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这位宰相,历仕五朝,辅佐四帝,却能善终!

明朝治世良臣——李贤

入仕三十余年,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即宰相)等职,辅佐明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代皇帝,是明朝名相贤臣的典范。

他经历了土木之变、夺门之变等诸多政治事件,在明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

他深知为官之道,位居宰相权倾朝野时,依然深受皇帝信赖和器重,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得以善终。

他学识渊博,一生著述颇丰,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并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洋洋数百万字。

有幸考中进士  开始仕途之路

1408年(明成祖永乐六年),在一个没有打雷没有下雨,也没有异光的一天,河南邓州诞生了一位男婴,他就是李贤。

李贤在童年时代就立志求学,期间他没有掏过鸟蛋,也没下河捉过泥鳅,也没玩过绕床骑竹马的游戏,一直在忙一件事情——读书。

明代乡试

1432年(明宣德七年),李贤考中河南乡试第一(解元),这一年他24岁。

第二年,他又考中进士,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被任为验封司主事。

此刻李贤摇身一变成了官员。他的仕途之路,从此出发。

明英宗时期,李贤工作兢兢业业恪守本分,却也不忘学业,在正统元年被授予吏部验封主事,正统十年又擢升考功郎中,后改任文选郎中。

英宗亲征被俘  李贤提出十策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秋,蒙古瓦剌首领先举兵进犯山西大同。

大同前线接连失败的消息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煽惑和挟持下,准备御驾亲征。

兵部尚书邝埜(Kuàng Yě)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领群臣上疏劝谏,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土木堡之变

1449年农历七月,英宗让其弟郕(chéng )王——朱祁钰据守北京,然后和王振率领的官员100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

当时本应随征的吏部侍郎因病告假,于是由李贤随从。

由于组织失当,仓促应战,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明军在土木堡大败于瓦剌,邝埜等66名大臣战死。

这次出征,30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结果,英宗皇帝朱祁镇还被俘,李贤等少数人死里逃生,回到北京。

明英宗

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朱祁钰监国,留守宫廷处理国事。

朱祁钰九月六日即帝位,是为代宗。他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1451年(景泰二年)二月,李贤上书提出正本十策,即:

勤于圣人之学,听从规劝,戒除声色等嗜好,断绝玩好,举动谨慎,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

正本十策主要告诉皇帝一些可以从前人身上学到了行为作风,代宗对此大加赞赏,命翰林把它抄写好放置在身边,以备阅览。

明朝臣子李贤画像

不久,李贤又上书,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朱祁钰均加以采纳。

同年冬,李贤升为兵部右侍郎,转调到户部。

后来,又得到代宗赏识,调到吏部。他选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可以效仿的行事作风,编成《鉴古录》,上呈给代宗朱祁钰。

夺门之变

1457年(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钰病重。

于是,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后,命李贤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当班,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石亨和徐有贞为了排除异己,诬陷于谦等制造不轨言论,又说什么于谦和一帮太监准备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一事,最终借英宗朱祁镇之手,杀掉了一代忠臣于谦!

于谦

这次,一向气度端凝、处事平稳的李贤,再也无法忍受这些国家的败类,只好把一腔心事压在心底。

他拼命地工作,在政治上小心翼翼,最终再次获得皇帝的朱祁镇信任。并在不经意间,离间了皇上与石亨等人的关系。

后来石亨等人权倾朝野党羽渐丰,李贤协助朱祁镇最终铲除了石亨、曹吉祥等做歹之人。

就这样,李贤不动声色地为了那个曾经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暂时报了仇。

玉玺惊现蒙古  李贤力排众议

1457年(天顺元年)初,西部的鞑靼族经常袭扰宁夏、甘肃一带,边疆不得安宁。

同时,朝廷还得到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密报:千年以来若隐若现的“传国玺”,就是被这个鞑靼部落收藏着。

“传国玺”为皇帝印玺,据说最早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作的,上有丞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传国玺”也因此成了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历代皇帝都以拥有“传国玺”而心理上认为正统。

秦始皇传国玉玺

这时,英宗朱祁镇问辅臣李贤这事该咋办?

