以奖励,然后逐步引导发正音。在训练的初期,儿童的表现往往不能达到教师或家长所期望的指标。即使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他们的技能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为了帮助儿童保持学习的兴趣,训练人员要注意不断地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并通过渐进的方式达到目标。如果训练人员要等到儿童做出比较完美的技能才给予奖励,就会无意中打击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证文献表明,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对提高教育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恩启荐课作为权威的第三方平台,会定期筛选优秀的课程推荐给广大的老师和家长,为孤独症儿童创造幸福。武汉麟洁PRT(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家长培训
在孤独症康复教育过程中,贯穿定性诊断、定量评估和个别化干预三个阶段。关于个别化干预,2009年及2014年全美孤独症中心先后发表的两次“国家规范化报告”中,都确认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RT)是为数不多的全面而具科学实效的孤独症干预方法之一。PRT强调要将ABA的原则运用在自然环境中以教育孤独症孩子,而教育的重点是具有纲举目张之效的关键性技能,为了增强教育的强度而辅导家长参与干预。这样,PRT不仅可以用于对孤独症幼儿的干预,也完全适用于对孤独症青少年及相关发育落后儿童的干预。2012年底,耶鲁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证明,PRT不仅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还可以改善其大脑活动特点,以更接近于普通儿童的大脑活动规律。这一发现在2014年的耶鲁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另一研究得到重复和证实。
我们根据PRT创始人及其所在机构-——美国凯戈尔孤独症中心关于该项目的培训方案,并结合我们7年来引进实践的经验,针对家长将按照孩子关键性技能分主题进行培训。
本期培训内容:
1、语言行为
2、PRT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巧
3、PRT运用(一):结合语言行为,运用PRT技术,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动力,发展孩子的第一批语言方面的运用;
本期培训班主讲人介绍:
黄伟合
(BCBA-D)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博士级,毕业于南伊利诺州大学,原为加州发展服务部东湾分区中心行为心理学家,并获得行为心理学硕士和康复学博士等学位。现为加州CBEM行为咨询公司副总裁、西佛罗里达州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心理学会会员、加州福尼亚州行为心理学学会会员及中国行为心理学学会理事、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技术总监。2010年获国际自闭症研究协会所颁多元化奖。
李丹
儿科副主任医师,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十一·五”中国残联“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中心”评估专家组成员。“十二·五”中国残联孤独症、智力障碍项目专家组成员。现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主任。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中文版编委会成员。
2012 年获国际自闭症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utism Research) 授予的发展中国家(自闭症)专业人员奖( Award for Professionals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一、培训班时间:
1、报到时间:2015年12月22日
2、培训时间:2015年12月23日—2015年12月24日
3、撤离时间:2015年12月25日
4、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0日
二、培训地址:
武昌欢乐大道301号东湖庭园17栋
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二层多功能厅
三、培训费用:
麟洁中心内部家长:400元
麟洁中心外家长及专业人士:1600元
培训费以汇款或现金的形式缴纳,请学员务必于2015年12月21日前将培
训费汇
四、学员往返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五、付款方式
至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账户。
户名: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
账号:421860027018010024894
开户行:交通银行解放公园路支行
行号:860027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武汉麟洁儿童心理康复门诊部
联系人:李俊 13971365641 柯丹1387114668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础知识汇编---特殊教育50问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PRT?
自闭症康复机构常用方法大全
学龄自闭症儿童美国训练实例介绍
自闭症孩子为何充耳不闻,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我去!你给的那东西是强化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