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效祀志下(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所谓“秦皇汉武”,不但说俩人功绩显赫,而且在迷信方面也有一拼。秦始皇封禅泰山,中途遇雨,把避雨的松树封为“五大夫”。因为他对儒生不友好,所以一直是民间讥笑的对象。请看《<汉书>研读》第90章:

志·郊祀志上(三)


秦始皇封禅泰山

秦始皇帝已经继位,有人建议说:“黄帝得到土德,有黄龙和大蚯蚓出现。夏朝得到木德,青龙降落在郊外,草木生长得格外茂盛。殷朝得到金德,白银从山上溢出。周朝得到火德,有赤乌瑞兆降临。现在秦朝灭掉周朝,这应当进入了水德时期。此前秦文公出外打猎时获得了黑龙,这就是水德的瑞兆。”

于是秦朝把黄河改名为“德水”,把冬季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月,颜色崇尚黑色,尺度用六为计数,音声崇尚大吕,政事崇尚法令。

秦始皇继位第三年后,向东巡察各郡县,祭祀驺峄山,赞颂秦朝的丰功伟业。齐地、鲁地的儒生博士七十多人跟随出行,到达泰山脚下。众儒生中有人建议说:“古代封禅使用蒲车包裹车轮,这是害怕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打扫地面祭祀,用草、禾秸编成席垫,是说这些容易遵守。”秦始皇听到这些议论各不相同,感觉难以实行,从此以后不再使用儒生。于是派人清理车道,一直到达泰山南面。秦始皇到达山顶后,命人刻立石碑歌颂秦朝功德,说明封禅理由。秦始皇从山北下山,在梁父山祭地。所使用礼仪很多都直接采用泰祝在雍城祭祀上天所用的礼仪,这些都封藏起来秘而不宣,世人无法了解并加以记录。


泰山五大夫松

秦始皇在登临泰山过程中,在半山坡遇到暴风雨,就在大树下休息。众儒生不被使用,所以未能参与封惮,听到秦始皇遇到风雨,都开始讥笑他。

秦始皇接着向东巡游海上,向名山大川及八神行祭祀礼,派人访求仙人羡门子高等人。八神自古以来就有,有人说是姜太公制造出来的。齐国之所以称为齐,就是说要和天相齐。八神的祭祀断绝,没有人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这八神是:第一神是天主,叫做天齐神,临渊而居,就在临淄南郊山下。第二神是地主,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祭祀。天齐神喜欢阴凉,必须在高山下的小山上进行祭祀,称为“畤”。地主神喜欢阳光,必须在低洼地面的圆丘上进行祭祀。第三神是兵主,就是蚩尤。蚩尤位于齐国的西境东平县的陆监乡。第四神是阴主,在参山祭祀。第五神是阳主,在芝罘祭祀。第六神是月主,在莱山祭祀。以上三大神都在齐国北部,紧邻渤海。第七神是日主,在成山祭祀。成山深入大海,位于齐国东北,最早迎接海上日出。第八神是四时主,在琅邪祭祀。琅邪在齐国东部,传说是太岁开始运行的地方。以上祭祀都用一头牲畜,巫祝的数量和珪币使用各不相同。

自齐威王、齐宣王之时,邹衍等人论述五德终始学说,秦始皇采纳其理论。而宋无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都是燕国人,专门搞方士仙道,炼丹制药,谈鬼论神。邹衍因为阴阳五行瑞显达于诸侯,燕齐等国的方士们却没有得到认可,但这些奇谈怪论阿谀附合之徒却从此兴起,其从业人员不可胜数。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三山传说都在渤海中,离人们并不遥远。也大概有到达了的,遇到神仙并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传说仙山上的物品禽兽都是白色的,宫阙用黄金白银建造。没有到达时,遥望就如同天上白云;到达后,三座神山反而在水面之下;到达后,必定有大风吹走船只。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海市蜃楼。历代帝王都不甘心,追求长生不老的趋之若鹜。

等到秦始皇亲自到达海上,方士们争相建言。秦始皇认为简单地派人到海上恐怕不行,就专门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入海去寻找。船队到达海上时,都因为大风阻挡返回,汇报说是远远望见了仙山。第二年,心有不甘的秦始皇再次来到海上,到达琅邪,经过恒山,从上党返京。再往后三年,秦始皇又巡视碣石,听取入海方士们的工作汇报,从上郡返京。再往后五年,秦始皇南巡到达湘山,登上会稽山,沿海路北进,希望能够得到神山上的奇药。他最终没有成功,带着失望返回时在沙丘去世。

秦二世元年,胡亥东巡碣石,然后沿海向南,经过泰山,到达会稽山,都进行了祭祀。专门在秦始皇所立的石碑旁边刻字,以彰显秦始皇的功德。这年秋天,诸侯纷纷起来反秦。两年后秦二世被杀,秦朝灭亡。

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十二年,秦国灭亡。儒生们痛恨秦国焚烧《诗经》《书经》,诛灭文学,百姓们怨恨其法律严苛,纷纷起来反秦。当时有传言说:“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这难道是在说秦始皇没有大德却擅自行封禅之事吗?

