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走进精益领导力的世界(第5讲)

唐老师说:

库存可以管理,但是组织变革需要领导力!

打造精益企业,领导者首先要具备精益领导力!

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是否成功,和每年完成了多少改善项目关联不大。而是需要领导团队真正接纳精益思维,并且付诸于每天的实践。

没有精益领导者,就没有精益企业。


传统绩效改进法注重局部效率提升,通过购买更快速度的设备、或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力等。其结果是使某个步骤的效率显著提高,但对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并没有什么助益。

原因在于在大多数流程中,只有少数几个步骤是真正能创造价值的。精益领导者要让创造少数创建价值的步骤流动起来,其范围不仅仅限于制造环节,而是要延伸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订单接收和交付等所有环节中。

精益领导者在追求流动的目标姿态过程中,有助于暴露企业深层次的暗礁和问题,推动管理团队深度思考,哪些是阻碍流动的内在问题和解决之道。通过彻底思考和实践,团体成员因而成长,变得更加胜任。

学习和实践精益领导力,开启精益变革之门,本文讲解目标姿态之二:流动。如有下列问题,本文将会带给你答案。

1.      什么是流动的概念?

2.      单件流和批量流区分?

3.      实施单件流的优势是什么?

4.      实施单件流有哪些难点?

5.      整流化生产是什么含义?

6.      整流化实施要点是什么?

7.      流动的不同等级水平?

流动的概念

精益的核心思想就是追求流动。流动的含义是指,建立一种无间断的工作流程,即产品从前一工序加工一结束,就立即转到下一个工序进行加工。类似一个自来水管道,水从头到尾不间断的流出,中间不停顿。

实现流动可以大幅缩短交付周期加快库存周转,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周转和客户满意度

流动原理既可以用于生产流,也可以用于信息流和服务流。

流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单件流动,指产品以一个单件来流动,简称单件流。下面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和体验下单件流。

单件流的优势

通过视频的观看,可以发现实施单件流动的六个优势。

第一 速度快。批量生产方式的弊病是,大批量的孤岛作业模式,各工序忙于各自的生产任务,不关心在制品流转和整体产出,结果生产周期大大拉长。

相比较而言,单件流最大的好处在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生产,即从最大限度上,缩短了制造和交付周期。

第二 在制品库存低。大批量生产,必然结果是各工序,均有保有大量在制品库存。而单件流生产是连续流动生产,突出特点是极大压缩了在制品库存的数量。

第三 场地占用少。由于在制品库存的大幅降低,工厂空间得以释放。而在一些企业,在制品占地面积已超出设备占地面积,往往还不够用,有时连通道上也放置库存。实施单件流后,突出的收益是大幅减少在制品库存占用的场地。

第四 灵活性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生产周期很长,当客户提出产品需求变更时,由于车间内已有大量在产品,企业要么选择在产品下线暂停,以便新订单正常投产,要么选择加班加点干完原有产品后,再生产新订单。不论何种选择,前者会造成在产品积压,后者造成产成品积压。

而单件流生产方式,企业在产品总量很少,原材料的投入短周期内就能转化为成品,对于客户需求变化的应对能力均大大提高。

美国HNI家具制造工厂,在实现单件流后,将原来的六周生产周缩短到六小时。由于前置期只是短短几小时,便可以在几小时内下订单及完成订单的生产,而无须提前几周下单,在等上数星期才能获得订单的产出。

同时,单件流不仅能快速响应产品数量的变化,而且能快速响应产品品种的变化。

第五 避免批量缺陷问题。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下,由于各工序都有大量的在制品产出,若发现了某工序的质量异常,则极可能已是批量的质量事故。

相比较,单件流生产能快速出成品,及时发现各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快速反馈和及时纠正,能有效避免批量质量问题的产生,有时,仅仅实施单件流,质量问题的数量就能大幅降低。

第六 改善安全性和员工士气。当公司将原来批量生产模式改变为单件流时,其安全性指标会得到大幅改善。

因为工厂内的搬运材料量显著减少,搬运量减少代表不需要使用叉车,而叉车是导致工伤的一大原因。同时,当操作与移动量减少时,伴随发生的人体工程的损伤事故自然也会减少。

美国线模公司在实施单件流时,员工士气逐年改善。在之前,只有60%地员工在调查中认同公司拥有良好工作氛围,在实施单件流后,这个比例逐年上升,而在第四年达到85%。

在单件流模式下,员工从事更多的创造价值的工作,且能够立即看到自己地努力成果,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与工作满意度。

