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住簸箕宅,不进背水屋”,“簸箕宅”和“背水屋”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说?
从古到今,生活在农村的人都要经历自建房的阶段,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少要建一次房,有些人可能一生之中会建几次房子。房子从古时候最开始的山洞到后来的茅草屋、木结构瓦房,再到如今的混凝土楼房,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农村自建房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讲究。老人们常说:“建房子不是找人用砖瓦简单地堆砌起来就可以的,建房是要讲究布局的”。自古以来,人们对自己居住的房子除了注重建筑布局外,更多的情况下追求的是一种安心。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住的房子都是自己建造的。然而,由于受生活条件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各个地方的房屋在外观上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关于农村自建房,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宁住簸箕宅,不进背水屋”,那这句话中的“簸箕宅”和“背水屋”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说?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啥叫“簸箕宅”?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簸箕,城里人可能基本上没见过。簸箕就是农村人们在干农活时使用的一种农用工具,用竹篾编织而成,其外观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家庭生活中的垃圾铲,只不过垃圾铲的后面是方形,而簸箕的后面呈圆弧形,具有前宽后窄的特点。“簸箕宅”也就是指类似于簸箕形状,前宽后窄、三面高一面低的房屋。同时,“簸箕宅”也指房屋的后面和左右三面都是高山环绕,只有前面一个缺口。

这样的房屋布局,从整个布局本身来说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的房屋布局,首先是不安全,因为房屋三面环山,下大暴雨时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一旦滑坡,其后果可想而知。同时,雨水从三面以房屋为中心汇聚冲下来,这样的地形容易发大水,有冲垮房屋的危险。
其次,房屋前宽后窄的设计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建筑理念,古代建房讲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同时,古人认为这样的房屋造型非常不吉利。因此,簸箕造型的房屋设计在古代是被人们嫌弃的。

既然“簸箕宅”那么不好,那么不吉利、不安全,为什么古人还会说“宁住簸箕宅,不进背水屋”呢?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说“簸箕宅”不好,但还是没有“背水屋”可怕,那“背水屋”究竟有何可怕之处?会让古人宁可选择不好的“簸箕宅”,也不愿住进“背水屋”中呢?
在古代,人们讲究的是四平八稳、天人合一的理念,尤其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在选择自己房子的位置时,他们会选择一个平稳的地方,尤其是尽可能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的取水灌溉都会非常方便。

古人所说的“背水屋”其实是指建在背对河流或溪流等地方的房屋。在古人看来,这样的房屋设计布局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泥石流或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一旦遇到山洪暴发就会影响房屋的安全。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导致房毁人亡的情况发生。所以农村人在建房时,很少会选择背对着山水沟或者河流的地方。

最后说两句:其实这句俗语,不仅仅是古代人们对自建住房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为了告诫后人,无论是建房这种人生大事也好,还是生活中的小事也罢,要懂得取舍,要学会谨慎、细心。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而我们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就要学会选择避重就轻,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平平稳稳的幸福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俗语:“宁住簸箕宅,不进背水屋”,啥意思?建房讲究多
“泰山石敢当”
“宁住孤单屋,不住簸箕房”,啥是孤单屋和簸箕屋,为何不能住?
“不怕簸箕宅,就怕背水屋”,农村建房的习俗,啥讲究?
农村俗语“路剪房见伤亡,背水屋断财路”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人说“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啥意思?有何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