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不肖子孙:明朝灭亡甘愿做清朝鹰犬,清朝灭亡甘愿死忠溥仪

明朝是个很硬气的朝代,有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

别看崇祯当了17年皇帝,做了杀袁崇焕、斩熊廷弼、贬孙承宗、逼死孙传庭等一箩筐自毁长城的破事,看着桩桩件件令亲者痛仇者快。

但在李自成的大军攻入北京城之时,他却不拖泥带水地以一缕白绫结果了自己的性命,临终前留下了那句“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地下,今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铮铮铁骨豪言,叫多少后世之人扼腕叹息的同时心生敬意。

相较之下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句“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了多少百姓,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反正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甘心”的雷人表态。同为改朝换代的末代皇帝,大明王朝的铮铮风骨,叫卖身投靠给日本人的溥仪矮矬了一大截。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凡事也有例外。大明王朝固然铁骨铮铮,崇祯皇帝也算得上一条宁折不弯的铁血汉子,可朱元璋家也有不肖子孙。

这个不肖子孙既没有崇祯挂死在歪脖子树上的勇气;也没有永历帝朱由榔那样百折不挠的抗争,有的却是苟延残喘的活着,甘愿领着微薄的饷银,做着清朝鹰犬,充当降清的大旗,到清朝灭亡依旧死忠溥仪的一块扶不起的烂泥。

这个朱元璋的不肖子孙就是老朱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简王)的后裔。

崇祯年间,洪承畴镇守松山,刚愎多疑的崇祯皇帝很不放心他,于是派出了同为明朝宗室的朱彝某去松山履行监军的职务,借此来掌握洪承畴的日常行踪,以防止他与清军勾结叛国投敌。

然而,朱彝某做了洪承畴身边的监军后不久,洪承畴的军队被清军打得大败,朱彝某只得跟随洪承畴投降了清军,皇太极时期,由于非常重视投降来的明朝将领,朱彝某就被编入了八旗之一的镶白旗序列。

1644年,满清入关,八旗劲旅一统天下,朱彝某的子孙也重新回到了曾经的故土,康熙朝,朱彝某的孙子朱之琏考中了康熙三十一年的进士,并在20年后又官至正定府知府。

此时距离明王朝灭亡只有不到80年的时间,然而,民间的反清运动却是异常活跃,大量推崇明朝为正朔的百姓,借着“朱三太子”的名义连年起事。

虽然这些连绵不绝的迭代造反起义,并不能从根子上对已经站稳脚跟的清王朝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接二连三的“反清复明”也着实让大清王朝的统治者头疼不已。

与其耗费钱粮和兵力去不断镇压这些“刁民”们的造反,倒不如从明朝宗室后裔中选出一个听话的代理人加官进爵以示恩德,树立一个典型出来,进而达到从政治上瓦解民间的“反清复明”起义。

于是,雍正二年(1724年),朱之琏被册封为世袭罔替的“一等延恩侯”,并由镶白旗抬旗到正白旗,同时,负责祭祀明代皇陵。

与元朝之前的朝代不同,元明清三代以降,延恩侯爵位尽管掌管着祭祀明代皇陵的职责,但却不能穿着明朝服饰,不能采用明朝正朔,不能采用明朝祭礼,且必须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呈明前往”,跟元朝之前做法相比,实在是有名无实。

并且朱之琏受赏的延恩侯爵位每年能领到的俸银仅有610两、俸米305石,与真正的侯爵相比,在各项待遇方面实在是卑微的可怜。

尽管如此,对于无德无才的朱明后裔来讲,能够平白无故的多出一项收益,顺利实现抬旗,混得个人前脸熟实在是个美差,因此,朱之琏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们为了争夺延恩侯的爵位相互大打出手,毫无礼义廉耻之心。

清朝从1724年朱之琏担任延恩侯,到1929年朱之琏的子孙朱煜勋被取消延恩侯的爵位,朱明后裔总共有12人世袭罔替过延恩侯的爵位。

在这12个延恩侯中,末代延恩侯朱煜勋的可耻行径尤为值得一提。

满清于1924年灭亡后,清朝皇室被民国政府暂时安置在了紫禁城内,并且搞出了一个《优待条例》,规定清帝在紫禁城内的皇帝称号不变,每年由民国政府给予400万元等优厚待遇。

此时的朱煜勋作为延恩侯,依旧从小朝廷溥仪那里领取到了奉银,但与清朝灭亡前相比着实缩水了不少。

一次,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偶然看到了一份“宫门抄”(即专用于公布朝廷内外大事的文件),只见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朱侯今天去明陵祭祖;延恩侯完成了祭扫明陵的使命,回来向皇上谢恩。”

庄士敦很是好奇,向人打听了一下得知,原来这个朱侯朱煜勋正是朱元璋的后代,庄士敦于是通过溥仪见到了朱煜勋,朱煜勋言谈举止中的朴实敦厚也给庄士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庄士敦便提出要去朱煜勋的府上拜访,哪知朱煜勋却以生活潦倒、居所破败为由拒绝了他。

此后,庄士敦就开始留意起了朱煜勋。

在朱煜勋进宫觐见了溥仪和庄士敦后不久,溥仪就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并剥夺了清朝皇室的一切优惠待遇,惊恐之下的溥仪只好躲入了天津避难。

朱煜勋听说溥仪落难,在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到处借钱坐车赶到天津探望溥仪,君臣见面,朱煜勋立刻很自觉地向溥仪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并声泪俱下地表示要追随“皇帝陛下”。

这一幕近乎荒唐的闹剧被溥仪的老师庄士敦看在了眼里,庄士敦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回忆道:“我想,在他跪在大清流亡君主之前,延恩侯的名字从未使他的状况好转过,但他还来此忠诚地感谢‘延恩’,而不久,皇上(指溥仪)也就同他一样,陷入隐姓埋名和贫困潦倒的境地。”

五年后(1929年),彻底失去靠奉银度日的朱煜勋,迫于无奈只得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救济,朱煜勋申请救济的理由是“生计奇窘,无法维持”。

南京内政部通过慎重研究后,决定取消朱煜勋的延恩侯爵位,将他纳入体制之内的明陵保管委员,来管理祖先的陵墓。

同时,按月发放大洋50元,列入财政部预算,当时的一元大洋可以购买16斤米,按2020年每斤米价最高2元来计算,50元大洋折合成人民币只有1600元,也就是朱煜勋的每个月工资只有1600元钱。

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之低,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低得离谱,更何况,朱煜勋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每个月1600元根本就无法保障全家人的日常开支用度。

为了解决生计的困顿,朱煜勋伙同他人打起了盗掘明十三陵的主意,东窗事发后,1933年10月,有关部门撤销了朱煜勋的所有职务,并停发了一切申领补助,这下朱煜勋完全失去了生计来源。

从此,朱元璋的后裔正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朱煜勋此后也神秘失踪杳无音信,倘若朱元璋泉下得知不肖子孙居然充当满清鹰犬,盗掘祖先陵墓,他该作何感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是朱元璋后人,被任命给祖宗守墓,守了一百多年,改行盗墓!
被赶出紫禁城前夕,溥仪为何专门召见朱元璋后人?
朱元璋后代在清朝最后一位封侯者,穷困潦倒,竟然盗挖十三陵
朱元璋后裔在清朝被封“一等延恩侯”,一直传袭至清末民初
溥仪见到朱元璋后裔,只说了十一个字,却能让其三跪九叩大呼万岁
自盗祖坟的末代延恩侯,大清的旧摆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