单件流实施难点

前面我们学习了单件流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实施单件流过程中,效果并没有预期好,我们分析下其背后的实施难点?剖析单件流在缺失哪些条件就不能顺利运行。


第一原因是原有工厂布局不合理,各工序间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单件流,一次只传递一件。所以,布局优化和调整是实现单件流的前提条件。

第二是设备不稳定,易发生故障,导致下游工序零件用尽,最终不得不停线。对设备进行基本稳定性改善是实现单件流生产的保障。

第三没有设定合适的缓冲库存。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有许多异常,包括作业负荷不均衡、设备停机、品质问题等,工序间缓存库存设置缺失,从而造成生产经常停顿,效率反而比原来批量生产低下,企业缺乏信心后,又放弃单件流,回到原来的生产模式下。

建立标准缓存库存是实施顺利实施单件流的基础,其中标准在制品设置是重要的管理工具。标准在制品是保障单件流稳定生产的重要基础,通过后续不断改善,减少过程中的异常,从而不断降低标准在制品数量。

第四,物流配送,在单件流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补充不及时或来料缺陷,员工需要自己补充物料和处理异常,导致生产不均衡且频繁中断。

在实施单件流同时,需要设计水蜘蛛等物流配送机制和来料品质改进措施,减少作业中断。

第五:切换时间长。设备的切换时间过长,如冲压、折弯、机加等,只能采用大批量生产模式,成为实施单件流,特别是混线单件流的障碍。所以,SMED快速切换是实施多品种单件流的基石。

第六:缺少多能工。由于单件流产线往往需要一人多岗位操作,员工缺少多技能训练,无法在单件流生产线内进行多工序作业。同时,由于员工技能的缺乏,在心理上也可能会抵制单件流的改变,所以多能工训练是单件流产线的保障。

单件流是领导需要掌握的第二项重要目标姿态,只有实现流动作业,绩效才能大幅提升。

所以,在实施流动作业过程中,需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坚定的领导力,才能在过程中消除阻力和障碍,通过不断问题解决,实现流动的目标姿态。

整流化

企业领导在创建流动作业过程中,除了了解单件流原理、优势和难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整流化生产,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由于受经验的限制,工厂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其核心思想是设备的利用率,只有大批量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高了,产品成本就低,其隐含的思维是量越大,成本越低。

所以,工厂布局是按功能布局,进行大批量生产模式,生产流设定是基于设备的利用率进行,即不是按特定的工艺路线进行生产,而是根据设备的利用率确定生产路线,同样产品每次加工的工艺路径常常变化,称为乱流化生产


而对应的是整流化生产,其核心思想是基于流动的目标姿态,其隐含的思维是只有作业流起来,成本越低。

实施整流化过程中,产线布局和工艺路径按单件流原则设计,将原来的乱流变成整流化生产。

其中对大型、高速和共享设备进行小型化改造,实现单件流生产,是其中的难点。

如乱流生产中,清洗机是采用大型、高速的共享设备

在整流好改造中,将清洗机改造成小型清洗机,以支持单件流实现。

实战中往往将高速、共享清洗机改造成为:小型单件、按节拍生产的专用清洗机

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线需要设计成混线生产,小型清洗机还需要兼容其他十多种产品的清洗。

设备的小型化,是实现整流化的关键,同时,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环境,设备小型化还需要考虑兼容性设计。


流动不同等级的目标姿态

朝着理想状态,我们将流动的目标姿态分成五个等级,从低到高逐一介绍。

第一级是流动的基础的目标姿态。其标准是采用功能型、孤岛式布,工序之间的流转采用批量流。

第二级是指部分产品线采用可移动设备和单元作业进行流动布局。

第三级就更进一步,大部分产品按产品族、采用可移动设备、从头到尾单件流

第四级覆盖到所有的离散工序,都按单件流连接,没有之间采用看板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拉动系统。

第五级是在第四级的基础上,所有设备和工作站都按单件流要求设计符合小型、可移动、柔性、节拍、兼容性强、能快速切换等要求

下一讲继续学习目标姿态三:拉动。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带你走进精益领导力的世界》系列讲座



                                                     



唐道述Dantotsu®专注精益转型战略,汇聚中国顶尖顾问。为包括全球500强和中国百强企业长期提供咨询服务。

战略领先 | 组织领先 | 运营领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铸造企业“一个流”生产的八大要点
精益管理资料
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以工业工程的视角
丰田系统,是福特系统的升级版?
【精益学堂】什么是单件流 2014-3-31 第73期
单件流生产的八大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