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传奇步枪,常能把机枪打到哑火,为何却在战后被中国军队嫌弃

二战时期,美军曾研发出一款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步枪之王,它便是众所周知的M1加兰德步枪。时至今日,它的经典性能已是毋庸置疑,毕竟它自诞生伊始,参加了诸如二战、黎巴嫩登陆、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等极具转折意义的战事。

曾有人说,因为它的出现,美军一个班的火力便顶得上日军两个班;更有甚者,说只需四把加兰德,便能让日军歪把子哑火。那么,M1加兰德步枪为何能有如此神话?

首先,M1加兰德步枪属于半自动步枪,它的诞生,是源于美军对单兵作战能力的不断追求。它于1929年投入研制,但是由于美军在7mm与7.62mm子弹之间徘徊,因此它在二战前的1935年才最终定版,并随后在战场上锋芒毕露。

在二战中,M1加兰德步枪历经潮湿炎热的雨林和干燥苦寒的高山沙漠等多变环境的考验,仍旧保持高精准度和良好射速,深得步兵信赖。根据战争的需要,它在战争后期逐渐衍生出了多个版本,既可以担任中程的高密度射击任务,又可以担任远程狙击枪的角色。

▲装备瞄准镜的M1加兰德步枪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咱们的志愿军中有一位名为“张桃芳”的狙神,其狙击成绩为32天击毙214人,消耗子弹442发,堪称是世界级的狙击战神。而他所使用的武器,除了莫辛纳甘步枪之外,也曾一度使用过M1加兰德步枪。正所谓“宝剑配英雄”,从枪与张桃芳的搭配之中,便可见加兰德步枪的传奇所在。

因而,在二战战场上,美军士兵利用M1步枪搭配其他美式装备构成了强大的火力网。其半自动的射击方式,让美军在面对使用栓动步枪的德军和日军时极具火力优势,其火力输出至少相当于日军两倍。

然而,在它强大的火力基础背后,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便是它的抛壳设计。

一旦加兰德步枪的子弹即将用光,倘若再次扣动扳机,势必会发出叮的声响并将弹夹弹出,以提醒士兵需要更换弹夹,且该枪换弹极为不便。因而看似人性化的设计,却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在二战战场上,熟悉加兰德步枪属性的德军和日军老兵就常常利用这一点突击单兵作战的美军。当他们听到不远处熟悉的“叮”声时,就知道美军士兵子弹用尽,于是便会趁其换弹之际发起冲锋或偷袭。

好在,这声音的音量不及枪声,且美军在战场上多是是以班为单位进行作战,因此士兵不会同时用光子弹,所以这把枪才会传遍世界。但是倘若单兵携带此枪,而不再多携带另一把枪械以备不时之需,那势必将会见到上帝。

于是,在以“班”为最小单位进行作战的现代战争中,M1加兰德步枪的集群火力弥补了它在弹出弹夹时的杂音的缺陷。不论是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还是我军跨过鸭绿江的驰援之战,这把枪也一度受到中国战士的喜爱,前面提到的狙神张桃芳就是一个例子。

然而,即便是如此经典的步枪,在战争结束时却惨遭中国军队嫌弃,这又是为什么那呢?其实,中国军队在战后淘汰此枪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量,一种是它的人体工程学。

M1加兰德步枪虽曾叱咤战场,但自1937年投产之后,总产量也不过550万支。若减去战场上的损耗,这个数字远远不及二战乃至冷战期间各大战场的步兵需求量。甚至在二战之后,该枪的产量也不过100万支左右,远远比不上二战时期的400多万支。因而,自二战之后,我军已经逐渐退役军中的M1加兰德步枪,并改用其它枪种进行装备。

其次,是其人体工程学问题,简单地说是其重量问题让中国士兵非常不适。原来,由于该枪秉承美国经济危机后厚重简练的时代精神,所以其重量适合西方人种,而对于东亚人种来说太过笨拙,故当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缴获此枪后,迫于当时装备稀缺才会使用,当战后重建工作进入正轨后,自是没人愿意将就。

时过境迁,M1加兰德步枪早已成为历史名词,可能只有少数一些会保留在世界某几处军火处或博物馆之中。战争的风云早已消散,昔日的名器也已盖棺定论。可是,当我们回忆这些战争利器之时,却或许只能感叹:战争何时才能永远消失在人类的世界呢?与其追忆起武器的厉害之处,不如它永远都没出现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最好的半自动步枪:被称为“八粒快”,日军当年曾吃过大亏!
二战最好的步枪M1加兰德,射速碾压一切!两只步枪压制一个小队!
星条的经典,M1伽兰德步枪(这次有图了)
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武器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拿着98K也没有办法
它是二战中最好的步枪:2支可以盖住日军一个班
日本士兵现在用什么枪?单价3900美元,比美军M16还高8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