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家坊村的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

  别让记忆中的农耕“褪色”

  “有一次路过一位拆迁户的家,凌乱的房屋旁丢着一个泛着青光的石磨,这样暴殄天物,真是心疼的我哟。后来,我把它搬到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10月21日,讲起搜集文物时发生的趣事,张少云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每个小故事中,都不难看出他对农耕文化,对这片回乡土地的热爱。

  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支部书记张少云告诉记者,牛家坊村2010年被列入吴忠市东南部城镇化建设拆迁名单。在搬迁过程中,不少农民把多年留存下来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品遗弃,其中有些老古董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农民们之前常用的“二牛抬杠”、犁、耙等农具,随着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就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褪色”。为保护农耕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牛家坊村经村两委及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在紧临南环水系桃源农庄处建立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

  耗时3年搜集整理展品1万多件

  “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内设展示品1万多件。”张少云带领记者走进博物馆,自豪地当起了解说员。脚步、眼神触及之处,一股泥土的清香之气随之扑面而来。细细观摩陈列品,大都是从老乡家中搜集而来的原始、古老、带着厚重历史感的民间生产生活民俗用品,如石斧、大马车、背篼、煤油灯、手风箱等。

  细细品鉴,记者仿佛看到,先辈们风尘仆仆一路走来,为了生存、生活不断创造的历程。在运输工具展示点,可直观地看到从独轮车到牛车到大马车再到人力车的发展过程。身在博物馆,眼睛看到的是按照时间线陈列有序的展品,找回的是失落已久,属于一代一代人的记忆,深刻在心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坚毅、乐观、善待自然的价值观。

  记者了解到,牛家坊村耗时3年多时间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建设民俗农耕文化展览馆,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新一代人,使其铭记文化传统。张少云告诉记者,中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搜集、整理并且保护好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作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者,牛家坊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不得不说是中国农耕文化符号的一个缩影。(记者 苏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丨记忆里的石斧、马车、煤油灯
民俗奇葩:王如坤农耕文化博物馆参观记(黄兴洲)
山东首批!我市5家入选!
游民俗文化村——李家染坊
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今又“糊仓”
阜阳牛文化|犁与耙,耕牛整地的好搭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