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也乡愁
自古最爱农民的只有两种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村长,余下的人只是说说而已。同样泱泱大国,也只有两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促使他们有了爱的理由,这两个人既能以法治人,又能以德治人。

 




雍正皇帝因为爱民,总喜欢把自己化妆成农民的样子,尤其是对农民生活与生产兴趣浓郁,还吟诗作画。皇帝这样做,也是让大臣们学习,多跑基层,多做调研,别每天坐在首都的办公室……

 

雍正与乾隆对农事研究很细致,估计今天大学的研究生也不一定了解,而学者大多抄来抄去,估计也才略知一二。不过,他们对传统农民非常有兴趣,论文写得很多,获奖的更多。村长因为看不懂,自然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东方的东西,而理论却是来自西方现代大农业。

近百年以来,工业革命也革了农业的命。皇帝也不会像雍正,而现在的高级官员与专家偶尔下乡总是蜻蜓点水,村干部搞不清他们是来度假还是来混吃混喝,说话也是东一句西一句,对错地方政府都要听。由此农耕文明也不再是文明,农民、农村、农业成了时代愚昧无知的代名词。

 

那些论文、学术与言论,国家科研很喜欢,是他们给的科研费用,于是就有了每年的一号文件与各部委的政策。


近几十年中,人们发现农民太穷,严重影响城市化,经济上不上去,农民也不买商品,于是一场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开始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但农民还是穷。


建设部力推美丽乡村建设与家庭农场,发改委与财政部的“PPP”之争,旅游局推动“旅游扶贫”,商贸部推“互联网+”,国务院力挺“供给侧”……


政策好不好,得看农民的幸福指数;“三农”问题有没有解决,得看农村还有没有年轻人。农民日子不好、农村像城市、小镇像欧洲,那么政策就是错误的、有害的,是有违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


乡愁,不仅仅是今天有,从远古到近代就没有中断,只是近三十多年忘掉了东方,记住了西方。


《雍正耕织图》这本画册,让我看到昔日的乡村有着浓郁的乡亲乡情,田人合一,国泰民安。虽然是历史了,但看了让人向往,回味无穷。

金庸先生说,我们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其实我们民族真正不行,只是十六世纪以后三、四百年的事情。

 


重审过去,记住乡愁,农民可能还能看到希望。留下乡村,我们还能找到祖宗之脉。大国小农,田人合一,应该是我们回家的路,也是通往中国特色之路。



欢迎有梦想的您加入百姓通村网!


服务热线:400 0680 9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农民就要做成这样!
田园综合体(最全汇编):现状、政策、发展前景
好政策带给农民艳阳天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为乡村振兴再添利好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解读2018中央一号文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