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不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

跳出教学才有升学,建勋再一次展现出“一课堂”压倒性的成绩优势,这是任何做应试的学校无法想象的。

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是低维的。课堂指向非从知识维度里跳出来不可,跳到哪里去?跳到想学上。想学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只要不想学,无论教师有多高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这是铁的现实。否则永远是深陷迷魂阵法里,迷魂阵里每条路都是绝路,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是给皮肤病挠挠痒。

真正的变革是重植教育价值系统,系统坏了靠换键盘或者鼠标不能解决问题,而新系统的核心是指向“心灵”,通俗地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情感”,当课堂是一种情感时,实际上学习就不会再倡导苦学了,它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样就“学习如同谈恋爱”了。

不是改变课堂而是改变教育认知,认知不提升再搞还是应试教育的变种,不过是形式变了,仍旧是新瓶旧酒。课堂一旦让学生“心生烦恼”,则不仅厌学,也会厌人、厌世,当“厌”成为孩子生命的“基调”时,一切的问题全浮现出来了,什么安全啦、违纪啦,总之让人心惊肉跳的事就丛出不穷了,学校就进入了“梦魇期”,就像一颗水果开始腐烂,连空气都弥漫着腐朽的味道。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办学者焦头烂额,校园里怨声载道,一所学校的教育好与不好,其实不用去课堂,一进校门都能感觉得到那种压抑、狂躁、窒息。

好学校是香甜的,它让人舒服、轻松、踏实、感动。遗憾的是,许多人只想要成绩,有人说没有成绩活不过今天,这是庸人之见,成绩绝对不是做应试教育的借口,难道饮鸩止渴的道理还需要复述一遍吗?既然知道是毒药,则毒药一口都不能喝!难道办学非要先中毒再解毒?先得上癌症再治疗癌症,这是谁的哲学?

教育必须站在“高处”,否则谈什么传道,只说授业解惑得了,太多的“假专家”以狭隘的认知把课堂引入到“洞穴”里,累死教师害苦学生。真正的专家就是教师,正是因为剥夺了教师的教学权益,才导致教师成为一个被人摆布的“情绪木偶”,课堂才弥漫着“怨气”。这哪里是做教育,纯属是人整人,当以情绪面对教学时,书本就面目可憎了,谁能不让学生厌学,谁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术”只是“鼠洞”里的陈粮,道不足多术而止于术,如此而已。把目光从术里移开不闻不问,就会发现教育其实大路朝天,满园花香。大路朝天,然而许多人非要体验一次“向死而生”。生命终究是为觉醒而来,无需后悔,选择从来没有迟到,既然醒过来了,那就决绝地和应试教育告别,决定地向着心灵转向,以欣赏的姿态,唤醒每个人内心沉睡的巨人,宽容接纳每一个孩子,鼓励支持每一个教师,变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欣赏和自我欣赏。

相信自己是生命升华的唯一核心,如果想照亮别人,那你先要变成光,如果你想点燃别人,拿你先要成为火焰,如果你想把人带往幸福,那你先要找到幸福。教育正是从自我成长的那天开始才回到了正途的。你无法改变别人,因为你缺乏内在的力量。你无法让人幸福,因为你缺少内在的丰盈。你无法让人觉醒,因为你缺少内在的能量。你无法把学校办好,因为你缺少高维认知。

道不足多术,德不足多欲,智不足多虑,量不足多怨,春暖花开,明月自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你的认知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你选择了什么频道,就给你展现什么样的剧情。教育不能让人“厌”,否则怎么能展现出幸福的画面?升学的秘密不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而在是否爱上学习。而爱上学习的秘密恰恰是在课堂上有幸福的“感觉”。教育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百看不厌的“爱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5篇
教资考试万能作文素材(正反事例)_822
教师:幸福在哪里?
张志勇:追求和谐幸福的教育
李镇西:新教育入门问答(下)
学生厌学是有原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