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江明]石斛树上栽,回馈家乡人[纪江明]

[纪江明]石斛树上栽,回馈家乡人[纪江明]

从市区出发,沿着丽水到老竹新开通的公路,驱车20分钟,就可到莲都区联城街道瑶畈行政村黄村自然村。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以始居村民姓氏命名村庄,最为普遍。仅莲都区,“黄村”自然村就有三个。有关瑶畈黄村,1987年版《丽水地名志》:“黄村,14户,65人。坐落小溪东岸田畈,今通公路。黄氏始居,以姓氏得村名。”

虽然黄姓始居,却未能聚族成村。上世纪80年代,黄村临近的奥头村,因背山面西而居,光照不足,十几户叶姓人家陆续迁至黄村。至今,黄村有唐、叶、何、黄等多个姓氏。

在上世纪60年代,丽水至老竹老公路开通前,黄村对外交通举步维艰。从1987年版的1比50000的苏港乡(1992年并入联城镇)地图看,黄村东、南、西三面环小溪,北依黄龙山(今称夫人山)。黄村人出行,陆路远离丽水至老竹的曳岭古道,水路走三面抱村的小溪。小溪为宣平溪支流,汇聚老竹镇的虎迹溪和渥川溪。而小溪航运,只通竹筏木排。

后有大山横截,前有溪水阻隔,几百年的时光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村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上世纪90年代初,与黄村临近的周坦村,一些头脑活络的人,陆续走出乡村,到城市里租赁柜台,从事表带、纽扣销售生意。这些在外行商坐贾的人,过年时衣锦还乡,春节亲戚互访到黄村走动时,他们的穿衣打扮和言谈举止,像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池塘,一直躬耕田亩的黄村人心里泛起了涟漪。陆续有人洗脚上岸,追随周坦人的身影,走出了山村。一带二,二带四,至本世纪初,黄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出去开超市。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米,到后来的几百平方甚至上千平方米,近十年的时间,黄村人积累了当初面朝黄土背朝天、以水稻种植为主业时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2009年,为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莲都区旧村改造工作全面展开。经过村双委的努力,瑶畈村被列入了全镇四个整治村之一。至2012年,黄村整治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因为规划先行,村中民居建筑多为单体或连体别墅,房前屋后,绿树掩映,花草簇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一应俱全。并且进行了饮用水改造工程,让全村的村民喝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健康水。

30来户人家的黄村成了“别墅村”,但“高大上”的楼房并未留住黄村人,大部分的人依旧在外忙碌,留在村中的,是年迈的老人和青灯黄卷求学的孩子。在依山傍水的背景上,黄村那一幢幢器宇轩昂的别墅,外表繁华的背后,是寂寥和冷清。

直到2016年初,一位名叫唐玉琪的人回到村里。

唐玉琪可谓是少小离家,19岁考上大学后,生活扑面而来应接不暇,在外求学、进城工作、结婚、生子。偶尔回村,也是行色匆匆。一晃,30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小唐变成了两鬓见白的老唐。30年似乎只是弹指一挥间,当年负笈求学,唐玉琪内心渴望走出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明白,多年的悬梁苦读,终于有了回报,自己将告别小山村,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2016年3月,唐玉琪从莲都区教育局退休,这时距离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过去了整整33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工作时整天忙于琐碎的事务中脱身出来,回到村里,唐玉琪心中感慨良多。以往回村,都是步履匆匆,有一种“做客”的感觉。但此次回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回家”的味道。

重新审视养育自己的村庄,唐玉琪慢慢体会到了这些年家乡发展的尴尬。2012年,旧村改造完成后,联城街道鼓励黄村发展民宿。同一时期,民宿也在莲都其他地方推广。但相比较之下,利山村的畲乡荷韵、港口村的香鱼文化、沙溪的风情东西等,黄村除了“别墅”这个硬件,几乎没有任何“软件”上的优势,也就是说,黄村没有发展民宿的“卖点”。将近4年的时间过去了,利山、港口、沙溪的民宿经济风生水起,黄村却不温不火,大量的“别墅”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的村民像候鸟一样在外面飞翔,只是在过年时回来。用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黄村是一个“空心村”。