李贤认为,战事一起,必然劳民伤财,生灵涂炭。

随后,他镇静地说:“那‘传国玺’都知道是秦皇所造,李斯所写的,本来也就是一亡国的物件儿,几百年不见其踪影,天下不是一样的吗?也许本就没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一听李贤把“传国玺”说得如此不吉利,英宗朱祁镇若有所思:“那好,还是以江山为重吧!”最后他点点头,断了这个念头。

李贤不以“传国玺”为重,而从国家大局出发,不仅巧妙地避免了一次国家物力损耗和军人百姓无谓的牺牲,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书写了改变历史的关键一笔!

英宗回望兵变  李贤助上安国

1460年(天顺四年),石亨获罪被杀,朱祁镇又向李贤询问“夺门之变”的细节。

李贤说:“说迎驾是可以,‘夺门’这种提法怎能示给后人?天位本来就是陛下的,说夺名声就不顺了。而且那时幸亏成功,万一事机先露,石亨等人不足惜,却不知道将置陛下于何地。”

朱祁镇醒悟,说:“是啊。”

李贤接着说:“如果郕王朱祁钰果然病重不起,群臣上表请陛下复位,怎用得着这番纷扰?这帮人又怎得邀功升赏?招权纳贿又从何而起?老成耆旧的大臣依然在职,何至于有杀戮降黜之事,以至于遭天象示警?”

石亨

朱祁镇说:“对。”随即下诏:从今以后奏章中不能用“夺门”这种字眼,还将冒功的四千多人全部革除。

到成化初年,那些被革除的人上诉请求。

宪宗又接纳李贤的意见,一并夺去了太平侯张谨等人的爵位,当时舆论感到更加大快人心。

1461年(天顺五年),曹钦举兵造反,击伤在东朝房当值的李贤,并要杀他,逼李贤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

依赖时任礼部尚书的王翱的鼎力相救,李贤才得以幸免。

礼部尚书王翱

李贤秘密上疏,请皇帝擒拿贼党。当时正纷扰不安,朱祁镇得到奏疏后,非常高兴。

后来,李贤裹伤入宫,觐见朱祁镇,朱祁镇加以慰劳,特加李贤为太子太保。

李贤说,叛军既已伏法,应尽快下诏天下停止不急之务,广求直言以疏通被困塞的政事。

朱祁镇言听计从。

宪宗顺利即位  李贤得以善终

1463年底,朱祁镇病危时,卧于文华殿。

此时,正好有人向朱祁镇离间太子朱见深(即后来的明宪宗),朱祁镇很受迷惑,暗中告诉李贤。

李贤叩头伏地说道:“这样的大事,愿陛下三思。”

朱祁镇说:“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

李贤又叩头说:“这样则国家很值得庆幸。”

朱祁镇起身,立即派人召朱见太子来。李贤扶着朱见深,令他向朱祁镇致谢。朱见深抱着朱祁镇的腿哭泣,朱祁镇也为之流泪。谗言因而没有得逞。

明宪宗

1464年(天顺八年正月),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

二月,李贤进升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讲经筵事务。

1466年(成化二年三月),李贤遭父死奔丧,明宪宗朱见深下诏起复他。

李贤三次推辞,都未获准许,朱见深派宦官护行,为他的父亲营葬。

李贤回到京师后,又推辞。朱见深派使者宣示他的心意,李贤才再次入阁视事。

同年十二月十四日(1467年1月19日),李贤在家中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宪宗闻讯后,十分惊愕悲悼,为他停止朝议一天,按例赐祭葬。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

李贤去世后,葬于邓州刁河北岸白落堰,现在是龙堰乡姚营村阁老坟自然村。

李贤

李贤一生,历仕五朝,辅佐四帝,人称“五朝元老”、“救时名相”。

他耿介忠直廉洁奉公,不贪不奢,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深受皇上厚爱。

《明史》称,“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但他压制叶盛,排挤岳正,不救罗伦,“尤为世所惜云”。

王鏊亦称“国朝自三杨后,相业无如李贤。其得君最久,亦能展布才猷。然在当时以贿闻,亦颇恣横。”

当年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曾被当做刁河一座石桥上的桥面石,现在邓州文物部门已及时抢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英宗差点亡明,为何还被狂赞为英明之君?
历史故事——徐有贞的悲剧结局
内阁首辅是潜伏者,伺机除奸为于谦报仇雪耻
李贤
探访囚禁朱祁镇的院落,在这里关了7年,朱祁钰为什么不杀英宗?
王直:明代政治家的政治手腕与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