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说:“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古人为何这样说?有道理吗
尔雅有云:百年树人,千年树业,万年树德。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沧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尤其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丧葬文化,更是令人称奇。

一、商周时期:活人牲畜为祭品

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误以为个人奋斗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殊不知,在中国古代,人们却笃信“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认为一人的好墓穴比千人的努力挣钱更能保佑子孙。

这一奇特的丧葬观念,其实源自我国古老的文明与迷信。

早在5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系统的丧葬文化。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死亡极为敏感,他们认为死后要正确安葬,才能保佑子孙繁荣富贵。

于是商王死后,朝廷便从民间选出数百名壮健的年轻男女,将他们活生生地埋入墓穴,以便陪葬。

这一残忍的“人祭”习俗在后世看来残酷非常,但在当时却被视为理所应当。

商人相信,活人陪葬可以使死者的灵魂得到慰藉,从而保佑子孙。这种以人为祭品的丧葬方式在商朝盛行数百年之久,成为帝王与贵族的标准丧仪。

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极端残忍和反人道的。每当商王或贵族死去,朝廷的手下都会大肆搜捕民间的健壮青年,不管他们是否自愿,都会被活活地埋葬。可以想象,这些青年被选中时的绝望和对死的恐惧,家人也会痛不欲生。但是在商朝法律的暴力面前,百姓并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悲剧发生。

这就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与可悲之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君主可以为所欲为,踩踏民众的生命和尊严。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迷信思想的盛行,让人可以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顾他人死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之后,人祭的残酷手段才逐渐减少。周人开始使用牲畜取代活人作为陪葬品。在后来发掘的许多周人墓穴中,都能看到大量牛、羊、猪等动物的骨骸。牲畜祭祀仍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但已比活人祭祀仁慈许多。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皇帝与达官贵人对墓葬的看重一直延续。他们认为墓是永生的居所,必须修得富丽堂皇、装饰精美,才符合身份。于是纷纷花重金修建陵寝,丝毫不惜民力民财。

二、帝王修陵:极尽奢华之能事

以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例,他登基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动用了数十万民工,前后历时近40年才完工。陵内还重新建造了宫殿建筑,放置了上万件兵器、珍宝和文物。这样奢华的“陪葬”方式,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秦始皇陵的修建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据史书记载,参加修陵的工人多达七十多万人,几乎抽调了全国每五个成年男子便有一人前往建设。为了运输建材,朝廷还专门修建了通往陵园的直道。这条直道长达几十里,两侧种植了常青的松柏树。

陵园里重新修建的宫殿面积高达几万平方米,有朝殿、卧室、书房、沐浴室等,极尽奢华。这些建筑全由石材打造,经过精心雕刻装饰,与实际居住无异。墓穴周围则筑有数重城垣与警戒系统,密不透风。

如此铺张浪费的行为,实际上严重损耗了国力。为了修陵,全国各地的民众被迫停止正常的农业生产与生活,长时间参与修墓工程。这无疑是皇权至上的表现,也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

然而在当时,人们不敢对皇帝的行为提出任何质疑,只能战战兢兢地执行。这种权力的不受约束,既体现了封建专制的弊端,也使迷信思想得以蔓延扩散。百姓只能默默承受苦难,任由社会资源被 浪费。

三、百姓追求:千金难换风水宝地

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老百姓也逐渐形成了墓葬崇拜的观念。他们相信,家人死后必须葬在风水好的墓地,才能保佑子孙。于是民间流传开来一句谚语:“千金易得,良穴难寻”。

为了给先人找好风水宝地,许多人四处寻觅,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堪舆风水师。当时民间出了许多风水高手,他们根据山川地势判断墓穴的方位、位置、埋葬方式等,被视为专家。

百姓们对风水师言听计从。富人为了让子孙发达,能花巨资请风水师勘定墓地;穷人为了改变后代命运,也会卖掉家产换一个风水好的墓地。他们深信“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坚持一个好墓比千人努力更管用。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所谓的风水先生,他们声称能看出山地的龙脉方向,判断墓穴的好坏。一些富商权贵为了风水,不惜动用巨资请这些人选址、设计墓地。也有不少贫苦百姓为了改变后代命运,变卖家当,只求为先人购得一方好地。

久而久之,这些风水师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许多迷信的百姓信奉他们的话语甚于国法家规。这使部分风水师也变得目中无人起来,靠编造荒诞不经之谈来哄骗财物, 损害他人利益。

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缺乏科学教育的古代,百姓容易受迷信思想禁锢,盲目崇拜所谓权威。其根源在于封建等级森严,人们望文生义,不敢独立思考判断。正因为如此,方能出现“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这样违背自强精神的观念。

四、辩证看待:坚持自强不息

这种迷信观念从何而来?实际上,它与古代人对死亡的特殊理解密切相关。在古人看来,人死后灵魂仍存在,并能影响现世。如果墓穴风水不好,死者灵魂就会怨恨、祸害子孙;反之,则能保佑子孙兴旺发达。

这种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死后的影响力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当时的许多思想家,如老子、庄子等都有类似观点。这成为古人墓葬崇拜的理论依据。

当然,这种迷信观念放在当今社会肯定站不住脚。一个人的成败与发达,靠的终究是自己的奋斗,而不是任何外力。中国历史上也涌现出无数奋斗者,他们不等天赐福祉,只求自我奋发。

比如说,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就是从一个穷苦家庭走出来的成功者。十三岁那年,李嘉诚父亲去世,他被迫辍学找工作,起早贪黑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经过长期刻苦奋斗,李嘉诚创立了一个商业帝国,成为亚洲首富,并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再如文天祥,面对元兵的胁迫威逼,他宁可死也不投降,留下“身死何辞,心死苟全”的千古名句。

正是这样的奋斗者,以不屈的精神造就了民族的伟大。他们没有选择等天赐福祉,而是选择自我奋发图强。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骨髓之中的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任何艰难险阻。

今人不应迷信风水,而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才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结语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中,蕴含着许多迷信因素。但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死亡、对先祖的崇敬。

这种传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关键是要辩证看待,糅合中西文化精髓,吸收其精华,去粗取精。

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人们既要牢记先人的奋斗历程,又要立足现实,自强不息,开创属于新时代的灿烂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龙点穴”的秘密——风水、堪舆和地理
祭龙
陈益峰:骨灰下葬有哪些风水注意
古代妃子下葬前,为何用玉石堵住肛门?看似迷信,其实是为了尊严
清明节修墓迁坟必须注意的风水事项
俗语“雨打墓辈辈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经验之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