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此武器前,英军5个月才推进12公里,坦克都上了也没什么用

文/虢洛西

纵观历史,武器常常伴随着人类技术的演变而发展。从古代的诸葛连弩,到近代的步枪;亦或从古代的投石机,再到现在的坦克、大炮,各类武器层出不穷。而每一种新型武器的出现,也都会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是,如果要在这之中找出一种既可怕却震撼、让人佩服的,估计很多人会想到机枪。每当它在战场上开始发威,其强大的火力总会让战友们振奋不已,但这对于敌人来说却仿佛死神到来一般。

而当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机枪的可怕。作为马克沁机枪问世的首批见证者,晚清重臣就曾感叹:“它实在太快了!但它不能使用。”这是因为,马克沁机枪的耗弹量实在太大了,末岁的清朝已经拨不出再多的钱来购买这种武器了。

李鸿章访问欧洲照片

可李鸿章却没有想到,在马克沁重机枪进入中国之后,它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抗日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日本侵华陆军永远的噩梦!

尽管在李鸿章的时代,马克沁机枪没有在中国发挥它强大的威力。但在同时期的非洲,马克沁机枪横扫殖民地,以一敌百甚至以一敌千的战例时常发生在它的身上。

马克沁机枪

比如在1893年,一支人数仅有数十人的英军就凭借着4挺马克沁机枪横扫5千非洲土著军队。战斗打响没多久,倒在马克沁机枪“火蛇”下的非洲士兵就将近4千人,场面犹如屠杀,让人不禁感叹。

而在20年后,当欧洲军队整体列装马克沁重机枪时,士兵们都只是简单地认为他们获得了一种强大的武器。可谁曾想,伴随着一战的到来,欧洲军队的噩梦也来临了。

但其实,早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马克沁机枪就已经显现出了其惊人的威力。当时的日俄两军还算是军备相当,但只要在马克沁机枪出现的地方,日军除了被一排排扫倒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据计算,在日俄战场,日军单天死于马克沁枪下的士兵最高时达到了4千人。而在长达239天的战争中,日军平均下来只不过每天阵亡210人。当这个数据传入欧洲之后,欧洲军官无不震惊。人们议论纷纷:相较当时还是以线列步兵为主的作者模式来看,这把武器的出现绝对会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格局!

确实,当一战来到了最高潮的阶段时,布下马克沁机枪的阵地犹如一道道火墙,吞噬着无数士兵的生命。在索姆河战役,英军士兵接连倒在了马克沁重机枪面前,一天最高时有整整6万人因它而陈尸荒野。即使后来英军投入了世界上第一代坦克,但直到战役结束时,英军也仅仅向前推进了12公里。

而在凡尔登战役中,也有无数士兵倒在了冲锋路上的马克沁机枪前,犹如被“绞肉”一般。再算上几乎在同时发生的索姆河战役的伤亡,整整上百万欧洲士兵在机枪和火炮的打击下阵亡,其中马克沁机枪就吞噬了不少生命。

当然,当噩梦般的武器用在正义的战争上,那它就是一把铲除邪恶的利器。在抗日战争前夕,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让马克沁机枪真正列传中国军队,并在后来的抗日卫国战争中大显神通。当时的日本陆军但凡遇到中国军队,第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先用火炮打击中国的马克沁机枪手。

因为,早在上海四行仓库的战斗中,马克沁机枪就曾让日军望声止步。自那之后,马克沁的名字就如同噩梦般,在日军士兵间蔓延了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姆河战役,德国机枪手向英军大喊“不要来送命”,是真的吗?
驰骋战场近百年,一天收割6万颗人口,欧洲的“寡妇制造者”
德军装备了马克沁,这位英军元帅不信邪,把6万士兵送上屠宰场
二战英国贝莎机枪,机枪很好,士兵们却不喜欢
将马克沁机枪口抬高,后果多可怕?德军试了下,一天收割6万英军
第一次大战中成名的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