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光辉 | ​芊芊芦苇草(散文)


 芊芊芦苇草

文  /  石光辉  

 (江苏无锡)

2022.04.3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从三千年前的《诗经》里一路走来,四海为家,不怕盐碱,不惧贫瘠,河湖滩地、沟渠池边,处处扎根,葳蕤生长,其顽强的生命力着实令人叹服。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家乡的滩地里、沟渠边、池塘畔、水库旁随处都能见到芦苇。一年四季,你只要沿着水边走,有芦苇婀娜的身影在你眼前摇曳,有风吹苇叶的沙沙之声在你耳边回响,即便是你一人行走在空旷的乡间田野,也不会让你感到孤独和寂寞。

春天,春笋般的芦芽犹如一支支青紫色的利箭穿破土层,齐刷刷地排布在湿地上,不到两、三个月的功夫就长成了绿叶婆娑的青纱帐。走进苇滩,进入苇丛,芦苇密密匝匝。这里没有横天的伟岸躯干,也没有枝柯藤蔓的纠缠。这些苇子活像一群柔柔的女子,她们只是与你相拥相处,不浪不媚,温文尔雅,亭亭玉立。其身颀颀,其叶盈盈,攘之即去,拢之即来,握之柔韧,曲之如弓。有竹之雅,无竹之傲;有绰约身姿,无忸怩之态。坐而拥之,正容你将红尘十丈浑忘于千里万里之外。随手采几片苇叶卷成一只苇笛,那鸣哩的吟唱,就是家乡最澈、最纯、最醉人的乡音,含着那一哨苇笛,咽着那泛青的苇香,如同吮着故乡醇醇的乳汁。那嘟鸣一声吹出的便是对家乡的最深情的礼赞和钟爱,那吹奏鼓呼的微醺,那种无滓的纯真,此生再也难得体会了。

五月端阳,这是一个芦苇的节日。每当芦叶飘香的时候,家乡的人们总是要用包粽子方式来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灵魂。包粽子,芦叶当然是最好的材料。端午节前,村庄上的大人孩子们会成群结队走进有芦苇池塘边,采摘芦叶。这时的芦叶,油光水亮,透出暗暗的清香,从顶端往下数六到十片叶绵软宽长,用它们包煮的粽子清香扑鼻,清爽可口。包粽子是有讲究的,先把芦叶摘下剪齐,浸泡在清水里两三小时,再捞上来一片片叠起,一把一把捆扎,放到锅里加清水煮沸。青青苇叶柔柔软软,三片包个大粽子,清水一煮,清香四溢。吃粽子也就是吃的这苇叶的清香。有时乡人为图省事,放几片苇叶在糯米饭锅头,饭香扑鼻,清香诱人,使人食欲大增。

儿时的我还时常会在小河边自作笛膜,选绿苇中段切下来,削铅笔似地削一圈,用手将露出的苇膜轻轻一捻,再用小棒慢慢一捅,将一段微绿泛白的苇膜取出。一只难成曲调的竹笛,有了它便被赋于了歌的灵魂,单调枯燥的乡间生活,立刻变得有滋有味,或委婉、或凄楚、或激越,让乡村夏日的夜晚不再寂寞。

(网络配图)

到了深秋时节,芦苇都抽穗开花了,酷烈的西风渐渐地把芦穗吹烤得由灰变白。“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头顶白雪的芦苇成熟的时候,也正是它开始漂泊的时候。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云絮汇为一体,绵延至目光所不及的地方,如烟、如雾、如雪,飞飞扬扬,从容洒脱,富有光泽。充满弹性的芦花,给人的视觉以蓬松的张力,随水漂流,随风奔放,与天相接,与湖相接、也与我的心灵相接。不是么?外婆为我编织的芦花“靴子”,母亲塞在我鞋内的柔柔和和的芦花“垫子”,还有父亲在我的那张小木床上铺就的暖融融的芦花“褥毯”以及邻居张大爷送我的那双芦花“毛窝子”……至今还暖着我的整个心房。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再来到家乡那个高高的大堤上放眼远望,当年的芦苇已没有了身影,滩涂、湿地、塘、沟、渠……先后都被改造成养鱼塘、养虾塘了。曾经是百里柴滩无尽头的绿苇世界,取而代之的是“风漾碧波翻麦垅”与“蝶舞蜂飞菜花黄”的田畴了。

远去了,芊芊芦苇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光杯 芦叶飘香
有声读物丨情浓棕香时
【洞庭作家】李良平 五月端午近
故乡的芦苇
水乡芦苇
粽香,抬高了整个村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