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湘文艺】卢克平 捡柴

作者简介

       卢克平,平江电力退休干部,曾有作品在省,市,县报刊采用。

   捡柴主要是五零后一代人,在七十年代一茬很劳作的活计。那年头隔山几十里的平原塅郊地带严重缺柴,凡是过季的什么棉花秆、油菜杆、豆类杆、小麦高粱玉米秆,甚至各种刺藤和落地树叶等,通通作柴火烧了。尽管这些燃料不少,但一日三三日九,还是远远满足不了日复一日的生活用柴。于是一年到头塅里人不得不腾出相当的时日进山捡柴。为何叫捡柴不说砍柴?砍是万万不行的,那时封山育林特紧,谁要是砍了大大小小的树木,轻则进学习班,重则入牢房。因此捡柴只能翻山越岭,攀崖过峰去寻那些死了枯了或是被雪压倒不能再成活的枝枝桠桠。

   那年我们全家下放农村,本人时年十六,文化不高却叫知识青年,在家务中负责“柴务”,当地话又叫“中灶”。要是哪一天家舍阶基上没几根柴了,心里就怵怵发毛,坐立不安。尤其是忙完“三秋”(收晚稻、挖红薯、摘茶籽)后,要备足柴火,一要过冬,二要过年,三是年后逢春雨水多晴天少不宜进山。捡柴是一茬很苦很累的活计,没有不皱眉的,主要是路程太远,我下放的那个地方到拾柴的山上有四十来里,其次当日去拾柴能否顺利找到好柴要碰运气。凌晨约四点钟,草草吃完早饭后,就有头儿在地坪里喊一句“捡柴的走哩!”于是大伙穿着草鞋,拿起工具,提着饭包,借着月色上路了。冬日凌晨霜露扑扑,寒气袭人,一路上大伙还是苦中作乐,你几句,我一段,总要来点笑料。什么村妇野郎,男欢女爱,偷鸡摸狗之类,不知不觉太阳出山了,人也进山了。到了山上,各寻方位,各碰运气,各自为战,开始捡柴。我从城里来,是个地地道道的生手,各方面都搞不过队里的伙伴。在几个钟头的折腾中,要么一条蛇“刷刷刷”从脚下溜过,要么一条千脚虫踩在鞋底,要么一根刺条划破脸面,要么一只不知名的飞虫爬进裤裆。通过大半晌劳作,大家终于捡好一担柴,陆续扛至事先约定的一块比较平整的地方,等齐人,再挑到山脚一户经常寄餐的人家吃中饭,这时多是午后两点左右了。将饭包寄存山脚,是约定俗成的工夫目标,意即必须捡好一担柴后才有饭吃,另外冰冷的饭团和夹带的一丁点辣椒酸菜腐乳之类,还是要找户人家温热一下,当然主家还是要收几分钱加工费的,这不是老百姓小气,硬是当时日子紧巴。至此,捡柴的任务仅完成一半,接下来一百来斤的担子压上肩头启程归家,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好不容易高一脚低一脚走几里歇一气,跌跌撞撞到家已是夜间七八点了。若中途出现什么情况,九十点归家也是常事。

   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捡柴还仅仅是当时农村相对次要的劳作,更艰难更吃累更量大的还是长年累月眼观浊水,背晒黄天,起早摸黑的种种落后方式的农事农活。回想起来,当时那段光景真不知是如何过来的,现在每每说起,心里仍有一种难言的酸楚!霹雷一声惊天地,极不平凡的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号角强劲吹响,社会经济迅猛变革发展,各种生产力大幅提升解放,人们生活水平节节攀升。从此,广大农村很快不再为柴火之类的事烦恼困扰,逐步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干净、廉价、智能、环保的煤和电、液化气、天然气、太阳能等等,这种现在看起来不经意的柴火现象,难道不是短短几十年时代变革的缩影吗?

   别了,捡柴的日子!

   敬礼,改革开放四十年!

本期图片:网络


征稿通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大年初一,数万人浩浩荡荡进山,有人扛着树干,这是在干嘛
打柴
烧柴火做饭的那个年代
新圩农村的柴火饭,你多久没吃过了?
贵州农村柴火饭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麻城伢忍住别哭!农村的柴火锅巴饭,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