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伤微)献秘方

这篇文章在2018年1月7号,也是在流感爆发的季节发表过,今年稍加整理重新发表,以让有缘人受益。

因为诊治疾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很难讲述清楚,不要嫌文章太长。还要仔细认真读。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的话题就是----流感。叫“流行性伤微”更合理,含义是:被流行的微生物所伤害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一说起流感,人们普遍被西医教科书宣传得认为:都是病毒所致,其实是不一定关系的,因为还有流感杆菌的存在。在没有找到病原体之前,所有的人,不论是钟南山还是哪个号称呼吸界的大咖们,都是在猜。即使当今大多数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于具体的来看病的某个病人,谁也不敢在没有找到病原体的情况下,下肯定的结论说:你得的就是流行性病毒感染(流感),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早期。正确的说法是:你可能患了流感,或,你这不像流感,或者说,你这可能是“普通感冒”,等可能性。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医学和汉字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写了一篇长文:废弃‘感冒’用‘伤微’,详细内容见公众号:shenyiliulang。

先看下面图片中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

如果一个人,没有疾病或处于疾病的潜伏期,即处于笔者所说的亚康状态,身体没有感觉到不舒适,就是身体的正常状态,如果感觉不舒适,就是不正常状态,古人就造了个字:“正”字加一个“疒”字,就是“症”字,西方人把舒适叫ease,感到不舒适,就在前面加上一个dis,就成了disease,意思就是“不舒适”,和汉语的表示不舒适的“症”字含义相近,即,症近似于disease。现在人们都给翻译成“病”,不是很确切。详细见笔者的公众号里的系列文章“知症求因(全文)”。

下面说一下,“感冒”一词。《黄帝内经》里有“感寒、感邪”,后来其它文献里有“感冒寒邪,感冒风邪、冒风”,那时的感冒是动词,张仲景时叫伤寒,著有《伤寒论》,其含义是:被寒(邪)所伤,到清朝初期,有人就把感冒改成了名词,出来了“四时感冒”和“时行感冒”,再后来就干脆都叫“感冒”了,再后来受西医的影响翻译出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西医的感冒是cold,和张仲景的伤寒(被寒所伤)同出一理。因为根据被寒所伤的临床表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轻微,多数有自限性,四季都可以发病,所以叫conmon cold,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四时感冒,现在翻译成普通感冒了。还有一类,集中一个时期,很多人都发病,而且多数是在冬季寒冷的季节,中医叫时行感冒,或瘟疫,或疫病等,西医叫influenza,翻译成现在的流行性感冒,翻译的还是不准确。原意是:集体的,成片的。这些都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对疾病病因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编造的词而已。随着科学的进步,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细菌,后来的科学家们又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病毒,这样就有了微生物这个名称,其实引起cold和infiuenza的根本原因就是微生物,受寒只是诱因,不是原因。所以笔者建议废弃“感冒”用“伤微”,意即:被微生物所伤。因为西医叫infiuenza  也不正确,为什么呢:因为其微生物致病不是都在受寒(cold)的情况下,春天,夏天不受寒的情况下也发病。所以叫伤微更合理。中医人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起了一个名字叫热伤风,或叫风热感冒。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是有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体内了。风,寒,热只可能是诱因,不是根本原因。

图片中的含义是,只要身体出现不适感觉,就可以分为两大类,伤微和伤非微,后者含义是:被非微生物所伤。这里不叙述。详细见笔者公众号里的系列文章。

重点说伤微,伤微分为伤病毒,伤细菌,伤支原体,伤衣原体等。应该说只要出现了持续性的鼻塞、或伴流涕、或打喷嚏,就有可能是伤微了。如果伴随全身拘谨,懒散、或食欲不佳,或关节酸痛等不适,这些就可能是早期表现,即笔者所说的达到超容点了,如果出现了畏寒,就是体温开始上升了,就是发热的初期表现了,测体温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还没有上升,或轻微上升至37度,也不代表你没有发热,可能是你基础体温偏低的缘故,如果超过37.5度,肯定就是发热了,也是病情开始进入比较重的阶段了,几乎可以肯定是伤微了。伤微又分为四大类:伤病毒,伤细菌,伤其它微生物,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既伤寒又伤微了。最多数情况是前两种,如果是集体发病多数是病毒性的,如果不是集体发病,多数是慢性鼻腔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或慢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有些也是病毒性的。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伴咽痛,声嘶,没有咳嗽,说明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比较好治。

