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科举取士考什么?不只有八股文,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说起科举考试,人们最直观的感觉的,就是“八股文”考试,其实,这是对科举考试的天大误解,所谓的“八股取士”,只是一种代称,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写篇“八股文”只相当于“大综合”或“公共课”,其他题试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那个作题强度与难度,一点也不比现在的高考差。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隋朝初创至清末废除,绵延1300多年。科举取士考试内容上,各朝各代均有不同: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明朝则以八股取士为主。北宋重文轻武,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考试。北宋科举在整个科举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人全新变化。

北宋的科举制度,其前期的制度基本上承袭唐和五代,依旧是常科和制科两大系统。常科就是常设之科,类似今天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公开考试,国家规定了大纲、内容、时间和具体程式。相比之下,北宋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除进士科之外,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可以看成是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是法学考试,“明字”是字学考试。

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主要是为一些身怀异才的知名人士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科目。

北宋科举考试的题量相当大,不像现在高考那样答几张卷子就可以了。因为科举考试题量非常大,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举子们都要在考场里呆上三四天,才能把所有内容答完。

除了诗词歌赋杂文帖经策论之外,宋代十分重视科技,有关科技的考题频现。如北宋的著名天文学家(制造了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医药学家(著有《图经本草》),后来官据宰相的苏颂(字子容),在科举考试中竟然三次遇到科技试题。

第一次是十八岁时的省试,试题为《斗为天之喉舌赋》;苏颂第二次遇到的科技试题是《历者天地之大纪赋》,为后世留下了一篇非常优秀的古代天文历法的力作。苏颂第三次遇到科技试题,是他参加进士考试。苏轼与欧阳修对他的答卷评价非常高,欧阳修《文忠集》:“举荐苏子容应制科状记载:'才可适时,识能虑远。珪璋粹美,是为邦国之珍;文学纯深,当备朝廷之用。”

苏颂出生于北宋古泉州府同安县的一个书香仕宦之家,他的祖父、伯父、堂叔、兄长都是宋朝的进士,而他的父亲苏绅,担任过大理寺丞、尚书员外郎、直史馆、翰林学士等官职。

苏颂进进士后,初授汉阳军判官,后历任江宁县知县、南京留守、国史馆集贤院校理、毫州知州、、开封府知府、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左丞等职务。为官50多年,政绩颇著。

苏颂虽然官位显赫、政绩斐然,但是,他给后世留下的最大财却是在科技方面的建树。《宋史·苏颂传》称他精通“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兴修、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他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李约瑟称其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在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不能不说,这与他当初参加科举竟三遇科技考题有所关联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文化知识大全之四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演变和影响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任用常识
最早的“状元”和科举有什么关系?“状元”是怎样成为第一名头衔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