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易石秋/行走

    

行走
散文自选集《逆旅萍踪》后记

作者:易石秋

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哭着离开的,但是哭永远都不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无论长短,其实都是一场行走。
人类的远祖从类人猿分离出来的第一特征就是能够直立行走,尽管这一过程艰难而又漫长,跨越了数不清的地质年代,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历练。但这一跨越成为了人与动物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之一,从此人就以特立独行的姿势傲然挺立于宇宙众生之间,成为天地万物的灵长。可以说是行走赋予了祖先以人的姿态,正是在无休止的行走之中促成了人类机能的全面进化,进而促进了大脑的进化与开发,然后才发展成为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才逐渐推动出思想的形成与不断成熟,才创造出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
具体到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我们究竟是如何告别自己的爬行,迈开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生第一步,相信已经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记忆,也无法甚至无需去记忆。因为除去像李密那样“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之类的个体特殊情况以外,在可以自由行走之前,我们还是那么的微小而又微弱,仍保持着太多的动物属性,根本不可能有清晰的思维与记忆。即使多少年之后,父母与其他长辈们说起我们孩提时的糗事,以此来充当生活调味品,也从来没有涉及到学习行走这样的话题,更不会调侃我们刚刚学会行走时的姿态。也许跌跌撞撞也好,歪歪扭扭也好,无论如何,从爬到走总是我们生而为人之后的一大飞跃吧。
曾经亲身体验过看到儿子蹒跚学步时的快乐,也常常看到年轻的父母们见到自己的孩子学习走步时的激动。孩子们那第一次挺立行走给父母们所带来的欢乐,让父母们兴奋莫名。但是这样的行走始终只能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生路上真正的行走远远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行走是生命的重要存在形式,通往未来的道路少不了行走,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明白自己究竟要往哪里去。
无论你承不承认,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联合体,每一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与世隔绝而存在,于是行走就成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不可避免的姿态。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行走,也见识过太多的行走,或远或近,或疾或徐;或坦途如镜,大道如天;或曲折崎岖,深渊万丈;或阳光普照,一路高歌;或风雨如磐,四处碰壁……正是这千姿百态的行走构建出人生与历史的曲折与精彩。
也许“行行重行行”太过遥遥无期,带有一种远离亲友的莫名沧桑,“万里送行舟”太过多情,充满着故土难离的深深牵挂,“男儿立志出乡关”太过悲壮,散发着以身许志的豪迈苍凉……但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行走增添了人生与历史的厚重。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已经飞过”,其实人生的行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多少人终日行色匆匆,最终什么印迹也没有留下,但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行走的脚步。尽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那一声喟叹,却穿越千余年的历史时空,至今还在深深震撼着我们无数人心灵。
行走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过程,不到终点永远不知道谜底,尽管我们为行走的方向做出了最为精确细致的规划。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的行走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能够一条直路走到终点,也没有人希望一眼就能望到自己的将来。也许人生最大的动力与魅力正在于这孜孜不倦地行走,哪怕有时会百转千回,哪怕有时会头破血流,每一步行走都是一首永远属于自己的歌。
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可以说是内外兼修无比雄壮了。当他身怀惊世绝学奉诏进京之时,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庄严向世人宣告“我辈岂是蓬蒿人”,似乎眼前一片光明。但当他看到自己任凭才华如何盖世,顶多也只能充当装点淫乐宫廷的一只别样的花瓶的时候,只得无奈地喟然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仗剑远游。但是这并不妨碍李白的继续积极行走,他远行东鲁,壮游吴越,足迹遍及天下,所到之处都是诗情喷涌,锦心绣口一吐就是千秋诗典万里河山。即使莫名其妙地被卷入永王李璘的叛乱而被流放夜郎回来,还在高呼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并且一路奔驰不息,直至传说中最终因为酒后水中捞月而死,将自己生命永远地交给了他一生为之歌咏不绝的明月。
无独有偶,李白的忘年好友杜甫也没有能够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政治理想,半世漂泊,毕生潦倒,最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永远地漂逝在洞庭湖的一叶孤舟之上。但正是在永不停息的行走中,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社会与人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安史之乱给下层人民所带来的苦难,更加深入地体验了劳动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才写下了“三吏”、“三别”等许许多多辉映史册的诗篇。
尽管他们都是事与愿违,孜孜以求的理想最终沦为镜花水月,但是谁又能说李白杜甫的行走不精彩呢?有过多少次山重水复疑无路,就会有多少个柳暗花明,历史在堵截他们这条行径的同时,又为他们开启了那条金光闪闪的通天大道,让他们把生命的全部精华灌注在诗歌创作里,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里两座巍然耸立无法逾越的高峰。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李白杜甫,事实上在几千年的诗歌史上,中国的诗人千千万万,李白杜甫之前没有李白杜甫,李白杜甫之后也不可能再有李白杜甫。无论你多么处心积虑,无论你如何亦步亦趋,也不可能成为李白杜甫。但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径,即使迷雾重重歧路百出,即使时不时会偏离原来的路线,只要坚持行走,沿途也一定会有着别样的风景。且不说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之下,在几乎路路断绝之时,凭着一张从国统区收集过来报纸,知道了陕北还有一支红军,还有一小片红色根据地,继而果断地改变行走方向,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于陕北,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宣告了一个古老帝国的新生。就是许许多多的平凡人也在长长的行走中不断地校正方向,成就了自己充实而别样的人生。
如果说人生如歌,行走就是如歌的行板。我辈凡夫俗子,路径自是平凡无奇,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自然也留有自己的足迹,更是浸透着故土、亲人、师友与远方的留影。虽然很多已经随风远逝,但也有很多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这留下的一部分就化为了自己一些稚嫩而拙劣的文字,将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整理,就拼凑成为了这本小书,虽言不能尽意,也聊作一份留存吧。

  

  作者简介

易石秋,男,1965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湖南省岳阳市一中任教至今。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理事,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高中语文首席名师,“文艺岳家军”支持对象。业余爱好写作,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字200余篇,出版文集6部。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李白、杜甫、苏东坡在朋友圈晒定位,你猜会是什么
强大的人是安静的
蓄养“浩然之气”
人到中年,只需要三个朋友
台湾版《放牧心灵》后记
揭秘六神磊磊:他除了读金庸,还在读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