先秦三代的疆域土基本上都在黄河和洛水之间,所以嵩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各有方位,四渎都在崤山以东。秦始皇称帝后定都咸阳,五岳和四渎都在其东方。从五帝一直到秦,朝代兴衰,名山大川有的在诸侯国辖域,有的在天子辖域,其祭祀礼仪各有不同,不能一一记述。秦国统一天下后,命令专门祠官掌管祭祀天地名山大川鬼神,这才有了基本程序。

从崤山往东,有五座名山和两条大川要进行祭祀。名山之一是太室,就是嵩山。其他四座分别是恒山、泰山、会稽、湘山。两条大川分别是济水和淮水。每年春季用干肉美酒祭祀,此外秋季干旱和冬季封冻时,也都进行祭祀。所用牲品是牛犊各一头,其他珪币祭品各不相同。

从华县往西,有七座名山和四条名川。一是华山,又叫薄山。其他分别是衰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就是蜀地的汶山。四条名川一是黄河,在临晋祭祀;二是沔水,在汉中祭祀;三是湫渊,在朝那祭祀;四是长江,在蜀地祭祀。这些也都是在春秋天不结冰,河川干涸及以冰雪堵塞时祭祀,和东方名山川相同,但祭祀用的牛犊珪币等祭品不同。四大名冢鸿冢、岐冢、吴冢、岳冢,都有尝禾的祭祀。

陈宝节有祭祀传统,增加了用酒祭祀河神的尝醪(音láo,牢)仪式。因为这些地方都在雍州,靠近天子都城,所以祭祀仪式增加木制车一乘和马驹四匹。霸水、产水、长水、沣水、涝水、泾水、渭水等都不是大川,但因为邻近咸阳,所以也得到祭祀,只是没有增加祭祀内容。汧水和洛水,以及鸣泽、蒲山、岳鞚山等小山川,也只在特定的干涸封冻时祭祀,仪式各不相同。

雍城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等祭祀祠庙,共一百多座。西县有数十座祠庙,湖县有周天子祠,下邽有天神祠,沣县和滈县有昭明祠和天子辟池祠,杜县和亳县有三社主祠和寿星祠,雍城菅庙中也有杜主。杜主是周朝的原右将军,在秦中应该算是最为灵验的神庙。这些祠庙每年都有供奉祭祀。

在这么多的祠庙中,数雍城四畤的上天祠最为尊贵,最热闹繁华的要数陈宝祠。雍城的祭祀非常频繁,春季天子要进行祈祷仪式,水量充足时祭,秋季干涸时祭,冬季封冻时祭,五月时有尝驹祭,还在四仲月举行月祭,陈宝节每年只有一次祭祀。春夏时祭品用红色公牛,秋冬祭品用白色马驹。四畤第三年一次郊祭,用四匹马驹和四匹马拉的木制车一乘,颜色和皇帝所用车辆相同。黄牛犊和小羔羊各四只活埋于地下,珪币也有一定数目,没有俎豆等礼器。秦朝以冬季十月作为一年始月,所以皇帝经常在十月上旬斋戒沐浴后郊祭,灯火接连直达皇宫,皇帝在咸阳宫旁拜祭,除去衣服为白色外,其余都和其他祭祀仪式相同。西畤、畦畤,祭祀和秦国统一前相同,皇帝不亲自前往。

这类祭祀一般都由太祝主持,每年按时进行。至于其他名山川诸鬼及八神等,皇帝经过时就进行祭祀,离开后就停祭了,也没有谁去督查。郡县远方的神祠,都由百姓各自供奉祭祀,朝廷的太祝官员不必出面。皇宫祝官中还有一种秘祝官,如果有灾祸降临,悄悄地在祷词中把责任推给臣下。


徐福东渡

黄其军

      作于2021年6月7日(古历辛丑年四月廿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史记(卷28-02):封禅书第六【2】
苕木匠读《舜典》(26):秦始汉武的“封禅”闹剧
厀啸文集·封禅论(一)清·张鹄严 (禺草号汉阳)
“封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史记》秦始皇泰山封禅
历史上泰山封禅的帝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