如何突破眼前的“瓶颈”,寻找一条适合黄村民宿经济发展之路?唐玉琪在村中逡巡,思索良久,最后,他的目光落到村后树木葳蕤的山上。

后山是黄村的“禁地”和“圣地”。

后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让黄村有了坚实的倚靠。从远处看,峰峦起伏,岗阜相连,有如巨龙起伏。村民称其为“黄龙山”。

唐玉琪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不准结伴随意到后山戏耍;到了牵牛牧放的少年,又被告知,只能在村前的田埂草瘩放牧,不准驱牛上山;及至可以手提肩扛为家里干活的青少年,又被告知,宁多走十里路,也不要到后山砍一树枝。

不动后山一草一木,成了黄村人的约定俗成。几百年相沿成习,后山上的苦槠树、松树盘根错节、枝叶虬张,自然生长。它成了黄村村庄的守护神,成了黄村人心中的“圣地”。

在后山山脚处,有一座“夫人庙”,供奉陈十四夫人等神祇。陈十四夫人是浙西南、闽中南一带颇有影响的一位地方神。在小小的丽水城区内,就有“十四夫人庙”、“管痘夫人庙”、“催生夫人庙”、“护生夫人庙”等各种“夫人庙”。宫庙都以陈十四及其结拜姐妹为主体塑立神像。在丽水乡间,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夫人庙,其中如灵山寺、小白岩、碧湖、九龙、吴圩、东西岩、普心寺等处的“夫人庙”都是较大而远近闻名的。

“夫人庙”是黄村的另一个“圣地”。黄村是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多个姓氏聚居,各姓氏都没有祠堂。自然而然,“夫人庙”成了村民集体祈求心愿、寄予信仰的地方。逢年过节,村民多到庙中,点烛燃香烧纸,祈盼家人健康,生活顺利,风调雨顺。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后,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唐玉琪敏锐地捕捉到,后山和“夫人庙”是黄村民宿经济发展的“支点”。

“支点”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如何精准寻找到黄村民宿经济的营销“痛点”。唐玉琪深知,黄村民宿启动了近4年,但华丽的“巢”却没有引来“金凤凰”,原因是“巢”只有外表,没有“内核”,没有提供能触动客人内心柔软的东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玉琪到了临近的范村,接触到了丽水市林科院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这是唐玉琪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铁皮石斛,回来后,他查阅了有关资料,当看到百度中“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时,头脑里突然灵光一闪,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唐玉琪马不停蹄,赶到了温州乐清市。乐清市是全国铁皮石斛(枫斗)加工的主要基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好发展态势的行业,获得了“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中国铁皮石斛之乡”、“中国铁皮石斛枫斗加工之乡”、“浙江省铁皮石斛生产基地”的称号。在乐清,唐玉琪参观了种植在树上的铁皮石斛基地,头脑中模糊的概念,更加清晰了。

乐清回来后,唐玉琪又紧锣密鼓拜访了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大学的专家和学者。

2016年3月,唐玉琪和他的合作伙伴与村里签定了合同,承包后山30年,改“黄龙山”为“夫人山”。

2016年4月,首批铁皮石斛开始在古树上种植。

2016年5月,夫人山铁皮石斛合作社成立。

2016年6月,夫人山原始森林养生谷景区建设全面铺开。

2018年8月的一天,笔者从丽水驱车来到黄村。时值盛夏,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但笔者一走近夫人山养生谷大门,一股清凉扑面而来。

夫人山铁皮石斛合作社以股份制合作方式运作,公司化模式运行,章程完备,制定了三年基地建设规划,权利义务清晰,整个项目运转有序。合作社成立后,不断有新会员加入,现有成员22个。合作社经营的民宿、铁皮石斛种植和养生谷农家乐齐头并进。

养生谷基地现总规划500多亩,目前已完成了一期规划,总投资已达1000多万元。

铁皮石斛种植150多亩,采用“活树附生栽培技术”,它们的根被一圈圈地包裹在树干的表皮上,相互距离大约20厘米,每一圈上的石斛一棵棵倒着向下生长,辅以山泉水灌之,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绝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目前已开发了铁皮枫斗、石斛花、石斛粉、石斛茶、石斛饮料、石斛泡酒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全村有16户人家以“别墅”入社,民宿按照合作社要求进行欧式风情装修,追求风格各异,房间设施及床上用品由合作社统一购置,统一管理。民宿共有9幢别墅,108个床位。

