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丞相列传(三)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
韦贤教子上了《三字经》,“邴吉问牛”告诫领导干部该干啥干啥,别越位越权;“凿壁偷光”鼓励我们勤学不懈,但其是名老复课生大家真不一定知道。司马迁慨叹的大贤老死于乡间,大概是一种常态吧?请看《<史记>研读》第326章:
张丞相列传(三)
汉武帝时使用的丞相太多,这里就不详细记录了,也没有记录他们的出身、籍贯、生卒年月以及品行、事迹等等,只记录从汉武帝征和年间以来到现在的丞相。
丞相车千秋(?~公元前77年),本姓田,是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他去世后由韦贤接任。韦贤(公元前149年~公元前60年),字长孺,鲁国邹县(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人。他凭借读书并熟悉儒学出任小吏,逐步做到大鸿胪。曾有人给他相面,说他将来能做到丞相。韦贤有四个男孩,相面的给他们相面,相到第二个叫做韦玄成的孩子时说道:“这个孩子富贵,将来会受封为侯。”韦贤说:“我就是能担任丞相,继承爵位的也应当是长子,他怎么有机会封侯呢?”
韦贤后来竟然真担任了丞相,他因病去世后,他的长子因为犯罪,不允许继承爵位,他的二儿子韦玄成继承。韦玄成假装疯癫,不肯接受爵位。但最后还是韦玄成继承了爵位,还获得了谦让的美名。韦玄成后来因为骑马冲撞皇帝的庙宇,犯了不敬罪,被皇帝下诏削减一级爵位,降为关内侯,失去列侯封爵,仍然享受以前封国的食邑。韦贤去世后,魏相接替了他的职位。
丞相魏相(?~公元前59年),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他凭借熟悉历史和善于写文官至丞相。他平时喜欢习武,命令他手下的官吏必须佩戴宝剑,并且只有佩戴上宝剑才允许汇报工作。如果有人忘记了佩戴宝剑,但必须向魏相奏报事情,就要向别人借来宝剑佩戴后才敢奏报。
这时的京兆尹是赵广汉,魏相打算奏报皇帝赵广汉因为犯罪免职,赵广汉派人威胁魏相,想以此免于处罚,但魏相不听。赵广汉又派人威胁魏相,说魏相的夫人杀掉了自己的奴婢,魏相还是不理。赵广利用手中京兆尹的权力,直接派兵包围了丞相府,拒捕了很多奴婢,用鞭子拷打逼供,但最后结果却是那名侍婢并不是魏相夫人所杀。丞相府的司直繁先生奏报皇帝,说赵广汉利用手中的权力胁迫丞相,诬陷魏相的夫人杀掉侍婢,私自派兵围捕丞相府,属于大逆不道;擅自刑讯逼供,按照法律应当被腰斩;另外还唆使手下的掾吏陈平等人弹劾中尚书,目的是想要弄掉别人自己上位坐大,犯下大不敬罪。受这件事牵连,有长史以下的多名官员都被处死,有的被罚到蚕室中做苦役。魏相最后在丞相位置上病死,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和前面韦玄成一样原因的被免去爵位。魏相去世后,御史大夫邴吉接任丞相。
丞相邴吉(?~公元前55年),也作邴吉,字少卿,鲁国人。他凭借读书和精通法令官至御史大夫。汉宣帝时期,因为和汉宣帝有老交情,被封为列侯,后来担任丞相。他明白事理,具备大智慧,当世的人们都称赞他。邴吉去世后,他的儿子邴显继承爵位,和韦玄成一样被免去爵位。邴显官至太仆,因为昏庸无为,和他儿子一起犯了贪赃枉法罪,被免职成为普通百姓。
邴吉去世后,由黄霸接任。当时长安城有叫做田文的善于相面,他曾经和贫寒时的韦贤、魏相、邴吉一起吃饭。田文看了看这三人说:“这三位先生,将来都是国家的丞相。”后来果然如此,这相面的说得也太神奇了。
丞相黄霸(公元前130年~公元前51年),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他凭借读书做学问成为小吏,官至颍川太守。他在治理颍川时,以礼义和朝廷条文晓喻教化百姓,有犯法的,看到教化令后选择自杀,从此教化盛行,名声远播。汉宣帝下诏说道:“颍川太守黄霸,用宣布诏令来治理百姓,做到了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狱中没有重刑囚犯。特赐爵关内侯,赏赐黄金一百斤。”
