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江明:临危受命,不负所托
作为公司工程部一名经验丰富的质量监督主管,在黄龙项目各个重要质量验收节点,纪江明都会亲临现场进行监督把关,督促施工总包、监理严格遵守验收程序。
“我的任务就是要将质量监管控制在点点滴滴,防范于时时处处。”纪江明经常说起这句话。
每次质量监检工作开始前,他都会提前向参建单位提出监督检查的重点工作、自检自查的要求和迎检的注意事项。在工程施工各阶段,督促施工总包、监理严格按照验收程序,从光伏地块上的打桩、焊立柱、安支架、装组件,到接线集电线路施工的每一基铁塔的基坑开挖、塔基混凝土浇筑、铁塔组立、导线架设……每一项工作都要经过他仔细检查。
光伏支架、组件安装开始后,听闻行业内出现的光伏电站故障情况,纪江明首先想到的是支架立柱焊接问题,他立即给项目负责人夏仲平打电话:“夏主任,我得去一趟黄龙看看咱的焊接工作,咱们可要把风险消灭在最前端!”
纪江明立即召集工程部焊接专工和西北监理焊接专职监理工程师赴黄龙工地,对正在施工的光伏支架安装的立柱焊接工艺进行专项检查,并对工程部焊接专工于天涯说:“天涯,你马上根据黄龙项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焊接施工管理制度,向施工单位进行宣贯,对新入场的焊接人员进行焊接培训和考试!”
此后又进行了多次现场焊接抽查,保证工程焊接质量,避免行业内的事故发生在黄龙项目。
9月份,项目建设进入安装高峰期,因项目管理人员短缺,纪江明临危受命,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恰逢第三次质量监检开始,又是整个项目最关键的一次监督检查,他连续20多天吃住在工地,天天奔波于项目各个地块间,协调现场施工,检查质监资料准备,召集项目部同事一起从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措施,到工程验收资料完善,全力以赴迎接监检大考,使其它项目本来最难通过的升压站受电和首批光伏发电单元并网前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项目9.30完成首次并网赢得了时间。
9月30日并网当天,纪江明和其他同志一样守在中控指挥室,积极为管运维和设备的同志做一些协调配合的工作,直到亲眼目睹项目升压站受电、站内系统投运,首发电单元方阵成功并网运行,才心满意足的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项目部。
秋天深夜里的阵阵寒气也无法驱赶他的一身疲惫,看到夏仲平,他难掩激动地说:“夏主任,咱们总算成功了,公司交给我的任务,我总算完成了,没有辜负所托……”说完,就疲惫地睡下了。
在同事眼中,纪江明是一个务实进取、胸怀坦荡,又才华横溢的工作伙伴,在众多精英中显得那么卓然不群。
而在他心中,始终徘徊的只有八个字:“待人以诚,不负所托。”
逃回北上广深
假期终于结束,我们逃回北上广深。对一部分人来说,上班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在老家过个春节比上班累多了,心累。
当然北上广深的吸引力远不止如此。
人们从A到B,无非是因为那股强大的“推拉力”,一方面是A的“推力”,即A那里有你太多厌倦的东西,另一方面是B的“拉力”,即B那里有太多你渴望的东西。
01.厌倦小地方的死气沉沉,渴望大城市的蓬勃朝气
去年自己创业,几号放假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我们公司1月25号就放假了。回去之后,连我这么鸡血的人都可以自动进入慵懒状态,不用第二天,当天就能进入状态。
然后接下来的近20天,都是这种状态,甚至没有“改变一下”的意念产生,整个假期里除了每天三四个小时习惯性阅读,其它啥都没做。
这是我每次回老家非常大的一个感触,好像那样的环境,人就该那样。
非常神奇的是,每次只要坐上北上的高铁,人就开始变得积极起来,开始思考工作,规划接下来要做的事。尤其是下了高铁,在车站打车回家或者去公司时,整个人就更加精神起来了,好像大脑运转得都更快了,以适应这个快节奏和充满竞争的环境。
这里的“死气沉沉”和“蓬勃朝气”,不是说别的,而是说整个人群对学习和成长的渴望。
前天回北京,昨天出门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书店,人非常多,我非常喜欢那里的氛围,每个人都在找自己那本书。假期我把《教父》三部曲又刷了一遍,昨天在书店的一个角落里偶遇《教父》原著小说,买完书我去书店的咖啡厅坐下来,感觉工作的状态又回来了。
这个书店是我除了公司和滑板场最常去的地方,喜欢它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那里经常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读书,咖啡馆里,大人看大人的书,小孩看小孩的书,坐在一起和谐自然,那个画面我很喜欢。
昨天我旁边坐着一位父亲,小女孩坐在他身上看漫画,我听到父亲跟女儿说:等你再长大一点,就可以不用看小人书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那些小地方,太不典型。小孩子一天就吃吃吃,打游戏,玩抖音。
为什么呢?父母都不读书,你指望小孩学习呢。安心的打一下午游戏,不吵不闹,不耽误大人喝酒打牌吹牛逼,这种小孩子,就是好孩子啊。
小地方的死气沉沉,和几代人信奉的“稳定”强相关。
曾经缺什么,就渴望什么。
上几代人缺稳定的工作,缺稳定的收入,缺稳定的吃喝,所以大家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稳定。
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住所,稳定的人际关系,稳定的价值观,以及稳定的知识结构。
如果你在大城市里生活,你经常有这样的感概:XXX这半年变化太大了,他现在怎样怎样了。
但在小地方,你在年轻人身上通常看不到这样的短周期大变化,无论是职业发展上,还是知识结构和认知层次上。事实上,我有不少老同学,老朋友,过去四五年里,我感觉没有在他们身上看到变化。
02.小地方你要顾忌别人,大城市你可以更在意自己
展开说这一点之前,我先贴一下我之前写过的关于这个话题很火的一段话。
如果你在一个小地方。
三十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欢女,男喜欢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学毕业后不考研,你也是怪物。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个怪物。
你花俩月工资纹个花臂,真怪物。
你有钱竟然不买房,你是个怪物。
说实话,小地方怪物真不多,为什么?
