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篇报道 一种解读

总第112




两篇报道  一种解读

 

周末读报,读了两篇报道。第一篇报道是关于著名音乐人李健给“选秀热”泼冷水的。李健表示,像今年十多档音乐类选秀节目,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站到舞台上,几乎千篇一律诉说着“音乐是生命、是梦想”。唱歌仿佛成了不少年轻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这种情形很不正常。因为这世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歌手。第二篇报道是关于某某市一批名师名校长“校际换岗”的,报道中还提到从明年起,提拔小学、初中校长须有在弱校交流年以上经历等内容。对于两则报道中的李健所言和某某市教育局所行,我觉得话没说中要害,事没落实在实处。一句话,它们都没有命中问题靶心。



先说李健之言。“这世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歌手”,更确切地应该说“这世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导师”。“唱歌仿佛成了不少年轻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今年十多档音乐类选秀节目,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站到舞台上,几乎千篇一律诉说着‘音乐是生命、是梦想’。”李健于是给“选秀热”泼冷水,给年轻人泼冷水。首先承认李健对年轻人忠告的坦诚,是实话实说。但我们再想想年轻人为什么对音乐、对选秀要如此“趋之若鹜”呢?其实根在选秀类节目的制作方,是他们扭曲了音乐,扭曲了歌唱。制作方为了制造“收视率”,利用其所拥有的平台大肆进行“渲染”,更可怕的是不少电视台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已变了味,变成了“走秀场”、“名利场”。原本的主角应该是歌手,却变成了“导师”。再加上各相关媒体对“导师”出场费“扑朔迷离”的报道,什么身价逾千万等等啦。可你们知道,“导师”的这一“喧宾夺主”对年轻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吗?他们心理上就会萌生只要通过选秀一举出名,就会成为“明星”,以至于以后就可能成为“导师”,也就可以身价千万、亿万。所以是什么误导了年轻人,我们应该很清楚了。这样看来,要让音乐、歌唱回归原本,我们不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歌手,而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导师”。


沈:这个真没有!      赵:这个可以有!



还记得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吧,连“乡村的娃子”都想上“星光大道”,也就是说人们都有精神追求的向往。而像《星光大道》或者说现在各地方电视台的音乐歌唱及表演类节目,都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追求需要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应该是我们的初衷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歌手可以多多益善。

再说XX市教育局所行。让“名师名校长‘校际换岗’”,看起来好像XX市的教育改革又上新台阶了。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原来这些年XX市所做的“改革”不少,但更多的是仅停留于“表”而没有涉及其“里”。比如说XX市的高中、初中、小学中的一些名校现在都有分校,甚至能繁衍出好几所,可以说遍地皆名校。那些被繁衍出的名校只是换个招牌而已。这样的“全面名校”不觉得有自欺欺人或愚弄百姓之嫌吗?如果真的遍地皆名校,老百姓又何苦还要择校!说到择校,你们说严格按国家教委的意见办,不收择校费。择校费是不收了,可百姓要择的这些“名校”也都普遍提高了学费,这还不是换一种形式收费吗?!说到这自然要回到“名师名校长‘校际换岗’”上。其实国外有不少国家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做法。它们不是学生摇号,而是老师摇号。老师按性别、年龄及教学能力等综合情况分好类再按相应的比例摇进各个学校,这就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等,也从根本意义上消灭了所谓名校与非名校。人们享受了政府给予的平等教育,无校可择,百姓也无须择校。所以问题明朗了,我们的根子就出在这有名校、名校长、名师的客观现实上。


导师就是这样练成的?


小提琴《梁祝》

来自大地菲芳

03:04

其实这“名”字还要好好界定。只能依靠好学生出成绩能算“名校”吗?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算“名校长”吗?连自己的学生都教不出成绩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在不少学校就确实存在,这还是“名师”吗?辽宁的魏书生老师,他曾经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还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其中有一半时间还要外出讲学。可他指导学生们自己讲课,他让老师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翁。结果他所教的两个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市最好,他的学校各科成绩在全市也名列前茅。做盘锦市教育局局长时,还兼上一个班的语文课……北京22中的数学老师孙维刚,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他教的学生入学成绩都一般,他的数学作业每次只布置三题,而学生的数学成绩却异常突出;他做班主任,班上有一半同学能考取清华、北大。由此看来,真正的名校、名校长、名师是指那些有先进教育理念,凭自身的劳动创造出骄人成绩者,而非挂“名”者。这里尤其指出前面报道中提到的从明年起,提拔小学、初中校长须有在弱校交流年以上经历者。这里的“经历”一定要加上“实绩”、“实力”等实在内容。从而告诉人们,名校、名校长、名师是干出来的,不是靠运气或走过场得来的。

综合两则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音乐类节目选秀,还是家长对名校的追逐,我们都不要一味地指责歌手和家长的盲从。根本都在文化艺术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对“名人”、“导师”和“名校”、“名师”的过度拔高和渲染上。其实正如音乐人李健所言,“歌是歌手自己唱出来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导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认为,“学生的成绩更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总之,文艺和教育该到了淡化“导师”和“名校”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我心中的名校》
走名校③ | 如果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里可能是最佳起点
媒体揭秘:“名校”中的“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纵观教育界,名校坚决不收'差生',为什么不敢收'差生'呢?
择校未必带来起点优势 适合孩子的老师最重要
如何成为一名数学研究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