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湘文艺】蓝德和 忆双抢

          

忆双抢

作者简介:

        蓝德和,湖南岳阳市人。一个漂流四方自称哲人的狂人,实为迂腐至极的糊涂人。从小喜爱文字游戏,先后有文学作品、新闻稿零零散散漂落在报章上和广播中。曾被聘为岳阳市作协理事、岳阳晚报特约记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承任制,一家一户耕种田地,起初还不太适应,特别是农忙季节。每到7月中下旬,正是湖南、江西等南方农村"双抢”农忙时节,抢割早稻、抢插晚稻是全年最忙最累的农活。

        曾记得,那些年每到小暑季节,干农活的男男女女们像赶集一样上街购禾镰,还有那月弯形镰刀,拖着木制胶轮板车一袋袋化肥、白石灰,还有犁、耙、耘等农具运往家里。放了暑假的农村孩子帮大人们在自家晒谷的禾场里,用锄头、铁锨等,将禾场杂草除尽,把禾场整得光光亮亮的。还有的家里收来成堆成堆的牛粪用石碾将牛粪碾轧在坪里,使禾场表层硬硬的、光光的,就好像水泥坪似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早稻也正好沉甸甸地低着熟透了的头。这时,男人们、女人们、老人小孩们,拿着禾镰、弯形镰刀去自家田里割早稻,一片繁忙劳累的双抢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人们把那成片成丘的早稻割翻在地。在双抢期间,这活儿相对而言还算熬得过去。尽管酷暑高温,但一尺多深的禾杆还是起到了遮萌的作用,人们弯腰割谷,脚在泥里还有点凉意,加上空中的南风一吹,人还不是那么难受。

        待割翻早稻,立马进入脱粒。

        那时,农业生产队打谷用的脱粒机很是稀缺,人们就只能用扮桶扮禾脱粒,这个农具约1.5米宽、2米来长,桶身0.9到1米左右高,周围用竹篾制的围子将桶围住三方,一方由两个劳力操作,这就开始扮禾。扮禾者双手捧起一把穗把举过头顶狠狠往扮桶朝下砸下去,砸一次再转动手中的穗把继续砸,谷粒像热锅里炒芝麻一样“劈劈啪啪”脆响地落入桶中。小孩和老人就在田里抢着抱着穗把传递给扮禾者。

       没有扮桶的农户,就用板车将禾穗拖回家铺在禾场上用石碾或人拉或牛拉将谷粒碾压脱落。

        无论扮禾还是碾压脱粒,都要将谷粒放在禾场里曝晒两天,才能入库储藏。

         早稻割完了,就进入“赶秋”了,湖南人说赶秋,就是立秋前必须插完晚稻秧苗,也就是赶季节的意思。这时,各家各户将街上买来的白石灰撒在晚稻田里,用以中和水田中的酸碱度。男劳力就搬犁、耙呀农具牵来耕牛,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耕田,耕完后,又将家里的尿素、钾肥、磷肥均匀地撤在田里,然后用耙将田耙平耘匀,然后就开始抢插晚稻秧苗了。

         这时季节已进入大暑了,也是一年中最热最难受的日子。

         人们往往凌晨起床,就去秧田里拔(扯)秧,拔后用一两根稻草将秧苗系牢。直到天大亮才吃早饭,饭后就将秧苗挑进田中央,一个个均匀地抛在田里,才开始插秧。插秧这活看起来舒服,真正干起来那才知道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弯腰、边插秧边退步,面朝被晒热的水,好似蒸汽直朝你面部、胸部发散开来。背部受太阳直晒,颈、背、臀炙热得难受。一垄田巴望快点上岸,坐在田埂上伸伸懒腰,有些顽皮小孩干脆躺在田埂上骂冲天娘。

        吃过午饭,人们就用蒲扇、鹅毛扇,条件好的家里用电风扇降温午休。下午4点多5点钟又去田里继续插秧。到了田边,小孩们都怕下田了,因为通过中午几个小时的高温,田里的水基本呈半开水状态,脚一踩入田中,那水还有点烫人哩!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臂红肿褪皮,脚趾丫奇痒难受,全身都不舒服。

        那时,农村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双抢,派医疗队下乡巡诊,机关干部下乡支援双抢,就连湖南省委的机关报——湖南日报,每年农村双抢之际都发消息、通讯报道典型先进事迹,并经常发一些评论,要求农村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战高温,打好打胜双抢战役,誓夺晚稻超早稻,等等。

         双抢结束了,人们都感觉自己变了,身体变了,小腿以下全泡黄了,脚趾手指丫全烂了,手臂晒红脱皮了,人们都黑了,中年半纪的好像老了一节,学生们又黑又瘦了……经历了艰辛的劳动,似乎更增加了生活的幸福感。

          一晃三四十年过去。 再看看现在,“双抢”一词几乎消逝在人们口头中,作田种地随着先进农具的广泛应用,也轻松很多,时间缩短了。那种辛苦劳作的景象虽远离人们的视野,但一直珍藏在记忆深处。

本期图片:网络

征稿通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想三伏天的“双抢”劳动》
行走丨稻浪千万重
又是一年三伏天 ,又是一年双抢时
亲历故事系列【16】——拔秧時田说当年
[黄石文坛]尹金辉的散文《双抢》
水稻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