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放疗后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曾经遇到过一个肺癌病人,他其实只是有个2.5cm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没有明显其他症状,在当地完成纵隔淋巴结放疗后的第三个月入院,发现两肺间质性肺炎,与放疗区吻合,考虑放射性肺损伤,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这个病人最终还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很可惜。可见,放疗看似不开刀、不见血,但也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在肺癌的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治疗并发症,轻微损伤可以无任何症状,有13%~37%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咯痰、发热、憋气等相关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肺纤维化,甚至死亡。

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程度与放疗剂量、放射野范围以及照射速度密切相关。放射野越大发生率越高;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另外与个体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也很有关系,耐受性差或者肺部原有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再次放射治疗等均易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放化疗同步的病人,部分化疗药物有肺毒性,会加重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正常组织多种损伤,例如DNA损伤,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功能性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或功能从而影响个体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概率。所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的研究还无法做到像测靶点那样在放疗前对不同个体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

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所以预防很重要。在放疗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个体特征如年龄,吸烟史,是否合并慢性肺疾患,肺部感染,是否接受过大剂量联合化疗,中央型肺癌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等不利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合理的放疗方案,停止吸烟,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功能,合并化疗时应及时缩野照射并且剂量至少要减少10—15%。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损伤较小,已成为早期肺癌患者首选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射波刀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型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疗付作用
得了放射性肺炎该怎么办
肺癌患者放疗怎么做?
早读 | ​小细胞肺癌,放疗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总结!
肺癌放疗怎样能够更精确
五汁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