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说“自古胡虏无百年之运”,为什么清朝却能存续近三百年?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一日,乾隆皇帝沾沾自喜而问:“都说胡运不过百年,为何我大清是个特例,屹立百年仍国运昌盛?”群臣哑言,唯有太后钮祜禄氏心中嘀咕道:“这傻小子,该不该告诉他是抱养的呢?”

声明:莫当真,这只是一个历史笑话。

正如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里把乾隆皇帝写成是陈阁老的儿子,以上这种乾隆是汉人之子的说法完全是坊间传言,毫无依据,不可当真。

不过,这则笑话中却也包含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问题——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清朝何以打破“胡运不过百年”谶语?

“胡运不过百年”的说法由来已久,隋朝杨素曾在《出塞》中写道:“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南宋文天祥也预言过:“胡运不过百年。”到了元末明初,宋濂给朱元璋起草的《谕中原檄》也再次提到:“古人云,胡虏无百年之运。”

这里提到的“胡”或“胡运”指的是非汉人王朝,意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命数不会超过100年。所以,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王朝虽然都超过了百年,却并不在这句话的指代含义之中。

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史,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实也就只有元朝和清朝。

元朝于公元1271年由忽必烈建立,1368年被朱元璋赶回漠北,享国共98年,确实不足百年。

我们通常说的清朝享国276年,是从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后金为大清开始算起的,但纵然是从顺治帝1644年迁都北京入主中原算起,到1912年清帝退位,大清王朝也整整延续了长达268年之久,远超谶语中的百年之运。

那么,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为什么元朝存续不足百年,而清朝却能稳定统治将近三百年呢?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在“胡运不过百年”这句话本身里找到答案。

蒙古铁骑曾横扫欧亚大陆,征服了半个世界,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旦入主中原,却也难逃“胡运不过百年”的断言。在军事统治力上,满清自然是无法与蒙元相媲美的,但它赢在了“改变”上啊,这种“改变”说白了其实就是完全汉化。

元朝虽然也是迁都北京,但其统治阶级从未真正融入汉文化体系,元朝皇帝说的是蒙古语,用的也是游牧民族原有的治国方式,从未大批重用过汉臣。而且,作为游牧民族,元朝统治者不懂得与时俱进,入主中原后不重视农业发展,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久而久之自然是生灵涂炭,怨声载道,进而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并直接导致了元朝的迅速覆灭。

反观清朝,自从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实行全国性统治,满清统治者一直在不断的自我汉化,这一点从清朝皇子的名字上就能直观地显现出来。

清朝早期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一听就是满族人的名字,而之后的福临、玄烨、胤禛、弘历等,却都深受汉文化影响,与普通汉族人的名字无异。

清朝皇帝本身个个都是自幼学习汉学,而且大多文学造诣极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文艺青年乾隆皇帝,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居历史之首。

与元朝皇帝连汉字都不认识完全不同,清朝皇帝个个都汉化得很彻底,到了末代皇帝溥仪,他甚至连满语都完全不会说了,只是懂得个别单词。

历史界还有一个专业名称叫“清承明制”,意思就是清朝从建立之初就完全承袭了明朝的制度,清朝自始至终都是在按照汉人的方式治理国家。

另外,清廷从康雍乾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重用汉臣了,张廷玉、年羹尧等汉人文臣武将更是位极人臣,显赫一时。到了晚清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更成了左右国家命运的主宰者,其影响力远超满臣。

所以,从本质上说,清朝并没有打破“胡运不过百年”的谶语,因为,就汉化的程度来看,清朝早都不是“胡”了。

参考资料:《元史》、《清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反而要以宋朝为正统?
为什么说“自古胡虏无百年之运”?清朝为什么逃脱了这条定律?
毕业季|陈家洛的商业计划书
明朝创造的中国历史记录
拓跋姓氏的由来
梳理一下五胡乱华,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