因为小地方不允许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个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
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过过招儿,
但10个人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
孤立无援的你,会彻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后你可能都要经历一个
漫长得像一生一世的难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来大城市吧。
这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毁也要毁在自己手里。
上次写这段话,我没有解释。这篇文章我讲一下,其实原因很简单:
小地方是熟人社会,大城市是陌生人社会。
这句话足以解释上面的25句话。
我们只有在熟人社会里才会有那么多要顾忌的东西,在陌生人的环境里,你可以放飞自我,你就算做个傻*也没人说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旅行的原因之一。
如何快速讲明白一个东西?找到它的最边界。
我们上面说了,大城市对应的是:小城市、县城、乡镇、农村。
所以,大城市对应的一面的最边界是:农村。
刚好我就是农村长大的,我给你讲几个熟人社会里令人厌倦的小事,是的,光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足够让你厌倦。
我们村,没有公交车,我每次去泰安高铁站,都要找村里的专门做开车接送人生意的送我去。之前有一次,我爸竟然还去给人家送了两盒烟,我超级不理解,我就问“我们付车费,他拉活儿,为啥还要送礼?”,爸说:咳,不都这样嘛。
这些在村里拉活儿的,不就是大城市开黑车的么?但农村人就喜欢送礼。送给谁?送给“有本事“的人。啥叫有本事?就是你将来”用得着“的人。
我每次听有人说大城市里没有人情味,就特来气,其实农村里更讲利益关系,更讲赤裸裸的交易。
而且这种讲利益都变质了,明明不用搞关系的事儿,也特么得搞关系。比如,一个2000人的村子,你进了村委,村里人都”巴结“你,不然不好办事儿。
这个打住,接着聊别的。
我特别懂得贵人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前,恩记在心上,去年我发展比较顺利,春节回家就想给高中帮助我比较大的一家人的孩子包个大红包,作为感谢。我爸妈知道后马上说:不行!少给点!(其实我给的不多)
我问为什么,我妈给我的理由特别荒诞:怕别人笑话!
我就理解不了,就继续问。她老人家给我讲了一个我们村另一个人的故事,那个人在上海混了很多年,终于混的不错,这几年回来,也比较会做人,对他们那一家子人(同姓比较近的人)都很好。
如果在大城市,这就是会做人,但在农村,大家背地里笑话你,说你不会过日子,败家,得瑟......
我妈说:你给他钱,人家也不说你个好。
我问:我给他钱,大家怎么会知道?
问完我自己就有答案了,村里人闲的慌,别的不多,但时间多,就爱讨论,一件事,你让一个人知道了,三天内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有个事儿特逗。
2017年,我推广课程写了篇软文,这篇软文就传到了村里去了。那年春节我去我大爷家吃饭,村里一个正读大专的孩子跑到我大爷家请教我,他学的专业是编程,问我毕业后怎么整?我说你学编程的跑来找我干嘛。他说:你不是做编程发达了么?
哥是做编辑的,硬是被村里一些朋友传成了做编程的。
说回开始的话题。
我讨厌熟人社会,家长里短,人情世故,你要顾忌的东西太多,你活着,但你要在一双双眼睛下活着,你要在亲朋好友的嘴里活着,在小地方,面子是别人给的,在大城市,尊严是自己赚的。
大城市,就是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里你牛逼你就牛逼,你可以蹦蹦跳跳的,放飞就是了,谁管谁啊。
熟人社会讲关系,陌生人社会讲规则。
熟人社会讲人情,陌生人社会讲实力。
熟人社会要面子,陌生人社会要舒服。
熟人社会看别人,陌生人社会做自己。
03.小城市,生活同样充满艰辛
大城市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物价高——生活压力大。房贷是一座大山,孩子教育是一座大山,医疗是一座大山。
所以有人就说:还不如在小城市生活的人,有房有车,老婆孩子热炕头,小日子舒服的很。
我想问:你对小城市的生活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小城市难道有人给你发房发车么?
