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见 | 慢半拍的伦敦


作 者

曾颖青 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

在来到这里之前,单纯的我一直以为伦敦永远只有那几个关键词:宫殿笨钟泰晤士,塔桥教堂摩天轮。

然而后来我才明白,世界上原来不止一个“伦敦”——我来到的,是这个与世界著名雾都“齐名”的加拿大第十一大城市。

揣了满脑子从各方打探来的关于加拿大的风光物景,真正来到国外,便觉得每一条印证了也神奇,证伪了也神奇。

就像前阵子才过去的万圣节。起先我虽然听说晚上会有小孩子上门讨糖吃,心底却不以为意。看着小伙伴跑去买糖,心里还觉得多此一举——谁会敲一群租客的门呢?直到敲门声传来,才大吃一惊。听着悉心打扮的小朋友们脆生生喊“Trick or Treat?”,感觉多年的熊孩子恐惧症都被治好。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脑海中的概念在生活中一一发生,奇妙得很。

还没缓过劲来,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惊讶之余,才恍然惊觉,再不写点什么,恐怕很多最初从身体里自然生发的情绪,都会慢慢消逝。我明白,遗忘如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但还是想在遗忘之前,把它们写下来。

天荒地老的“慢”

● ● ●


举目望去,一马平川,没有高于三层楼的建筑

伦敦有多慢?

“比国内慢上半天吧!”

其实这种说法已经不太标准,事实上,前些日子加东地区进入冬令时,时差整整又被向后推了一小时。从来不知调时区为何物的我,因为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小时而倍感窃喜,甚至亢奋。

只是伦敦的慢,是无可救药的,这一个小时也就有种无从消磨的怅然——不止一次,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逛商场逛得正嗨,突然就被轰了出来。看着渐渐熄灭的灯,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后来才明白,这就是伦敦的节奏,不光是“小资”式的舒适惬意,更接近一种慵懒无常:公交车二十分钟才来一班,有时候掐着表出门赶车,冷不防公交车提早到达,知道原因是路况变好,心中却仍怀疑这是司机“随性而至”。于是我只好一路飞奔,表情狰狞,表现出一种我搭不上这班车誓不为人的英雄气概。然而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绝尘而去,并在寒风瑟瑟中望穿秋水,苦苦等够下一个二十分钟。

那一刻,我对绝望有了崭新的定义。

等车等得多了,难免一边发着抖一边注意到很多有趣的细节。门前是学校附近两条主干道的交叉路口,路面从我们来的时候就在修缮(据说是从今年暑假开始修的),到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还没有修完。


最令人诧异的是,每天穿过那个被修得一天一个模样的路口去赶车时,都可以看到穿着亮黄色背心的工作人员在挖挖填填,好不卖力,然而路就是修不完,好像无论如何都修不完。这时候,我真想向他们介绍一下一个暑假盖起一栋楼的“神秘东方力量”。

伦敦的慢,就是这样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处。周日想逛商场却发现不开门、鞋店明明开在市中心却只一周开一天、好不容易查到家牛排店赶过去才发现没有午饭供应……到如今,早已对这种“对不起,您被拒绝花钱”的事情习以为常。

只能说,开心就好,开心就好。

都市酒吧走一遭

 ● 

伦敦人生活节奏的悠闲散漫,从另一个方面也可见一斑——伦敦人非常狂放的都市夜生活:喝酒泡吧。我常常认为,这些人懒散随性的表现,大概都是为了泡吧保持体力养精蓄锐。

晚饭后,他们会约上三五朋友,先去其中一人家里喝上几瓶热热身,到夜里十一点左右再赶往市中心的酒吧开始跳舞,一直跳舞、不停跳舞、继续跳舞……直到凌晨两三点,才意犹未尽地归去。

我只在交换生入学活动时去体验过一次。当天我们晚饭结束得很早,所以九点左右就在酒吧里坐着了。酒吧还很空旷,大是大,却见不到人影。彼时我还感叹:全球经济下滑,服务业难做啊……


