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祖宗忠告:“上坟莫带烟,鳏寡挑红灯”,上坟不能带烟?在理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小长假即将到来,在这春意盎然之际,旅行计划也被许多人提上了日程。不过在欢乐之余,这一天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祭祖日,外出游历打工的人纷纷回到家乡,为祖先送去祭品。聊表内心思念的同时,也固守了自己的那份孝心。

中国人历来都有“逝者为大”的观念,清明这一天既然是同另一个世界的人打交道,老百姓也是流传着许多说法和禁忌。比如这句“上坟莫带烟,鳏寡挑红灯”,上坟带烟都不可以吗?这在今天有没有道理?

上坟莫带烟

其实这块的“带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己不能带烟;另一方面如果准备的祭品中有烟,那是不可以带回来的。清明这一天是祭拜先人的季节,子孙后代除了“送粮钱”之外,少不了一项活动就是祭祖。在点燃这些纸票之前,人们需要先拿出东西进行祭拜。

这包括水果、烟酒等等,都算得上是祭品,老祖宗看到你拿东西过来之后,他们也会潜意识认为你在孝敬他,感到非常高兴。可如果你口袋装烟,但是没有拿出来,那就被老祖宗认为是你在和他抢食物,惹得人家生气自然也不会有好的运势。

还有的人在上坟时点一根烟,咱们就别说风水好不好了,如此庄重的一个场合,你却在这抽烟,这不是对人家不尊重吗?还指望福报?运气?如果你给老祖宗准备的祭品中有烟,那也是不可以带回来的,一定要留在坟地里。

倘若逝者生前特别喜欢抽烟,在祭拜的过程中可以将香火换成香烟。“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从根本上表现对他的敬意,同时也为自己祈求好运。在上坟结束后,全家人坐在一起,留出先人的席位,和他一起共享美食,上坟这一项活动就算彻底结束了。

品史君生活在北方,我们当地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的老祖宗是因为生病离去的,那就需要把馒头稍微从地上滚一下,然后用手拍一拍,放到他的位置,寓意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生病。同时拍馒头这个人最好是体弱多病的,他也可以得到老祖宗的保佑,不会生病。

鳏寡挑红灯

字面意思理解:鳏夫和寡妇在门前挑起了红灯笼,清明这个庄重的节日里,为什么还要挂红灯笼?老祖宗在离去之后,唯一的愿望也无非是子孙可以过得好一点。特别是村里的那些大龄的单身男子和女子,在门前挂灯笼,意在告诉先人正在积极准备重新成家,不用着急

其实我们从实际角度出发也不难理解,除了告诉先人之外,还在告诉村里的那些媒人。自己现在年龄都这么大了,还没有伴侣。希望他们都看到自己,为自己说媒,做自己的媒人,慢慢也演变为了“鳏寡挑红灯”的说法。

品史君说

如果真要品史君来说的话,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参与者”。其实我在最初是持中立态度的,因为这些说法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站不住脚,但能流传到今天肯定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那为什么态度发生转变了呢?

昨天品史君在翻看评论区时,看到这样一条留言: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还在这讲传统文化,是你自己无聊还是觉得读者们无聊?这种说法看起来并不无道理,但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曾遭遇过无数次外族入侵,那为什么还能持续到今天?

是因为汉语?那为什么现在英语成了学习生涯中的必考科目?是因为汉服?那为什么它成了一种艺术,只有少数人在穿?犹太民族面对其他民族的迫害,流亡了上千年,最终在上个世纪完成复国。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只因他们所有人对上帝的信仰是不变的

现在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我国,很多人都在过洋节,品史君并不反对,但不能忘了传统文化这个“根”。几千年来都流传到了现在,为什么到我们这里行不通了?它流淌的中华血液不会改变,它蕴含的中华精神不会替代,它停止的中华脊梁更不会弯曲,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清明规矩,一定不能犯!
还清明节一个气清景明
祭品可以随便吃吗
“伟哥”“二奶”清明祭祖 中华孝道蒙羞
“六种东西不能捡,捡了人散财也空”,哪六种东西?有道理吗?
清明节“5俗3忌4不乱”,指的都是啥?这些说法和讲究有道理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