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时,你应该怎样做?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时,你应该怎样做?

我们会经常的听到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或者是从外面玩的回来抱怨哪个小朋友又欺负他了;也经常会听到家长为了孩子的玩笑嬉闹而大起争执,不仅伤了邻里之情,还会让孩子在别的小朋友以及别的家长眼中成为问题小孩。

孩子在外面打闹在所难免,这也表示着孩子的社交敏感期在逐渐的暴露出来,可能有心的家长会早早的意识到这一点,将孩子及时的向好的方面引导,也许有的家长比较粗心,没有注意到孩子的社交敏感期,任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在外界同小朋友以不正确的方式进行交往,以致于成为大家眼中的问题小孩。

社交敏感期全称为:社会感情交往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那么在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和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告知孩子在交朋友时候的规则。

一般孩子这个敏感期发生在在幼儿期36岁,孩子处于情感交流处于在34岁达到高峰,然后56岁进入平稳这样一个时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提倡孩子在三周岁的时候就应该入幼儿园的原因。

有句歌词这样讲:懂得忍让,学会知足。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忠告,无论成功失败都别太在乎,身在外要懂得忍让学会知足,这句话讲到人们心坎去了,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屈指可数。

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儿子惊喜的告诉我今天打洋洋小朋友了。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他打人了还那么高兴的告诉我,怀着疑问的态度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因为洋洋捏他的胳膊了”。

我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他在报仇。看着他欣喜若狂的样子我不禁怒气冲天,刚要发作的时候,婆婆出来了带着愤怒的情绪一边骂一边说:“不是那孩子打的,是那孩子的奶奶打的我孙子,气死我了,要不是看着邻居的份上我上去就抽他去了”。

我说:“妈您先冷静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婆婆说:“我带着孩子在河边玩,孩子拿的那个吹泡泡的东西正玩得好好的,那个龟孙的洋洋来了,上来就给孩子抢,结果孩子不干了,拿起来直接丢了。随后洋洋奶奶就去捡了说‘你要是不玩就给洋洋玩’。我知道咱孩子的脾气,就说了一句‘你要是给洋洋玩,一会两人就得打起来’,然后我就去拿走了放到旁边去了,洋洋奶奶就急眼了讲‘你那孩子赶紧送去学校让人家老师好好管管吧,太不听话了,要是我直接就打,打到改了为止。可气坏我了’”

我在旁边听着觉得有些好笑:“就因为这事?”

婆婆随后又接着说:“事情还没有完呢,下午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去楼下玩,看见很多小孩子在那边,我们就过去了,洋洋奶奶经常带着洋洋捡废品,那边堆着一堆的瓶子,那孩子在那拧瓶盖,然后我孙子就想去,我就让他过去了,然而他奶奶朝着我孙子就吼‘你别过去了,别去动那些个东西’。我一听来气了说‘这是什么好东西啊给我看看,都是垃圾,我当是什么好东西呢’,随后就给我孙子拧下来了一个瓶盖。结果她家孩子看到了,上来就给我孙子抢,我孙子玩的好好的当然不干了,你说两孩子抢东西是正常事,我也没理会,只说了让给洋洋玩一会。谁知他奶奶上来就制止孩子,随后我孙子就大叫了一声,扬起自己的胳膊就咬,拿着土往胳膊上擦,我就问孩子怎么了,孩子说‘我这里疼,擦擦膏药’,然后他奶奶说是洋洋捏了一下,我也就没理会”。

婆婆情绪很激动的说着话,我下意识的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婆婆接着说:“回到家我就问孩子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孙子说是洋洋奶奶拧他了,我以为是孩子撒谎,问了好几遍才确认真的是洋洋奶奶做的。傍晚我孙子去找乐乐玩,我说起这事,没想到的是乐乐奶奶给证实了,她亲眼看见就是洋洋奶奶拧的我孙子。气得我想找她去,你们都不在家,可真是生气”。

我看着婆婆的情绪很不好,“妈您别激动,都是小孩子的事情,不至于生那么大气,再说了你看你孙子不也没受多大的伤吗”。

婆婆红着眼睛盯着我:“你这妈是怎么当的,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气不说,还说没事。孩子今天打了洋洋,是我指示的,我告诉他再见了那熊孩子就打他”。

“结果你们今天出去玩,看见了洋洋,他就去打了人家?”

“没错”

我的天啊,这些做法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老人年纪大了,我如果用质问的语言回答的话难免伤了家庭的和气,但是为了孩子我还是直言不讳了。

“妈,您为您孙子出气我很理解,但是您这样的做法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严重的话很有可能让他成为问题儿童。第一,洋洋奶奶不懂事,我们不能跟着一起不懂事。遇到那种情况您气愤我也理解,但是当着孩子的面骂骂咧咧,那样影响很不好,甚至会让孩子把您说过的话全部录制到他的大脑;第二,洋洋奶奶既然做了这种事情,而您又是后来知道的,很抱歉没有办法,您已经失去了最佳职责她的时期,这个亏只能是自己吃了;那么第三,既然这个亏吃了,我们就不应该再当着孩子的面来职责谁的不是、谁的过错,甚至是用恶毒的语言来进行攻击;第四,我们应该教导孩子,让他懂得宽恕,原谅别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说了这些话,婆婆只留给了我一句:“我没有那么伟大”。然后转身走了。

我无可奈何,心想做不了婆婆的工作,只能从我儿子下手了。

吃过晚饭,婆婆照常去遛弯了,剩下我和儿子在家,我装作什么事情没有的样子叫来儿子说:“陪妈妈聊会天好吗?”

他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跟我说:“好啊”

我说:“你今天的做法有点出格了宝贝。”

他说:“是奶奶让我打的,而且洋洋也打我了,奶奶说这是以牙还牙。”

听到他这样说,我真是哭笑不得。“以牙还牙固然有效,可是你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可以不失去小朋友的信任,又能招来更多的小朋友愿意跟你交朋友,而且爸爸妈妈也会以你为荣,你为什么不用呢?”

他显然有些疑惑了,很明显对我所说的更好的方法充满好奇心。

“是什么方法呢妈妈?”

“是宽容、原谅和理解”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你不可能对每个欺负你的人都能做到用武力以牙还牙,但是宽容、原谅和理解确是你能对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些,你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心里才会更加的坦荡,内心才会真正的快乐。要是世界上每个人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和平而言了,人们也会因为各种战争而失去家园、亲人,以及快乐的生活。”

我不确定我的话他是否听了进去,可有一点我明白,他已经明白今天打人的做法是错误的了。

正在我犹豫的时候他说:“妈妈,今天是我不对,我原谅洋洋和洋洋奶奶了,但是我不想和他们做朋友”

我扶着儿子的头说:“交朋友是你自己的事情,妈妈不会干预,只要你觉得他们适合做你的朋友就好”

良好的引导要比怂恿孩子在受到欺负的时候打回去要明智的多,这样不仅抹去了孩子内心的愤怒、伤心黑暗的一面,还会让孩子多了一份爱心,懂得宽恕、谅解人们的爱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子被婆婆严重“洗脑”,入了教,我是这样挽救的
“别人婆婆都帮忙带娃,凭啥你不带?”婆婆一开口,让儿媳丢尽脸面
奶奶和姥姥能不能一起带孩子?
玻璃翠(3)
婆婆不是妈,但也不是免费的保姆。
刘小环:走近婆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