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万志勇/对李镇西之问的思考

对李镇西之问的思考



作者:万志勇

每当高考放榜,一些重点高中的大红喜报就传遍了各种媒体,老师们的朋友圈里晒的都是北清名校、211、985录取的新生。大家当然为这些学子高兴,也为培养他们的学校和老师喝彩。重点学校和老师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也可能有老师因此对其他普通学校和老师有些不屑。但是普通学校也觉得自己实在太不容易,中考成绩很靠后的学生,他们也把他送进了二本甚至一本。也不排除有人不服气,重点高中不就是因为生源优秀吗?如果后进生给他们教情况会怎样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改革专家、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李镇西老师曾经发问:“为什么最好的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最好的学校招收的都是最好教的学生?”不问不知道,一问还真觉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厘清几个情况:

一是什么是“好教”。要搞清什么叫“好教”,还先得界定一下什么是“优生”。所谓“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品”太抽象,无法量化,因此通常人们说的“优生”往往指的是能够用分数衡量的“尖子生”。这类学生不但考试成绩优异,而且往往天资聪颖,他们比起成绩平平甚至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容易在考试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当然更“好教”。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尖子生”其实并不好教。正因为这些学生成绩优异,天资聪颖,所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更富挑战性,所谓“高智商的学生需要高智商的老师”,因此“优秀老师”教“优秀学生”是理所当然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个观点貌似合理,隐含着的潜台词却是,对天资平平的孩子和“后进生”的“提升”要容易得多,对教师的要求也低得多,所以对一般学生来说,没必要配备那么优秀的教师,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人认为优秀教师教普通学生是浪费人才。

优秀教师教“尖子生”的价值当然不可否认。如果对名校的评价标准不是简单地看其绝对的升学率和升学人数,而是看其学生的“增值幅度”,那么我们的确还不能简单地说“优秀学生”就更“好教”,因为“尖子生”已经很出众,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其学好,而是让其好上加好,出类拔萃。学生学习基础越好,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天赋越高,“提升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教师让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增值”就更加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学生的确有其“难教”之处。

但是“后进生”更难教。后进生之所以成其为后进生,肯定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恐怕是没有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差点,学习方法不行,刻苦精神不够。你要教好这些学生,如果只是在知识教学上狠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做更多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想更多的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采取更多的措施,作更艰苦的努力方能奏效。有老师说,转化一个后进生,要花教十个优生的精力。此话有些夸张,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以高考为例,在普通学校或者薄弱学校,高一新生都是被各级名校一遍遍淘汰剩下的,这样的学校三年后哪怕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都应该是“意外”或者“奇迹”;而那些在招生中“掐尖”甚至是用“收割机”大面积收割最拔尖学生的名校,三年后学生“成建制”考上北清名校,实在是理所当然。但是,从来没有听见过哪所“高考辉煌”的名校说过他们之所以“辉煌”是因为生源好,也从来没有看到重点中学老师发朋友圈时说他们的学生之所以好是因为中考分数高。李镇西老师说,他曾教过生源最好的班,也曾经带过生源一般的普通班,还带过集中了许多“差生”的“后进班”。如果以升学率的标准来看,教普通班和“后进班”显然比教“实验班”不知要吃力多少倍——前者往往事半功倍,而后者往往“事倍”还未必“功半”。因此,普通学生和“后进生”远远比优秀生更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常识。

二是什么是“会教”。是不是教师教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说明这个教师会教?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带的班全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尖子生,你不用花更多功夫,这个班跟后进班比起来,高中三年保持优秀的地位并不很难,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叫做“会教”。但如果你带的都是后进生,高中三年,你让他们都获得了进步,毕业时超过了预期,有了积极上进的心态,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动力,学习成绩明显上进,甚至考上了自己比较理想的学校,这样的情况真还说明你“会教”。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尖子生还是后进生,老师都有个“会不会教”的问题。你这个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让后进生有进步,让尖子生更优秀,你就是“会教”的老师。顾明远教授曾说:“能够教优等生的教师未必能教后进生。其实,能把后进生教好的教师才是有真本领的教师。”教育的良知告诉我们,所有孩子都需要优秀教师,“后进生”更需要优秀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只能教优秀学生,他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而能转变提升普通学生和后进生的老师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

