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珐琅彩收藏秘笈有多少学多少?

  珐琅彩器的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且每个朝代各有不同。如康熙朝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包括红、黄、蓝、绿、紫、胭脂色等,特点是有花无鸟,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要略逊一筹。雍正朝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继承了雍正朝的风格,但技艺却没有前朝严谨,而且还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奇葩,在康熙时期成为最重要的名贵釉上彩瓷品种之一。

  

  珐琅彩瓷首创于清代康熙朝,成品多半以“御制”款为标记,展现作品蕴含的皇 家审美意趣。

  珐琅彩使用的是一种半透明颜料,又称“料彩”;粉彩用的是一种不透明有粉质感的颜料。他们后来发现这种说法过于牵强。 “画珐琅”是康熙时期传入我国的西洋彩绘工艺。只是他们当时还不会制作瓷器,普遍用于陶器、料器(即玻璃器)和金、银、铜、铁等金属器的装饰上(图1)。用不用玻璃白打底,一方面要根据绘画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被装饰物的材质来定。例如: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和紫砂胎画珐琅,都要使用玻璃白打底工艺,为什么偏偏到了瓷器上就变成“粉彩”了(图2)。由此可见,民国古董商的叫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其实画珐琅的英文翻译应当是Painted enamel,特指工艺。由此可见,错就错在现代人将清代“画珐琅”一词改叫成“珐琅彩”。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平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这或许与宫廷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七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交小太监何德禄、王成祥、杨如福、魏青奇四名。传旨:着给珐琅作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人张维奇情愿进内当差,照例行取银粮,每月工食银五两,二、八月衣服银十八两,回明内大臣海望、监察御史沈嵛、员外郎三音保准行。记此”。这两则资料说明,乾隆元年造办处珐琅作即因缺人而进新人。

  珐琅彩绘具有浓厚的宫廷绘画风格,当时雍正皇帝十分赏识的供奉画家有清初的王原祁、唐岱、黄鼎、张宗昌、董邦达、董诰和工笔花鸟大师恽南田、蒋廷锡、蒋浦、邹一桂等。恽南田—清代工笔花鸟绘画的开拓者;蒋浦——蒋廷锡之子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花卉之作经常进呈御览;邹一桂——一代没骨画大家,恽南田之乘龙快婿,雍正五年选入翰林院庶吉士,他的写生画法深得恽南田之真传,赋色艳丽,用笔工致,风靡朝野,在构图设色方面对雍正珐琅彩影响极大。除了采用上述职业画家画稿之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出自西洋供奉画家之手。如果说康熙末年的珐琅作仍有一些铜胎师傅兼做瓷胎珐琅彩的话,那么到雍正初年他们陆续被派回原籍,珐琅彩绘的关键工序已经由专职宫廷画师独立承担了。《清档》记载:“雍正三年九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启怡亲王:八月内瓷器匠人俱送回江西,惟画画人宋三吉,试手艺甚好。”屡见于清宫档案的画家还有贺金昆、谭容、林朝楷(郎世宁之徒)、邹文玉、汤振基等人。书法家戴临,虽不十分著 名,但他在瓷器上写字堪称一绝,字体娟秀而不纤弱,气静神闲,与器物的绘画相得益彰。雍正皇帝曾不止一次地点名让戴临写字,雍正九年四月曾说:“……少半面着戴临选诗句题写”。十月又说:“葫芦上的字照朕御笔着戴临写”。这些书画大家多为翰林出身,书法功底深厚,被选中入造办处珐琅作从事艰辛的工作,伴随着无边的寂寞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倾注进每一件作品中,使之形肖神现,意蕴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盖罐图片及估价
珐琅彩的魅力:越争议越美丽
鉴别珐琅彩前,你必须要知道这些宫廷画家!
瓷器中的贵族
典雅的宫廷茗壶
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