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善终?答案在周易的一句话里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生性多疑和手段狠辣,明朝开国功臣鲜有善终者,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株连数万人,“开国宰相”李善长以及“战功第一”的傅友德等元勋也无一疑幸免,全部惨遭屠戮,就连徐达和刘伯温晚年也都遭到猜忌,死因成谜,算不得善终。

但是,有一个人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遗世独立,成了明朝结局最好的开国功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真正意义上善终的开国功臣,他就是信国公汤和。

“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公”,汤和真正做到了功高盖主而君不疑,而且,这个“君”还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朱元璋。那么,汤和到底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的呢?

汤和,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与朱元璋同乡又同街,用现在的话说,汤和与朱元璋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汤和与朱元璋生活在元末战乱年代,童年十分动荡艰苦,后来赶上了连年旱灾,同样面临生存问题的汤和与朱元璋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而朱元璋出家当了和尚。

事实证明,汤和的选择比朱元璋好太多,汤和虽然常年东奔西跑但至少能填饱肚子,而朱元璋当了和尚以后却不得不化斋要饭去,经常是食不果腹。于是,混得还不错的汤和就给自己的好兄弟朱元璋写了封信,邀请朱元璋和和他一起加入起义军。朱元璋就是这样走上发迹之路的。

也就是说,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发小挚友,还是他起义道路的伯乐和领路人,这也是汤和在朱元璋心中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迅速崛起,地位逐渐超过了汤和,但年长朱元璋两三岁的汤和却自始至终没有嫉妒之心,他甘愿站在朱元璋身后,做他最忠实的朋友和最忠心的部下。这也是汤和的一个显著性格特点——不争不抢,摆正位置,眼光独到,甘于人下。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十几年时间里,汤和战功赫赫,功绩足可与徐达、常遇春相媲美,但他一直保持着低调谨慎的性格。大明王朝建立后,汤和因功获封信国公,手中依然掌握着军政大权,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但是,随着朱元璋年事渐高,他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尤其忌惮手下将领手中的兵权。虽然汤和始终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但向来谨小慎微的他却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就在此时,汤和做出重大决定,他成了众多功臣中第一个诚心主动交出兵权的人。

汤和言辞恳切,正式向朱元璋提出了退休申请,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只想回老家享受天伦之乐。朱元璋虽然也曾挽留,但那都是虚的,他内心深处非常希望汤和解甲归田,于是他批准了汤和的请求,并赐予他丰厚的金钱良田以供养老。

提前退休就能平稳着陆吗?如果你这样想就太小瞧朱元璋的疑心病了,李善长和刘伯温就是前车之鉴。而汤和呢,即便是在告老还乡后仍秉承着“低调低调再低调”的行事准则,他回乡后非但没有依仗自己的战功和品阶耀武扬威、称霸一方,反而越发谨言慎行,不但对朝堂之事不再过问,连家里多余的丫鬟家丁也都遣散了,日子过得是相当简谱低调。

朱元璋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派锦衣卫暗中监视大小官员,就连退休官员也是一样。而汤和就是能做到滴水不漏,即便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也挑不出他半点毛病,所以久而久之,朱元璋终于对汤和彻底放下戒心。

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935年)农历八月,一代名将汤和因病去世,享年70岁。当时,已经年近古稀的朱元璋闻讯后悲痛欲绝,泪流不止,因为他此番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开国功臣,更是他毕生唯一的挚友。永别了,汤和!

汤和死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出自《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汤和就是因为深谙这个亘古不变的官场哲学,懂得急流勇退,才做到了遗世独立善始善终,成了明朝结局最完美的开国功臣。

参考资料:《明史·汤和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是朱元璋一起长大的发小,且战功赫赫,为何两人命运截然不同?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却唯独不杀他,背后原因很简单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为何却不敢动这4人?
明朝开国功臣为何唯独汤和和徐达能善终?一个懂事,一个老实!
朱元璋晚年诛杀开国功臣!但有一人幸免,其中的哲理至今有用
徐达攻破元都,放走元顺帝,朱元璋不仅不责罚,反倒这样评价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