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从“无名川”到“金刚川”,从“主旋律”到“主流”


如此集中地创作或上映此类题材的电影还是在半个多世纪前,彼时世界处于冷战之中,国际关系紧张,意识形态对抗。

作为宣传,以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代表,拍摄了一系列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比如:1956年的《上甘岭》,1958年的《长空比翼》,1960年的《奇袭》《三八线上》《铁道卫士》,1962年的《英雄坦克手》,1963年的《英雄儿女》。

回到2020年的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去年到现在,天火、地震、蝗灾、洪水,游行、暴乱、冲突、战争,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还未可知。

时移世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电影也不例外。尤其按照列宁的说法,“在所有艺术形式中电影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

从“无名川”到“金刚川”

熟悉中国电影史的朋友或许知道这个知识点,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名曰《桥》。

《桥》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即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需要再15天内造出松花江铁桥所需的桥座和全部铆钉,他们客服困难、抢修完成,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生过很多保护运输线的故事。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铁道卫士》,讲述了我铁路公安处侦察科捣毁敌特机构、粉碎其破坏交通运输线阴谋的故事。

1975年,《激战无名川》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1972年郑直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我军铁道兵九连在美军狂轰乱炸的残酷环境下,赶在1952年元旦前抢修无名川大桥的故事。

到了1998年,还有一部名为《铁血大动脉》的电影上,聚焦的也是这群英雄——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梁军英率领运输战线上的志愿军,他们抢搭桥梁、抢修铁路、抢运物资,使之成为真正的“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这段有关运输线的历史在2005年以纪录片的形式继续讲述着,也即《铁血大动脉—抗美援朝运输线绝密档案》。档案里提到这条运输线直到1953年,在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中还发挥着作用、确保了后勤。

而电影《金刚川》讲述的就是金城战役中他们如何“激战”、并且保住“铁血大动脉”的故事。

就在《金刚川》宣布定档前后,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在河北天漠开机了。从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这次讲述的是志愿者三排临危受命解救深入敌后突击排的战斗历程。

这些电影在我们的语境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主旋律电影

从“主旋律”到“主流”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产电影生态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当时以艺术性见长的第四代、第五代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以商业性见长的娱乐片“圈钱”,熙熙攘攘为利往来;相较而言,代表并传达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影片处于低落状态,鲜有人问津。

邵牧君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过这个现象,说:

全国 22家电影厂几乎都把娱乐片当作救命汤, 心照不宣地一致向“杀得一个不剩, 脱得一丝不挂”的疯狂目标挺进。

一批精英导演也可悲地放下自己的艺术理想, 昧心地去炮制描写贩毒、性病、行窃、凶杀、摇滚、劫机之类的时尚题材的影片。

这种现象令人痛心。中国电影的思想与艺术质量面临严重滑坡的现实危险。

其所指的精英导演拍摄时尚题材影片,就包括张艺谋的《代号美洲豹》(1989)、李少红的《银蛇谋杀案》(1988)

而就在此前,1987年3月,国家电影局提出创作的指导思想——“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会议将“主旋律”规定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从题材上来看,其实质是“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新时期的延续,由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性,“革命历史题材”一直是现当代文艺作品的创作重心。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五个一工程”(1992年)、“九五五○”(1996年)工程的实施,《焦裕禄》《大决战:平津战役》《孔繁森》《鸦片战争》等主旋律电影开始年年进入国产片年度票房TOP10。

同样伴随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以及“强制性观影”带来的“报复性评分”,主旋律电影不得不开始改革,在商业性和娱乐化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改变。

从90年代末的《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到21世纪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演员阵容上配置了明星制叙事策略上趋向了类型化视听影像上也追求了奇观化

尤其这两年,《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及《中国机长》《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等等电影,也延续了上述变化后的策略和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今天我们再次审视此类作品,“主流电影”似乎是一个更贴切的称呼。

早在1987年,《电影艺术》杂志组织“《红高粱》现象研讨”时,导演张暖忻在《三级跳的最后一跳》中就提及了“主流电影”:

“要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我们应该视探索片为主流……《神鞭》《大刀王五》能卖钱,《黄土地》《太阳雨》不卖钱, 这是不正常的。

现在没办法, 因为中国观众的文化水准就这样。但不能因此断定我们的主流电影就应该是《神鞭》, 我们应该逐渐扩大探索片的影响。”

在研讨会上,张艺谋导演说自己在摸索“商业性和雅文化的交叉点”,而今也找到了“商业性和主旋律的交叉点”。

他近期即将上映的《一秒钟》或许还是前者,而谍战大片的《悬崖之上》和反腐大片《坚如磐石》一定是后者。

更有趣的是,在10天前,张艺谋导演的《最冷的枪》立项公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名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大弓的故事。

其实“主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即:大势所趋、大众所期

那什么又是“大势”呢?

前段时间,总局整理出来了2021—2025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比如: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行、2023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70周年、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等。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老电影纪录片《金刚川》
看完《金刚川》,整体并不满意,没了家国情怀,优劣各占一半吧
高人观影:金刚川(2020-10-23)
春节档电影血战:新主流大片的天下?
抗美援朝老电影纪录片《金刚川》可以帮我们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比《金刚川》好看10倍,被严重低估的抗美援朝电影,全程无尿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