如果一旦伴随咳嗽,就说明波及下呼吸道,即波及气管或肺组织,那就说明可能比较严重,就应该高度重视了;如果只是咳嗽,不发热,说明仅仅波及气管了;如果咳嗽发热都不厉害,说明可能不重或处于早期;如果咳嗽厉害,发热超过38.5度以上,基本可以肯定,波及肺组织,就是人们常说的支气管肺炎或肺炎了,如果及时正确的治疗,也会很快缓解的。

教科书和宣传资料上都在讲解,如何鉴别普通感冒和流感,或如何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的感染,那些只有等病情严重到比较典型了,不典型的很难鉴别,疾病的早期也很难鉴别,最好在初期就给其消灭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刚出土的植物尖苗,很难识别是什么植物,只有长到快成形了,认识的人才认识,不认识的人还不认识。怎么办:不管认识不认识,直接拔出或杀死了之。

如何杀死或者消灭在萌芽状态呢?四种方案:一不接触。二,潜伏期用口服药,三发病的早期及时正确地用口服或输液药,四发病的中后期的输液加口服药治疗。

那么自己如何在家早期治疗呢?

如果你只是受寒了,没有接触致病性微生物,出现上呼吸道的症状,多数是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新生儿不会是慢性的,部分少儿只要原来发过病,就可能已经是慢性的了),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细菌性的,也不排除你的是病毒性的,即使是病毒性的,也是毒性比较低的,因为只要是能够长期在你的呼吸道内长期定居的微生物,说明毒性不是很大,只是当机体受寒了,它们要自保,向你体内进发而已,如同所有的动物,天气冷了以后会向地面下挖洞一样,当然机体不会坐等的,一定要反抗的,就出现了症状了。出现的鼻涕、或脓涕。或痰液,都是机体战死的白细胞,死亡或没死亡的微生物、蛋白质、体液、甚至血液,如果出现血液,说名微生物侵害致毛细血管壁损伤了,病情比较重了。如果是慢性感染急性发作这种情况,一般正常体质的人,不会有生命危险,机体靠自身的抵抗力终究会获胜,这就是人们所说,“感冒”不用治,自己就会好的情况。但是,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刚开始,谁也不敢大胆地百分之百地肯定其是否是慢性感染急性发作,还是有新的致病性微生物进来了,怎么一定敢说不用治疗呢?关于这种情况,这里暂不介绍。

如果你不敢肯定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就给其划定为微生物性的,给大家一个方案。如果去药店买连花清瘟胶囊口服也可以,四季抗病毒口服液也可以,需连续服用。这里说明一下,药物说明书上的量都是保守量,如果病情轻可以按照说明服用,如果病情偏重,可以超过最大量服用。笔者常言,着火了,小火泼点儿水就灭了;如果着大火了,还一点儿一点儿地泼水,能灭吗?不能,要大量的水,甚至用高压水枪,持续喷。所以我建议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最大可以每次达到20粒,20粒才约8到9克药面儿吗,每天可以到四次或五次。四季抗病毒口服液也可以根据体重和病情逐渐增加剂量。笔者常言,100斤和200斤的人吃同样的药量肯定起不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用下面笔者总结的配方:双花30克,青连翘20克,栀子20克,板蓝根20克,大青叶20克,柴胡16克,桔梗20克,知母20克,黄芪20克  白芍12克干姜6克。根据病情轻重或体重大小,每天1至2服的量。关于伴随发热和咳嗽时配合用西药方案,见后面的关于病毒性的部分。

如果你肯定接触到了流行的毒力比较强的病毒,不用等发病再服药,一定要早用药,把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时用药量还小,对身体伤害还小。如果已经发病,更要及早服药。如果按照教科书或所谓的科普上讲的,等到化验血常规或胸部X片或胸部CT表现典型了,那时病情就已经比较重了,就有些偏晚了。每个人都不希望等病情危重时再给予用药治疗。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早期血白细胞正常,不代表一定是病毒性的,如果血白细胞升高了,几乎可以肯定是细菌性的,如果中后期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也不一定是病毒性的。所以化验或胸片、胸部CT等检查,很难敲定是哪种情况,只是可能性大和小的问题。当然结合其它症状和体征表现比较典型的例外。想当初,非典流行的初期,在没有找到SARS病毒时,谁也没有敢说其就是SARS病毒所致。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如果肯定是病毒性的,早期可以通过服用四季抗病毒口服液,或连花清瘟胶囊,或西药的奥司他韦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当然也可以服用本人给你介绍的下面的方案。用对了,效果非常肯定。