我有很多朋友都生活在小城市,小日子也没那么舒服。
小城市房价低,可赚得也少啊,月薪三四千,除去生活费,攒钱买一万一平的房子。这小日子能容易么?
小城市消费低,可赚得.....不不不,打住,谁告诉你小城市消费低?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小城市,消费比肩大城市。
生活在小城市的朋友们,一样的辛苦还房贷,买车是因为大家都买了再不买太没脸了,一样的高消费,一样的工作压力大,一样的加班,一样的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一样大病一场给你一夜干到解放前。
另外,你该单身还是单身,小地方女孩子的父母,你没房子,更没有叫妈的机会。
所以这几年,一边是一群人喊逃离北上广,一边是有很多逃离北上广回到小城市生活的人,没过几年又逃回了北上广。
04.伟大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
你为什么留在雾霾严重、气候差的北京?
@跋涉光年 说:
黄沙万里觅封侯。
曾经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
上面那7个字就是最好的答案。
伟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
我身处新媒体行业,想起这个行业的一个朋友,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
曾有人问:十点读书发展过程中,战略调整和升级的主要节点有哪些?
林少一句话带过商业模式的升级,却大篇幅讲了另一个重点:公司从厦门搬到了北京。
「2017年2月份,我们从厦门来到北京,带来7个人,之前在厦门我们有20多个人。2017年,北京公司从7个人做到了50多个人。可以说,这给我们公司带来一次升级,我们从一家厦门的公司,变成一家有全国视野的公司。
我个人的成长也快了很多。我在北京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投资人、精英、大佬,我的认知视野在不断地被打开。」
搬个家就是战略关键节点。夸张么?一点都不,很真实。
每个对此不敢认同的朋友都会说:在小地方,你一样可以牛逼,你也一样可以把公司做得牛逼。
兴许他还能给你举出几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比如巴菲特。
就像你在职场里遇到的最讨厌的人也有朋友一样,再极端的东西,都有正面案例。
成熟的成年人(有很多人只是生理成年)的知识结构里都有个受用一生的词:概率。
成功的人生,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大概率能成的事儿。
笨蛋才会读出这层意思。
我讲的是不同城市对人的不同影响。
YC的创始人说,不同的城市,气质不同,向你传递的信息不同。
纽约会告诉你:你应该赚更多的钱。纽约人崇尚财富,即便你是不费吹灰之力继承来的。它不断的告诉你,你的钱包应该再鼓一点。我喜欢这种赤裸。
波士顿会告诉你:你应该更聪明。这个哈佛、麻省所在地,会不停的给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暗示,你应该认真读点好书。
硅谷会告诉你:你应该更强大。这个城市要求「你在乎你是如何影响这个世界的。」
洛杉矶会告诉你:你要出人头地。
华盛顿会告诉你:你的圈子很重要。
巴黎会告诉你:你做事要有风格。你还要懂点艺术。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他们有什么话要讲给你听,你不妨自己来听听。
城市对一个人是有强大影响力的,每个你有所耳闻的十五世纪意大利画家都住在佛罗伦萨。其它城市,或许也有很多天赋异禀的家伙,但很多都没有被发掘。
你凭什么觉得你是那个“人定胜天”的个例?
我做新媒体,研究传播,我自己悟到一条:所有传播,均需借势。
我突然想开了:所有成就,也均需借势。
那些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借了各种各样的势。
势,可以是一个贵人,可以是一个好公司,一个好平台,可以是好的时代机会,行业机会,甚至都可以是一种氛围。
然而,势不平均散落在各处,否则那不叫势。势大多集中在一起,大城市就是各种势的集合。
最后借用一句我很喜欢的一段话结束本文:
为什么候鸟要秋天飞回南方?为什么江鱼产卵要洄游?为什么非洲角马要迁徙?它们都吃饱了撑的要去忍受路途遥远和路上断粮或被狩猎的风险,不知道呆在原地最轻松吗?
当然是因为,要去的地方更温暖,更多水草食物,更适合繁殖啊。
对现在的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北上广就是他们的水草更丰美之地。
纪江明小说《鲶鱼》的文化解读小说。
纪江明 一 我是黄昏时分到栝州的。
审美视阈下纪江明的乡土小说
纪江明小说《鲶鱼》的文化解读小说。
纪江明 一 我是黄昏时分到栝州的。
审美视阈下纪江明的乡土小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江明
“躺在四、五线家里,我好想逃回北上广深…”
我为什么建议你来北上广深奋斗?北漂7年,我有4点思考
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北上广深?北漂7年,我有4点思考
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
嘿,如果你是怪物,去大城市吧,去看世界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