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刊 | 中国戏曲的摇篮

﹎﹎﹎﹎﹎﹎﹎﹎﹎﹎﹎﹎﹎﹎﹎﹎﹎﹎﹎﹎﹎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历史最悠久、特色最鲜明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中国人文化生活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品种。

中国传统戏剧统称“戏曲”,由歌舞演变而来。歌与舞、舞与乐相互依存,很难分割。音乐依赖歌,舞而存在,歌、舞凭借音乐而表现。山西以其悠久深厚的戏曲渊源、古朴珍贵的戏曲文物以及品类繁多的戏曲剧种,为光辉绚烂的中国戏曲平添了流光溢彩的一页,从而被誉赞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中国戏曲文化与山西的因缘


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像

在戏曲发展史上,被戏班普遍敬奉的戏祖李隆基、李存勖与山西有着特殊的缘分。李隆基在潞州做别驾时,常去道观听法曲,而法曲正是他后来教授梨园子弟的主体音乐。后来唐庄宗李存勖爱戏成癖,懂音乐,能度曲,以至“汾、晋之俗,往往能其声。”宋代山西泽州人孔三传创造了“诸宫调”,为金代山西侯马人董解元创作《西厢记》那样的鸿篇巨制提供了艺术形式,为戏剧的成熟期和高潮期所出现的“元杂剧”之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朝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岁月,优秀剧作家辈出,其中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除了马致远一人之外,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三人都是山西籍人。

《西厢记》剧中传唱千古的爱情故事发生地——永济市普救寺

《赵氏孤儿》剧中赵武的藏身地——盂县藏山

洪洞县苏三监狱

山西戏曲文化遗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地方戏,上世纪80年代,专家经过深入调研,考证出共计有52个戏曲剧种,占到了全国36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这些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就是所谓的“梆子戏”。山西有“四大梆子”,即山西梆子、北路梆子、蒲州梆子、上党梆子。梆子戏的腔调高亢激越,对南方诸剧种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剧种中的“乱弹腔”,有的就是梆子腔。除“四大梆子”之外,山西的地方小剧种还有晋南眉户、河东线腔、耍孩儿、上党落子、孝义碗碗腔、晋北道情、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汾孝秧歌、襄武秧歌、壶关秧歌、繁峙秧歌、曲沃碗碗腔、平陆高调、左权小花戏、五台登台秧歌等,每个县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剧种。

蒲剧《苏三起解》

北路梆子《算粮》

晋剧《三晋风》

孝义皮影戏


上党二簧

山西古戏台及戏剧文物


稷山县马村金墓中的戏剧砖雕

出土于运城市侯村汉墓的冥器陶塑戏楼模型,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座戏楼模型

稷山县化峪镇金代杂剧人物砖雕

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

新绛县吴岭庄元墓杂剧人物砖雕

戏台的出现是戏剧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戏剧文化巅峰期的元代之前,山西亦有大量的戏剧文物证明这片土地戏剧文化的源远流长。

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运城市的侯村汉墓中出土了汉代冥器陶塑戏楼模型。经鉴定,证明它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座戏楼模型。此外,稷山县马村宋金时期墓葬群的砖雕墓穴中,有许多墓室的南壁中央镶嵌有精美的砖雕舞台,所有的舞台上均安置若干正在演出的角色。其神态各异、技法纯熟、造型精巧,为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全国最早的金代戏台--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戏台

临汾市东羊后土庙

新绛县乐楼

太原市晋祠水镜台

介休市张壁古堡戏台

山西今存元代及以后的古戏台无数,可谓“村村皆建庙宇,有庙必有戏台”。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的古戏台有太原晋祠水镜台、山阴广武城关帝庙戏台、盂县大王庙戏台、榆次城隍庙乐楼、介休后土庙乐楼和三连戏台、临汾牛王庙戏台等。有些戏台与神庙建在一起,说明当时的各类戏剧演出,祀神与娱人二者兼备,已在山西城乡各地广泛流行,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山西戏曲代表人物

山西戏曲不同剧种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中路梆子,从清同治元年至民国十年,历时50多年间,是中路梆子走向成熟的时期。本世纪20年代末,以大女子、二女子、大牛牛、二牛牛、丁巧云、丁果仙为代表的一带坤伶相继出现在舞台上,以俏丽的扮相和柔美的唱腔独领风骚。

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丁果仙(果子红)、张宝魁(筱吉仙)、“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高文翰(说书红)、李子健、盖天红、王云山(毛毛旦)等轰动剧坛。

丁果仙

牛桂英

“晋剧皇后”王爱爱在《打金枝》中扮演沈后

40年代出现了如张美琴、“子都生”(刘少贞)、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夜明珠”(王艳凤)、“周瑜生”(孙福娥)、任玉珍、程玉英、花艳君等一批演员。

50年代至60年代,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骨干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的一代,如:冀萍、王爱爱、王秀兰、贾桂林、李万林、郝聘芝、吴婉芝、马玉楼、田桂兰、等等。

任跟心在蒲剧《挂画》中表演

田桂兰在晋剧《打神告庙》中表演的水袖功

新时期以来,人才辈出,史佳花、任跟心、谢涛三位优秀青年演员,分别荣获全国二度“梅花奖”。此外,获得“梅花奖”的演员还有郭泽民、田桂兰、高翠英、武俊英、郭彩萍、王万梅、许爱英、栗桂莲、宋转转、等,荣获全国“文华奖”的有杨爱莲、王晓萍、张智等。在当代晋剧舞台上,“丁牛郭冀”被誉为晋剧界的四大头牌,也是四大流派。


晋剧《打金枝》(“梅花奖”获得者谢涛、史佳华、苗洁、成凤英主演)

山西古老的戏曲艺术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衷心祝愿这一独具魅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年永续,百世流芳。

文/王宝库 王越 张煜 图/田建宁 崔守胜 白翔 刘晋川

微著工作室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戏曲
山西非遗丨山西的梆子,中国的晋剧
《山西戏曲剧种大全编汇》
山西省戏曲文化田野调查报告
百年三晋梨园史
山西四大梆子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