而现实是,我们的政策导向、资源优势、荣誉福利,似乎更倾向只能教优秀学生的老师。因此,不仅是重点中学的老师,精明的普通中学的老师也想方设法集中优秀生源取得教学成绩获得荣誉以获取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顾明远教授说:“我们的评价制度,谁去评所谓薄弱学校的教师当特级教师?这就是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也是教育中的悖论。”是呀,谁去评薄弱学校的教师当特级教师?在薄弱学校的优秀老师教得出北清名校的学生吗?拿得出很高的升学率吗?拿得出各种学科的奥赛金牌吗?拿得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大奖和荣誉证书吗?教尖子学生的老师永远都是风光无限,头顶各种光环,“特级”、“正高”、“先进”、“模范”,到处传授“教学经验”,到处推介“教学成果”。其实这些经验和成果都是基于优质生源的,没有优质生源,一切都无从谈起。虽然薄弱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付出一点都不比名校教师对优秀学生付出的少,甚至更多,但他们永远是“垫背的”,永远“靠边站”,甚至受人诟病,遭人冷眼。

三是什么是“名校”。重点高中肯定是好学校,是“名校”。多数重点高中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理念思路清晰,设施设备高档,优秀教师云集,生源拔尖择优,社会资源丰富,很多优势都集中在重点学校,怎么能不优秀?记得湖南省教育厅在八十年代决定命名省级重点高中时,提出了四个标准:实验性、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后来为了避讳,把“省级重点高中”改为了“省级示范高中”,其实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一直保证了教师和生源的择优机制,突出了学校的重点地位。客观地说,这么多年来,在重点高中的问题上,重点高中在这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普通学校也可以做“名校”呀。普通学校根据学校生源状况和其他条件设计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系统,采取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可以成为“名校”。学校让自己的学生身心健康,学习进步,能为今后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学生会记住学校,家长会感激学校。目前中国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评价标准,事实上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论成败。尽管上级部门不会把这样的学校称为“名校”,但这样的学校却可以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名校”。

文章写到最后,说三点想法吧:

一、当老师的需要调整认知。是不是好老师,会不会教学生,老师自己心里清楚,别人也看得清楚。好老师不会太在乎生源,“有教无类”,会牢牢记住因材施教的原则。如果能让优生好上加好,能让后进生不断进步,那就是好老师。没有必要拿优生的基础而得出的成绩趾高气扬,甚至因此看不起普通学校的老师。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高考不如重点中学而自暴自弃,可以学习重点中学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但要符合你的学生的实际;可以学习重点中学老师的敬业精神,但没必要去盲目崇拜;可以羡慕重点中学老师享有的各种荣誉地位光环,但没有必要心理失衡。要调整认知和心态,身外之物,没有也罢。你没有,不是你的错。

二、做家长的需要调整心态。重点学校的孩子优秀,普通学校的孩子也优秀。孩子是否优秀,真不能光看考试成绩。不能只看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家的孩子也有闪光点。身体健康,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心地善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只会读书考试的孩子不一定会创造幸福生活。适合孩子的老师才是好老师,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普通学校的孩子没有必要去重点学校寄读,成绩平平的学生没有必要花高价请重点学校的老师辅导。因材施教不只是老师应该坚持的教育原则,做家长的也应该要知道。调整心态,调整期望值,引导和陪伴孩子做一个普通人,过平常的生活,父母就当得很不错了。

三、当领导的需要调整方法。上级部门和领导需要调整的是教育管理方法,最关键的是教育评价方法。党委政府的领导能不能不只以高考成绩来看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能不能不只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和学校?教书育人要因材施教,教育评价要做增值评价、发展评价、全面评价。能不能多关注一下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能不能多关心一下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老师?高级、特级、正高、先进的指标能不能重视一下在普通学校默默无闻地转化后进生的老师?因为他们在比较差的条件下,却在做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艰巨工作。

“为什么最好的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最好的学校招收的都是最好教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只知道教育均衡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万志勇,退休人员。曾在中小学任教,做过中学校长、教研员,后来做教育行政工作。退休后读点书,写点字,唱点歌,散点步,养点花,种点菜,自得其乐。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最好的学校招收的都是最好的学生?(完整版)
重点学校有名师,也需要优质生源,且看名校四处找好学生
李镇西:为何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好学校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
为何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 而好学校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
听资深教师谈谈:“差生”交给“名校”是否可以成功,是绝对的吗
给“差乱班”班主任的几条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