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利亚身为苏联二号人物,控制克格勃,为何却被干掉?

1953年7月,苏联《真理报》发布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消息——贝利亚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故。贝利亚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长期掌控着苏联的情报系统和安全机构,一度成为仅次于斯大林的苏联第二号人物。那么,这样一位看似权倾朝野的红色铁腕,为何还是重蹈了前people的覆辙,被自己的心腹们给算计拉下马呢?

贝利亚与斯大林一样,也来自于格鲁吉亚。他在十月革命后,长期在高加索地区工作,1930年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上,贝利亚首次与斯大林见面,给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此,贝利亚的仕途一路高升,1938年11月,他出任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掌管着苏联的警察系统和前身为克格勃的国家安全部。

在贝利亚的卖力工作下,斯大林对他信任有加,贝利亚的职务也越来越重要——1941年,他成为部长会议副主席,主管煤炭、石油、金属和军工等产业,并在苏德战争中进入国防委员会,负责监督军备生产。贝利亚先后被授予苏联英雄勋章、苏联元帅头衔,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出现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格局,马林科夫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为第一副主席兼内务部长,赫鲁晓夫也进入了核心圈子。

由于马林科夫能力有限,赫鲁晓夫又不是正式副主席,贝利亚几乎独揽大权,既控制军队,又掌管警察系统,可以说是权倾一方。在短暂的执政期内,贝利亚进行了一些改革,纠正了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错误做法,但他显然忽视了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环境。贝利亚事件的实质,是苏共内部一次政治博弈,而与贝利亚唱对台戏的,就是野心勃勃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先说动了马林科夫,又拉拢了其他几位重要人物,在两周时间里悄无声息地布下天罗地网。

6月26日,在苏共中央全会上,马林科夫按响了信号铃,朱可夫带领将军们冲入会场,将毫无防备的贝利亚当场逮捕。贝利亚连召集自己部下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权力顶峰跌入深渊。通过这场政变,赫鲁晓夫终于踏上了通往最高权力的阶梯。

贝利亚之所以会被算计,其实他自己也有责任。虽然贝利亚掌控大权,但过于依赖斯大林的威望;另一方面,他政治手腕不够灵活,对形势判断失误,没能看清政治局势的变化。

而赫鲁晓夫则凭借政治手腕和社交能力,联合了其他领导人,渐渐夺取了贝利亚的权力。可以说,贝利亚政治智慧不够成熟,低估了野心家的阴谋,才导致他在权力之巅来了个急转直下,堕入政治深渊。

一个政治强人,最怕的就是权力欲望膨胀的同时,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政治头脑。贝利亚事件,正是这一历史教训的典型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赫鲁晓夫成功突围,却败于“平庸之人”,勃列日涅夫如何上位?
贝利亚为何失败?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2号人物贝利亚,为什么还没接班就被处决了?
苏联“二把手”贝利亚为何会突然倒台?
朱可夫死后,赫鲁晓夫对他3个貌美女儿,下了长达17年的残忍命令
马林科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