他被汉宣帝调入京城担任京兆尹,后来担任丞相,仍然用礼义来治理国家。黄霸病死在丞相位置上,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受封为列列侯。黄霸去世后,御史大夫于定国接任。本书中于定国已经有廷尉传,详见《张廷尉列传》中。于定国去世,御史大夫韦玄成接任。
丞相韦玄成(?~公元前36年),字少翁,是韦贤的二儿子,他开始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因为犯法失掉列侯。他年少时就喜欢读书,尤其精通《诗经》《论语》,从小吏一直做到卫尉,后升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薛先生免职后,他接任御史大夫。于定国请求告老还乡,韦玄成接任丞相,因为原来的封邑受封为扶阳侯。几年后因病去世,汉元帝亲自来到丧礼现场,赏赐很是丰厚,他的儿子继承爵位。韦玄成的治理国家策略顺应当时习俗,但也有人说他善于阿谀巧言拍马屁。相师在开始就说他能继承父亲的爵位,但他却因为犯罪被免去掉爵位。后来又通过个人努力,经历了宦海浮沉,最后官至丞相。父子两人都做到丞相的,世间罕见,人们都加以赞美,这难道不是命运使然吗?只是相师提前知道罢了。韦玄成去世后,御史大夫匡衡接任。
丞相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他喜欢读书,曾经跟随博士学习《诗经》。他自幼家中贫穷,靠给别人家打工维持生活。关于他“凿壁偷光”勤学的故事被记载在了《西京杂记》中。但他的应试能力不强,多次参加朝廷举办的射策选拔不中,到了第九次才勉强中了丙科。正因为这样,他对朝廷必考的《诗经》十分精通,最后补录为平原县的文学卒史。他在平原县工作多年,并不被人看好,郡中的人们也不尊敬他。
很久以后,御史大夫征调他入京,补充为一百石俸禄的郎官。不久又增补为博士,被拜为太子少傅,侍奉汉元帝。汉元帝格外喜欢《诗经》,马上提升匡衡为光禄勋,在殿中作为老师,负责教授汉元帝的左右大臣,汉元帝也坐在一边旁听,因此匡衡日见尊贵。御史大夫郑弘因犯法被免职,汉元帝任命匡衡为御史大夫。一年多后,丞相韦玄成去世,匡衡接任丞相,封为乐安侯。匡衡在十年的时间中,没有走出长安城门却官至丞相,这难道不是机遇和命运吗?
太史公曰:我曾经反复思索过这个问题,那么多饱学宦游的士人,能最后封侯的,其实微乎其微,大部分能做到御史大夫就算志得意满了。有些做到御史大夫的,如果想更进一步,就会天天盼望着现任丞相早点死去。也有的通过各种手段陷害诋毁现任丞相,自己好能取而代之。但也有些人盼望了多年,却最终没有实现,而有些人担任御史大夫的时间不长,却突然间上位成为丞相,接着封侯,这都是命运啊!御史大夫郑先生在御史大夫位置上多年,一直没有机会上位,但匡衡却仅仅担任了不到一年的御史大夫,就碰到了丞相韦玄成去世,他马上接任丞相,这难道说是那些人的智慧和能力不够吗?至于更多的世间圣贤大才,一辈子生活困顿、处境不佳,这样的人就无法计数了!
司马迁有诗赞曰:
张苍主计,天下作程。孙臣始绌,秦历尚行。御史亚相,相国阿衡。申屠面折,周子廷争。其他娖(音chuò,辍)娖,无所发明。
黄其军
作于2020年9月24日(古历庚子年八月初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史记(卷96-2):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2】
109、历史人物:车千秋
“朱云折槛”典故的来历
史记四库本卷九十六
对人有恩,别挂嘴边
凿壁偷光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没有消息了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