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湘文艺】史春华/去过称,去过称······(下)

去过称,去过称······

作者:史春华



下篇



在某区的火龙果园,还有一绝。这一绝,也让我开了眼界。

火龙果园的中间有一条长廊,大家沿着长廊看看也就得了。导游之前有介绍,这是一种引进的火龙果,比广西的火龙果个头要小。既然是引进的,此处就不是火龙果的原产地。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大概就是个头小的缘故吧。这只是我的瞎想和猜测。导游说,其实味道是一样的。有几位大妈趁园主不注意,就钻进去采摘,园主一回来,他们就溜了出来。园主一离开,他们又钻了进去。女园主急了,近乎哭腔地说:“我的姑奶奶们啊,这是采摘不得的呢,即使摘,也要用剪刀!”男园主急忙去大路上,叫停其它的旅游车,说:“不要下来了!不要下来了!”我见此情景,转过身去,背对着这些偷摘火龙果的大妈,直呼:“去过称!去过称!”不知怎么的,在我直呼“去过称、去过称”的时候,眼睛里就怎么有些湿润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怜悯,更是徒地想起许多事情来。乍一看,这男女园主,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穿着套靴,身上沾满了泥巴,脸上布着焦虑。而我们这些游客呢,哪一个不是花衣皮鞋,衣冠楚楚,打扮得漂漂亮亮?其实,不少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至少我就是。作为园主的身份,此种艰难辛苦我何尝不知道,何尝没有经历过,又何尝只一次两次、一年两年!上学后,临出门,大人总要叮嘱你,回家时,或割一篓猪菜,或去田间拾一把散落的稻穗。为偷一个鸡蛋去卖,被母亲撵到麻杆地里,深夜在父亲的叫唤声里才钻出来。稍长一点,就要和大人们一起挣工分,放牛、割草、挑粪。春上插秧,有时遇雨,身上淋得透湿。夏天双抢,由于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手脚到处是烂疮疤,以致落下了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等许多毛病。以前还不知觉,现在上了岁数,身体的抵抗能力差了,这些老毛病就像击溃不了的敌人,一个个又冒了出来,闹心得很。想着想着,我忽地得出一个结论:国内这些成了公害的大妈,一定大都是在苦海里浸泡过了然后走过来的。是的,绝对没错。中国人会存钱,且存钱数量世界第一,是年轻人吗?绝对不是,多数就是这些大妈大爷们,他们宁可少吃少穿,也要将多余的钱存进银行,为的是害怕再受苦受累。不信?等现在的这波人过去以后,再看看银行的存款是多少,说不准,有的银行就等着倒闭吧!当然也有害怕自己生病等其它原因。都知道,病是生不得的,一旦生病进了医院,那就惨了。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你的素质怎样?你不也是从苦海里浸泡过了然后走到今天的?问得好!我的素质也的确好不到哪儿去。人家领纪念品,我也凑过去,不想也不愿少那么一点点,只是不出格,谨遵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莫言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胡吃海喝之后,不得已,一个人出去溜达,“一股股的荤油像小蛇一样,沿着喉咙往上爬”。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饥饿时,掐过别人的小白菜,上树偷过人家的枣。即使在家里,每次吃饭时,总要先将菜夹到碗里,菜多得几乎要将白花花的米饭全部盖住,一脸的穷酸相、饿鬼相。老婆子常说,又没有谁和你抢。再看看儿子媳妇们,他们斯文多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一个人的“生相”是在长时间内形成的,或许是被迫的,不得已的。这种“生相”一旦形成,可能就要伴随终生。等到酒渐渐足了,饭渐渐饱了,于是才有点斯文相。这时啊,在舒缓柔慢的曲调中,细斟慢酌的情景里,脑子异常活跃起来,似乎灵感来了,写作的题目有了,材料也是现成的。只是成文的少,丢弃的多,活脱脱的一个具有“狂想症”的人。

过去的日子苦啊!形成的好多习惯真是难以改掉。之前,如果锅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剩饭,总会用勺子刮出来舔干净。后来有媳妇,有孙子了,害怕他们嫌我不卫生,才开始慢慢改。可是,老婆子的一个习惯却总是改不了。我劝说了不止百遍、千遍,媳妇也劝说了不下百十来遍,就是改不了。等你不注意,她又偷偷地不自觉地做了。过去,我们的母亲总会将洗碗水泡在锅里,那是受条件所迫,情有可原。现在,她总是将洗碗水、洗锅水倒进煮饭的电饭煲或高压锅里,下餐用的时候,油渍渍的,实在受不了。你问她,是节约水吗?她不吱声。从原始动机来看,一定是为了节约水才这么做。殊不知下餐煮饭的时候,多数时间是我做。为了将锅洗干净,须用更多的水。

国内的大妈们之所以成为公害,年轻人是很难弄明白的。假设有一对人在公园里、树林中,过于亲近了一点,年轻人也可能瞄一下,他瞄的是自己认不认识的人,或者是不是自己的老公或老婆在与人幽会。而年老的人则会更近一些,甚至还要拍照。他们表现出的是更多的好奇。因为过去保守、不开放,以至失去许多性爱幸福。年纪大了,在某些方面,反而返童了。如有聚会,谈论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女之事,说的话有时比年轻人的还龌龊。在大巴上,导游叫他们出来唱歌。只要有人唱过去的歌曲或者京剧,车上的气氛就十分活跃,许多人也就跟着哼哼唧唧。有这么一个人唱了一段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年轻的导游问,“打虎上山”是什么意思,引来一片唏嘘声。

国内的大妈们之所以成为公害,我们还可以在当代知名作家莫言的《卖白菜》一文中找到这样一个情节:一天,他和自己的母亲去集市卖白菜,一位小脚老太太用弯曲、枯柴一样的手指,不停地撕扯着菜帮,直到露出洁白的鲜嫩的菜心才肯罢手。虽然写的是之前的事,但此事拿到现在也是屡见不鲜。在一个家庭,常出去采购什物的是大妈们。老爷子们偶尔出去一两趟,回来多数都要遭到大妈的数落、唠叨。老爷子们一般实心、敦厚,大妈们一般精明、计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实心、敦厚的,一般不擅言词,有话闷在心里,所以死得快;精明、计较的,一般口无遮拦,七七八八,有话就说,所以大妈们的寿命要比大爷们的长一些。

写到最后还必须声明一下。事物均有它的绝对和相对、正面和反面。我这里所说的国内大妈已成公害,也仅就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所说的也都为反面而未触及大妈们的正面的光辉形象。

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史春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教高级,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专著。现已退休。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感于“大妈”为公害[五绝]
避免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大妈的N条军规
农村婆婆去城里伺候儿媳坐月子,这样做,赚了6000多
大妈为年轻人定制“一周菜单”,把菜切好卖,荤素搭配七天不重样
大妈带金毛买火龙果 ,远看着有些别扭,镜头拉近后:手法挺另类
幽默10段: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