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咬文嚼字|科举是古时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吗?

某报刊登一篇关于古代公务员考试的文中,写道:“中国封建王朝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读书人为了博取前程,都在挤'独木桥’。”其中的“开科取士”无疑是指科举制度,而说“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则不符合历史事实。

一般认为,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而“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一般认为开创于隋朝,唐代加以完善,沿用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在“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历代封建王朝使用多种办法选取官员。

秦朝主要是沿用商鞅变法时开创的办法:奖励耕战。即按农业生产产品的多少和军功的大小授予相应的官爵。

汉代有察举、征辟、太学擢选等方式。察举制始于汉文帝,至汉武帝时期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刺史及郡国守相等推举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征辟,也称公府辟士,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入仕为辟,此法始于西汉,盛于东汉。太学擢选则是为最高学府设置的选拔体系,太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考试来获得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中负责选择“贤有识鉴之士”的官员,兼任本郡的“中正”官,察访与他们同籍的、散在各地的士人,评列为从上上到下下九品(等),作为吏部任官的依据。然而时间一长,“中正”官与被举“士人”之间逐渐形成故吏门生关系,由此滋生了庞大而腐朽的门阀士族势力,至南北朝末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隋朝为避免重蹈覆辙,遂开创了“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

“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开创、完善、盛行以后,封建王朝以此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办法,但也不是唯一的选官办法,此外,还有捐纳、世袭、恩荫、赏赐,等等。前述所刊文章中“中国封建王朝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句,如改为“隋唐开始,中国封建王朝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办法”,就妥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杂谈——“明法科”宋代的法律考试
古代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真是阶级跨越的跳板?
古代举人可以直接当官吗?跟考中进士当官有什么区别?
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科举制的祖宗,首例底层人进阶朝堂的制度,却因世家大族垄断失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