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双花20克,青连翘20克,柴胡12克,桔梗20克,知母20克,射干10克  黄芪20克  白芍12克 干姜6克

如果有咳嗽,就配服西药化痰片类药物,不要等有痰了再吃。如果发热了,不超过38.5度,甚至39度,不用急于服用退烧药,即使要服用,也要少量,让体温稍微下降即可,不要让体温直接降到37度以下,宁可多服用几次,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发热本身是一种保护反应,有利于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或促使微生物逃离机体。有人说温度过高就会烧傻了,应该说几乎不会,那傻了的不是烧的,是微生物侵害到大脑了,比如脑膜炎,乙脑等,那些疾病,即使用退烧药,效果也不好,这就提醒你,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有头痛比较剧烈,或者烧退了头痛仍然比较剧烈的话,一定去医院看是否有微生物已经侵入到大脑啦!

如果咳嗽比较轻微,尽可能不用止咳药或镇咳药,特别难受的干咳例外。因为咳嗽是保护反应,利于排除气管内的垃圾毒物,有利于病情好转。如果硬不让咳嗽,痰液内的坏死组织及微生物等堵塞气道,影响通气,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建议尽可能不用镇咳药或止咳药,尽早用化痰药和有抗病毒作用的药。

上面是成人的一天的量,如果病情重可以是半天的量,如果是小孩,可以根据体重改变量,低于20斤的,服用2天到3天,20斤到50斤的,服用1-2天,50斤以上的可以是1天或1.5天的量,病情重,服用的量就要多,不要拘于每天2次或3次,可以4次,5次,甚至更多次。如果没有服用退烧药的前提条件下一旦烧退了,就可以逐渐减量了,建议烧退后要坚持服要3-5天,彻底杀灭微生物,以防转成慢性。

如果服用3天无效,或病情持续加重,及时就诊。可能判断错误,可能病情重,可能对药物不敏感,可能机体免疫力有问题,或机体机能差,或机体有其它疾病等多种可能性。

再说明一下煎药和服药的方法,先把草药用温水泡20—30分钟,然后武火煮开,后文火熬10多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文火熬10多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文火熬10多分钟滤出药液。三次药液合在一起,分成3次,或4次或5次,24小时内服用。每次的液体量不要太少,建议正常100斤以上的成年人,至少200毫升以上,多的可以到500毫升。这样效果会更好。小孩的随体重和年龄适当减少。配方中的药都比较安全,但是有质量不好的、假的、毒性化学物质熏过的等例外。

人们都说发病期间多喝水,多喝水没有错,但是多喝水不能杀死微生物,只是有利于机体及时补充进去丧失的分,比如因流涕,或发热出汗,或不想进食等造成的缺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杀灭微生物。本人的配方主要是针对微生物的,当然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促排痰的等。说没有退热的也不全对。西药的退热药,都是对症的,而杀微生物或杀病毒的是对因的,微生物消灭了,热自然就退了。所以笔者常言:退烧药是扬汤止沸,杀微生物药是釜底抽薪!后者是最佳的终极办法!

这里还要教给大家一些知识,还是“如果”

如果开始周身难受不适,但是没有发热,服药后有发热了,反而周身不难受了,说明药物有效了,是微生物被杀死后,尸体或毒素被吸收后的反应。

如果出现发热了,周身难受在加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病情重,没有控制住,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微生物对药物不敏感。所以要么去医院,要么换药。这观察时间以2-3天为限。

如果开始也发热者,服药后仍然发热,但是身体没有像前面那么难受了,也是有效的表现,继续用药就行了,体温会逐渐消退了。

千万记住:服用西药的退烧药,体温正常了,不等于微生物被杀灭了,一定要尽可能继续用杀灭微生物的药。笔者建议,在不服用退烧药的前提条件下,体温正常3天,基本就是好了。如果逐渐下降至正常的,那么正常后巩固3天为宜。

有些咳嗽、咳痰的,建议连续服用,至基本不咳嗽或基本无痰为止。

没有奥司他韦就不治伤病毒了吗?不是!用中药,安全有效!

诊治疾病非常复杂,加上语言文字的笨拙性,不能反映全部客观事实,这么短的文章不可能写详细,写透彻,如果想了解详细的内容,关注我的公主号,去读系列文章:废弃‘感冒’用‘伤微’,以及其它相关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抗病毒
谈谈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流行感冒、甲流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
4种感冒久治不愈 可能是吃错药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性感冒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