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有人走的路》 03 |天津悦读读书会

 作者:M·斯科特·派克(美国)

于海生 译 

领读者

秦悦家

07 -21

第二部分—成长与宗教

Emily

读到了凯西的故事,最深刻的感触就是:莫要打着“以爱之名”的口号去禁锢一个人,又回到了文章之处提到的爱:使自己和对方获得心灵的成长。

读了几个案例之后,才感觉哲学体系的深奥,一切事物需要在微妙的平衡中,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绝对的相信,也不要绝对的否认,保持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寻找内心的平衡点。

生活原本就是充满了矛盾,美好与肮脏并存,我们读书明智的目的就是在繁杂的世界里为自己寻找幸福点亮一盏明灯。

草木有心

不管是信仰宗教还是科学或是其他,这个信仰能给你带来正面积极的东西,给你的处世带来正确指导,那这个信仰就是能够给人带来能量的,

而如果同书中例子一样,信仰让生活拧巴,那要看信仰的姿势是否正确,信仰的内容有无偏颇。

人类心智成熟程度不同,对同样一件事情,便会有不同的看法,换句话说,认知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对信仰的理解也会不同。

科学就是在不断质疑中前进,一步步接近真理的,人的心智成熟,也是在一步步的反思、修改中提升的。

心智成熟的人,面对信仰,也会质疑,独立思考,掌控信仰,而不是做信仰的奴隶。这样才能让个人的信仰与时俱进。

Kyle Butler

文中的几个经典案例是涵盖了好几种常见的极端情况。作者在最后写科学的时候说了一个名词——管窥症。

我认为这个词是点出了主旨,也是所有人意见分歧的源头,

每个人看见的东西都不一样,在脑中形成的想法也不一样,但是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

因为对方看不到自己能看到的东西,就算摆在双方眼前,有的人也会看不到。

就像是二维生物看不到第三个维度,咱们三维生物也根本无法想象四维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几个患者都是管窥症比较极端的情况,而且都在本能的逃避他们自己生活的真相,那些他们不愿意面对的真相。

因为如果面对了,就是对自己信仰的巨大冲击,所以他们选择不面对,用谎言骗自己,不想看到的就默认为没有,然后在脑中把不想看到的事情简单化,认为是不需要的或者不好的东西。

这也就是本书开头所说的,人们不愿意开阔自己的地图,因为这是痛苦的,我们看到了新的真相,就要更新自己的地图。

而装作没看见,就可以继续贯彻自己目前的信念,舒适的生活。

这种极端唯心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就因为我们的谎言与秘密,几乎定义了我们自己。

当事与愿违,我们用谎言编织谎言,知道我们忘记真相的存在。

可真相就在那里

我们每撒一个谎,就欠真理一条债,而这债是迟早要还的。

有些事实就在那里,不管我们发不发现,不管我们选择看,还是不看。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会在意我们的需求或想法,也不会在意我们的意识形态或宗教。

它会永远在那里等着被发现了。

我曾经害怕真相的代价,现在我只会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科学这种东西,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家门总是可以承认自己是错的,所以他们才能通过不断实验和努力更接近真理。

而不是一口咬定一种真理,而永远不去质疑它。他们通过具体的实验去验证,通过生产并收集数据去看,而不是靠主观臆想。

不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常常自信的把这些科学成就完全归功于人类本身,却忘了我们只是这些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对于自然和规律,我们必然心存敬畏。

那些病人也好,科学家们也好,还有我们,当看到自己不愿面对的真相时,明白真相不是人力或者主观意愿所能扭曲,让人们能够对真相有根本的敬畏。

有些数据其实都是公开的,但是我们不愿意去搜,生怕会出现真正否定自己的铁证。

我们宁可相信那种个例,或者看上去有权威的个体发表的能够支持自己的信息,即使这种个例只占实际数据中的10%不到。

对真相的重视,才能让人们谦虚起来,因为真相是并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所转移的。

承认现实和愿望的差距,认清现实,是走向影响并改变现实的第一步。只是人们常常绕过认清现实这步,而试图直接跳到结果。

但是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可以被[侥幸]所绕过的,这样做,会让人们绕比原来更远的路。

大多数正确的决定,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不为人扭曲的事实与真相。

悠莱悠然

宗教与世界观的关系需要心理医生格外重视,开始,我以为这一章是写给各位心理医生的。

读到了几个案例,比如得了神经官能症的凯茜,原生家庭和教会造就了她后期发病,禁锢自己的思想;

特德的案例,神经官能症的典型,究其原因,父母和哥哥在任何事情上都给予否定,从来没有过鼓励导致特德极度自卑和在意别人的看法,以至于想信仰宗教都要“偷偷摸摸”。

心理治疗,最终是“鼓励大家说真话”的过程。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人生地图中,那么病态的心情会导致病人的生活一塌糊涂。

通过治疗,可以“活得明白”,继而向内需求,让生活变得阳光灿烂。

宗教这个概念仿佛离国人很遥远,而本书中提到的宗教是一个人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属于宗教的范畴,也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每个人的“宗教”。

20几岁的时候我还不觉得宗教有什么可尊崇的地方,然而过了30岁发现,信仰的力量不容小觑,

如今我也在修学佛法,越学越觉得博大精深,每天生活积极向上,热情开朗,也逐渐读懂书中“自律”的主题,信仰宗教的目的是为了活好当下,有勇气面对无常。

无论你是否信仰真正的“宗教”,要了解的是,我们的父母、身边人、朋友、老师,乃至极其讨厌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自己的认知,从而影响自己内心的“宗教”理念。

即便不信仰宗教,但最起码要有正知见,也是可以的。

人在旅途

书至本章,点睛之笔“心智成熟的旅程”逐渐清晰:这就是从自我的小宇宙进入世界的大宇宙的旅程。

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既很难逃脱时代的局限,也无法超越自身的阅历。如果想要突破环境、文化、父母和童年经历的狭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要破除内心的执念,摈弃落后的经验主义,所谓的有破有立、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清空自我———这与道德经里的“复归于婴”意义相近。

其次,以科学为手段、从科学起步,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积极消化和接收新的信息,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扩充眼界、拓展自我。

本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的一些旧有认知,尤其是关于科学与宗教、成长与信仰的论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新了一些旧观念。

只有经由一系列质疑、挑战、检验的过程,并且不断迭代升级的理念,不断挑战自己的惰性,才会进一步接近真理,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而这,恰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教与大脑
现实的本质 | 泰戈尔与爱因斯坦世纪对谈
晓锦源:心智与技术
林语堂 信仰之旅
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普适的方法论
7 冲突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