景区建有原生态山水游步道、观景台、演艺台、牌坊、观景休息亭、吊床等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设有100多人的会议室,300多个餐位。开发了铁皮石斛系列餐饮菜肴,如铁皮石斛鲜榨汁、铁皮石斛土鸡煲、铁皮石斛猪蹄等等。

2016年12月1日,被第八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大会(CSA)选定为大会参观基地。

2017年5月,夫人山铁皮石斛合作社加入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铁皮石斛系列产品获准使用“丽水山耕”商标。

2017年6月10日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丽水夫人山铁皮石斛养生节。

2017年9月6日,中央7套《农广天地》栏目进行了三十分钟“枇杷棚里住,仙草树上栽”的专题报导。

2017年11月6日夫人山作为丽水山区·台湾民宿高峰论坛的承办地之一,成为海峡两岸民宿发展交流的平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唐玉琪的带领下,合作社全体成员协心协力,合作社获得了多项荣誉:2017年度莲都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度丽水市林业森林体验园、2017年度丽水市森林人家特色村、2017年度丽水市美丽经济示范基地、2017年度丽水市药养行业服务管理规范达标企业、2017年度浙江省森林人家特色村、2017年度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到2017年夫人山接待的游客人数从5000人到20000多人,翻了4番,总销售额超过300万。

夕阳西下,暮霭在林间升起。笔者在清凉的晚风中,沿着石阶往山下走,迎面不断碰到往山上过来的游客。看得出来,他们来自外地,是山下别墅民宿的客人,趁着晚餐前的间隙,到林间漫步。他们享受着林间的荫凉,一路惊叹于长在树上的铁皮石斛,这些圆柱形的黄绿色小精灵,在晚风中俏皮地轻轻摇着身子,向来自远方的客人问候。

一代又一代的黄村人口耳相传、身体力行呵护着后山,而后山虔诚回报,成为黄村人的守护神,几百年来,不管风吹雨打,雨雪冰雹,村庄稳如磐石,未受雨水侵蚀。

如今,当唐玉琪将一根小小的铁皮石斛植入饱经风雨的树皮里,百年老树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这光彩照彻了黄村沉寂百年的上空,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有散客,也有团队客,他们享受着欧陆风情的别墅民宿,品味着铁皮石斛系列美味佳肴,欣赏着养生谷独特的风光;这光彩也照亮了那些经年在外奔波的黄村人,家乡不再是过年时才回想的驿站,而是成了朝暮的牵挂,许多人选择了返乡,加入合作社,与唐玉琪一起,建设美丽家园。

而唐玉琪,这位被人亲切地称为“唐老师”的黄村乡贤,在黄村由冷清走向热闹时,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发展战略,借助“丽水山耕”母品牌优势,打造“夫人山”铁皮石斛子品牌,以此为抓手,带动观光、民宿、餐饮全面发展。

村中民宿将拓展到16幢,108个客房,160个床位。

未来的夫人山景区将通过二期、三期的建设,将要打造成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的标杆,全国康养基地的标杆。

二期规划再种植铁皮石斛150亩左右,基地林下套种白芨、三叶青、石蒜、茯苓、天麻、金线莲、黄精、绵毛鹿茸草等名贵中药材;建设龙潭瀑布、洞天福地、观景亭子等景观,二期原生态山水主题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林中小树屋、竹屋,绿草坪、儿童科普教育活动体验园等一系列配套旅游基础设施。

三期要建设高端的休闲养生养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丽水青少年野外拓展活动中心和联城瑶畈区块乡村田园综合体。力争将瑶畈行政村打造成以夫人山基地为中心,以汝河、清湾为两翼的丽水莲都独特的一个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以休闲养生养老为基础,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现代农林田园观光、农事体验、青少年科普教育、写生摄影、品尝美食等为一体的新型的乡村田园综合性。

“黄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采访最后,唐玉琪对笔者说,“退休后,能为家乡乡村经济振兴,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心愿。”纪江明,原名纪光明,因五行缺水,改今名。1969年6月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青年文学》《萌芽》《文学港》《野草》发表中短篇小说。

(本文载《丽水山耕》2018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肉土不土,吃过就知道!丽水在线“土猪宴”活动火热报名中.....
如何辨别铁皮枫斗
正宗霍山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石斛怎么吃最好?
铁皮石斛
每位斛友都该知道的2个浇水小技巧,铁皮石斛懒人浇水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