结果十点半后,姗姗来迟的伦敦人搞出的阵仗让我瞠目结舌,彻底觉得自己是在咸吃萝卜淡操心。

舞池中所有人都处于一种狂嗨的状态——莫名的,甚至是没有来头的。人头攒动,劲歌不断,音浪与热潮让人简直不知今夕何夕。我和小伙伴们感受了半个小时就累得浑身腰酸背痛,好不容易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却望着酒吧门外已排起的长队目瞪口呆。

对于伦敦人而言,觉可以不睡,舞不能不跳——伦敦市中心不大,举目望去,仍然没有三层楼以上的建筑。但就因为这里大大小小密度极高的酒吧,它作为市中心的地位才无可撼动。


只是除此之外,伦敦人似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方式了。周末去看电影,总会发现我们包了场,商场里见到最多的是时髦的老太太们。唱歌?桌游?密室逃脱?想都别想。

所以,我现在的终极梦想就是在市中心开一个麻将摊,向伦敦人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他们体味血战到底的无限乐趣,培养他们除喝酒泡吧外的第二个终身爱好。

一只驯鹿撞上了墙

● ● ●

除了偶尔会让人急得跺脚外,慢也有慢的好处。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的文化多元而包容。伦敦作为一个小镇更是如此。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少有追赶GDP的烦恼,万事万物都呈现出圆融和谐的状态,美得安谧恬淡。

都说天高云远,但伦敦明净澄澈的蓝天却衬得云彩十分温厚,像大朵大朵棉花糖挂在天幕上,随时感觉会掉下来。为什么它们会那么低呢?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直到后来我和小伙伴提起,她才一语道破天机:“因为这里楼矮。”

只要天气晴好,每到太阳落山时,霞光就会把天际线晕染成漂亮的粉紫色,然后逐渐转深,最后,像一把火将余晖燃尽。


伦敦,日落。


伦敦,黄昏。

说到这里,自然不得不提加拿大闻名遐迩的红枫。我期待了很久,天天翘首以待盼着枫叶转红——遗憾的是伦敦纬度太低,大半个加拿大的枫叶都开始变色的时候,这儿还不够冷,枫树毫无反应;真正等温度降下来的时候,已然狂风大作。叶子还没黄呢,已经没了。

但伦敦的冬天或许更值得留念。前些天一场雪落,举目望去银装素裹,积雪厚如绵密绒毯。本来就安静得不像话的伦敦更觉万籁俱寂,雪融的声音都像是响在耳边。


悠闲,惬意,干净。伦敦的景致如此,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动物们亦是如此。松鼠自不必多说,连带着鹅也是毫不惧人。每次下了公交走去学院的路上,都可以看到它们悠哉游哉在草坪上踱着步,偶尔低头吃草籽。见着人时,虽然不会跑来跟你干架,但眼神还是非常轻蔑的。


这些鹅长得极好,健壮但不肥硕,我时常说,我想在月黑风高夜,偷一只,回去煮了吃。

小伙伴:“它们是国家保护动物,你想象一下你吃熊猫?”

我打了个哆嗦。

清楚地记得,十月的最后一天,有一只驯鹿突然撞上了教室的玻璃墙,这一下也不重,它没有头晕眼花,索性就在那儿徘徊逗留一阵。我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立即停了课,好让同学们能够凑上玻璃墙去看,看它突然出现又悄然离开。

也许我抓的重点很奇怪,但我就是固执地认为这件事象征着某种生命间最珍贵的状态。

两个半月,从艳阳高照到大雪纷飞,从天天想着出去到安于窝在家里。衣服渐渐不够穿了,叶子却终究没有变红。到如今,离别近在眼前,每过一天,便是向它走近一步。平常慢得像蜗牛一样的时间,现在竟跑得飞快。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回到这里,但我怀恋它,怀恋我初见时的欣喜、相识中的感叹、相处后的磨人。

图片来自作者

微信编辑|胡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里王子独自返回伦敦,目击者:没有梅根,他快乐多了
伦敦的古董酒吧
美丽的谢菲尔德是个怎样的英国城市
刷屏伦敦(三十八)/远程协助
在合肥混一定要知道的48条【经典】
香港欧陆小镇赤柱, 带空调的露天集市可砍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