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对中国教育的抨击再次被引爆。瞧瞧,芬兰已经取消了学科教学,实施让学校发展为学习社区、强调学习的快乐、加强协作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目标的主题教学,而我们呢?还在死抱着学科教育不放。
芬兰教育与文化部门下属的全国教育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也明确回复了来自中国的疑问——芬兰不会废除学科教育,“在芬兰的基础教育中,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课程由《基础教育法》做出规定,学校各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以政府令的形式规定”。
一篇内容失真的文章会被疯转,就像一位校长所说,这反映了国人心里的期待——希望将来的孩子,不仅仅拥有学科素质,还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据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官网发布的信息,2016年8月,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将采用一个全新的核心课程体系——学校要自主开展跨学科学习。对于此次课改,地方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很高的自主权,不同地方或学校可能会开展“跨班级授课”、“多个教师同上一节课”、“基于现象的项目式学习”等课程创新。这次谣言的源头,就出自这个课程改革。
据了解,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早在2013年2月就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于2016年8月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2015年以来,有关芬兰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国内外媒体报道或文章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谬误,比如英国《独立报》曾宣称芬兰基础教育将取消学科教学,进行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改革。
| 为什么是芬兰?
一个并不准确的消息,为什么会被疯转?因为,芬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榜样。
芬兰教育成名源自国际经合组织主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PISA从2000年开始,每3年一次,主要考察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前三次测试,芬兰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震惊国际教育界。
在世界经合组织国中,芬兰学生的学习时间最短,学生表现落差(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差)全球最小,校际间成绩差异几乎为零,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成绩的影响也几乎为零,俨然成了当今世界教育的榜样。
|“现象教学”究竟是什么?
“现象教学”是芬兰新的国家课程中出现的新概念,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与讨论,以致出现对其本义的歪曲和误解。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一些学习或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主题,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到新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这些主题可以是“欧洲地理认知”、“古埃及的历史”、“生活中水的不同形态”等。如基于“欧洲地理认知”这一主题所编排的课程模块,将同时涉及地理、数学、历史、社会文化、语言、政治和经济制度等跨学科的知识。
但芬兰新课改提出“现象教学”,并非将传统学科打破,诸如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在今后照常开设。依照国家课程规定,“现象教学”的开展一般是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为几周,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内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
尽管这条假消息让渴望教育改革更猛烈的国民们空欢喜一场,但是我们仍能看到芬兰对于教育改革的努力,种种迹象表明,STEAM教育正在从“最佳成果落地展”的美国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国。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