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要塞它为首,雁门关有多重要?控扼中原关中,若失守后果难测

文/商学野

在近代,外国人眼里长城就是中国的标志,这个古代军事工程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一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边疆,分隔着农耕的汉人和放牧的胡人。这个建筑奇迹始建于春秋战国,北方的燕国和赵国最早修建长城,而秦朝将断断续续的长城连在一起,统称为万里长城。

在长城沿线的关隘很多,大大小小近百个,其中有一些大关口是古中原王朝的国家命脉所在,历朝历代都备受重视。这其中,雁门关就是长城沿线的重中之重,号称"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位于我国的山西省北部,修建在代县以北的雁门山之中。雁门山古称"勾注山",根据《山海经》记载: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雁门山所在的代县,在上古时期并不是中原的地盘,一直到赵国崛起才被纳入中国版图。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励精图治,开始胡服骑射改革,模仿胡人建立骑兵。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大增,李牧驱逐了北方的林胡和匈奴,占领了雁门、代郡。这时候雁门还没有建立关隘,但赵国人已经知道这里地位重要,派大军驻守。

而后,赵国之李牧、秦国之蒙恬都从这里打击匈奴,两汉时期李广镇守雁门,以飞将军之名威震匈奴,到了东汉时期,汉军正式在雁门建立关隘。

不过,长城沿线有上百个关口,为什么雁门关会如此出名呢?

一、山西之咽喉

古人曾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之所以重要,首先就是因为它地势险要,被古人称为"晋之咽喉"。

山西省的地形多山,古代有"表里山河"的称号,意思就是内外都有大山大河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山西地形为南北走向,东西两侧的吕梁山和太行山包围着中间的一连串河谷盆地。最北方的大同盆地连接着内蒙古的大漠和草原,而南方的运城盆地直通关中,晋城盆地则直达河南。

如果直接把山西省的地图比作汉字,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人"字,而且这个"人"的两只脚一只踩在关中,一直踩在河南中原,这两地都是古代中国的核心地带。

雁门关的位置非常特殊,它处在大同盆地和汾河谷地的中间,将大同这个"头"和"身体"分开,就像是人的咽喉一般。而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和南边的沂定盆地其实不是连在一起的,中间被恒山山脉隔开,雁门关附近是恒山山脉最窄的地方,地势低矮平缓,可以让大军通过。

古人评价雁门:"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漠北的游牧民族南下,雁门关是必经之路,通过这里便可一路沿着山西中部的河谷来到中原腹地。在战国到两晋南北朝,中原政权的国都城不是长安就是洛阳,自古以来山西省会太原陷落,则长安洛阳会产生骚动。所以为了首都防卫,雁门关被称为"九塞之首"一点都不为过。

二、北宋的命脉

在古代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朝代的边患都不同。汉代的敌人主要是草原的匈奴,唐代则是突厥、吐蕃,而宋朝的大敌一开始是契丹人,后来是女真。

但不管北方的敌人怎么变,雁门关都是两军交战的前线。汉唐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曾经从雁门关出击扫荡匈奴王庭,唐朝时期名将薛仁贵把守雁门关,曾在这里大破突厥人。

雁门关地位最重要的时代莫过于北宋,北宋时期中原定都汴京,这本就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城市。宋朝要防御北方的辽国,就要御敌千里之外,否则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汴京就是一座孤城。

汉唐时期都有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屏障,但宋朝时期北方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卖给辽国,华北平原无险可守。辽和宋的国土交界在河北和山西一代,河北地区是平原,但是宋军在这里设置了"榆塞"和"沽塞",辽军难以跨越。

"榆塞"就是用榆树种植成连片的森林,阻挡辽国骑兵;"沽塞"则是引水织成水田和沼泽,让辽国大军难以前进。所以辽国要南下攻宋,只能舍近求远,走雁门关这条路。雁门关成了宋辽两国的最前线,是寸土必争的命脉所在。

北宋初年雁门关爆发过多次大战,而说起雁门关,必须要提杨家将。

宋朝初年宋太宗积极进取,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继位后北上攻灭北汉,在山西降服了北汉名将杨业。杨业镇守太原多年,宋太宗任命他为代州知州,依旧让他镇守边关。

太平兴国4年,宋太宗带兵北上进攻幽州,结果被耶律休哥在高梁河击败,史称"高梁河之战",此战宋军伤亡万人,宋太宗侥幸逃脱。

辽国知道宋朝北进的意图,所以在宋军失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太平兴国5年,辽国发10万大军出大同,南下雁门关。

此时镇守雁门关的是潘美和杨业,潘美率军在正面跟辽军对峙,而杨业带着精锐骑兵绕到辽军背后,前后夹击辽军。

此战辽军大败,辽国驸马爷被宋军阵斩,败军丢盔弃甲而逃。雁门关之战后杨业名扬边塞,人称"杨无敌",辽国人视其为心腹大患。

三、杨业陨落雁门

自古以来,关塞的重要性和敌人的位置是密不可分的。唐朝长期重视陇右,因为强敌吐蕃就在西边;而明朝重视山海关,因为后金位置在辽东。

在唐朝灭掉突厥之后,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变小,雁门关地位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北宋年间,雁门关跃升为大宋的命门,杨家将曾在这里浴血厮杀,最后以身殉国。

在太平兴国5年辽军大败之后,宋太宗曾一度信心大增,筹划着北上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雪"高梁河"的耻辱。

因而在雁门关大战6年后,北宋雍熙三年,宋军20万分三路再次北上,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战宋军雄心勃勃,三路大军也出师大捷,攻下燕云十六州之中的寰州、涿州、朔州、应州、云州。

此时,辽国主政者是著名的萧太后,她派大将耶律休哥南下御敌,耶律休哥派骑兵断了东路军曹彬的粮草,东路军无奈后退。这一举动直接将中路和西路军暴露了出来,宋太宗知道之后直呼"大势已去"。

曹彬的的东路军在涿州大败,辽军一路追杀,东路军死伤无数。

此时北伐实际上已经失败,宋太宗下令潘美和杨业带燕云的百姓南逃。就在南下的路上,太监王侁拒绝了老将杨业分兵向东的建议,反而逼杨业出雁门关进攻朔州。

杨业6年前曾在雁门关击败辽军,但这次境况大不相同,宋军是败退的局势,这时候孤身出关等于送死。杨业知道这是雁门关是自己必死之地,但是在太监王侁咄咄逼人的态度下,最后只能领命。

《宋史》记载杨业本和潘美约定,在山西宁武的陈家谷口设伏,结果杨业兵败回到谷口,却发现空无一人。潘美、王侁毁约逃走,杨业败军寡不敌众,他本人在战马被射死后只身苦战,身披数十创,最后被俘。

杨业在辽国绝食三日而死,宋太宗知道后大为叹息,他评价杨业:

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此战之后,宋朝再也无法大规模的进攻,开始转攻为守,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之后宋辽两国交手几次互有胜负,最后达成檀渊之盟,两国握手言和。

参考资料:

1、《杨业兵败身死之役——雍熙北伐:收复幽云成泡影》,熊崧策

2、《从雁门山到雁门关——雁门关历史沿革问题补正》,梁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雁门古塞烽烟净 杨家忠义满乾坤
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雁门关古战场 (十)
中国历史概述(七十二)——宋辽战争与澶渊之盟
北宋伐辽雁门之战
山西代县雁门关里的辽宋传奇(下)
雁门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