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稿选粹】殷天堂|​二舅等同《活着》,不要用鸡汤掩盖悲剧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二舅等同《活着》,不要用鸡汤掩盖悲剧

一段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B站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都被感动了。它登上了B站的第一,而且成功破圈,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传播事件。

大象新闻记者辗转求证到,《二舅》作者叫唐浩,曾是位历史老师,现在专职做自媒体,走红后一些人试图通过其“老东家”联系他本人。针对网友让二舅走到台前直播的建议,他通过个人账号回应称,“让二舅安安静静地陪姥姥生活在那个小山村吧!”

这位二舅,可以看成是“苦难”的集大成者。他小时候成绩优异,本来可以好好读书,但是高烧后被乡村医生打了一针,腿就残疾了。

在依靠体力生存的农村,这种创伤是致命的,但是他没有沉沦,仍然到生产队挣公分,开始自己艰苦的人生。因为腿部残疾,最初没人嫁给他。在农村,这样的青年往往是边缘的,需要帮扶,但是二舅却没有沉沦,他发光发热,帮助别人。

接下来是他的人生轨迹:两个妹妹嫁人时,他做了当地最豪华的嫁妆,让人刮目相看;收养一个叫宁宁的小女孩,从两岁养到大,在县城买一套房20万元,二舅出了十几万元;二舅66岁了,很好地照顾着88岁的外婆。二舅不仅成为外婆的支撑,也成了村里老人们的依靠,因为年轻人都到外打工,二舅成了唯一能关心他们的人。这已经够让人感动了。

邻居家一个女人长期过来帮他收拾家庭,两人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后来女人和丈夫都遭遇意外死亡,二舅陷入一种深刻的孤独之中……

有人在B站的公号上留言,说农村这样的人很多:这明显不符合事实。二舅的故事有三个核心元素:苦难中的坚韧、善良和成功,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

农村(城市也是这样)有很多苦难而坚韧的人,有人说二舅的故事是视频版的《活着》,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当然,它奋斗的基石就好比路在脚下和脚比山高。

在农村和城市,受苦的人很多,他们往往都很坚韧,因为没有放弃的理由。但是,光是苦难和坚韧本身,还不足治好我们的“精神内耗”。

二舅身上超越苦难的部分是他的善良。他为两个妹妹付出,为自己的养女付出,也为老母亲付出(每天为母亲洗脸洗脚),能做到这三点的农村人少之又少(城市也一样)。对视频的观众来说,这种“付出”虽然在叙事中是隐线,却也在不知不觉间抚慰人心。

当然,二舅之所以有治愈的力量,还在于他的能干。他残疾后学针灸,能够给人看病;他是村里那种“能人”,有木匠手艺,也会电工,他六十多岁的时候,还能成为村里生活的中心。

这个二舅,是我们能想象得出来的一位“完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坚韧、善良和能干,能有一项“技能”就不错了,二舅却全都具备,所以二舅能够“治好我的精神内耗”,也就可以理解了。“二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很多人说看完这个视频,内心感到既平静又强大。但是如何理解这次“治愈”,仍然是一个问题。“二舅”比我们处境还糟糕,却仍然在“努力拼搏”,这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如果说二舅是“医生”的话,在大都市生活的UP主和观众,都是病人,都处在“精神内耗”之中。

这种内耗,可能是个人和社会的冲突。这两年很多年轻人口口声声“躺平”,每天在反对“内卷”。其实,不管是躺平还是内卷,都是面对竞争的一种不适。二舅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让人们自省:二舅似乎从来没有去竞争过,他接受命运给自己的一切不利,不抱怨,不放弃,始终在做“自己的努力”。

二舅本来可以成为杰出人士,现在这样在农村过一生是否遗憾?“他说从来没有。这样的心态让二舅成为了村里第二快乐的人。第一快乐的人是刚刚,我们村的'树先生’。”

如果真要治好自己的“精神内耗”,可能也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廉价的“三秒钟感动”。说到底,“二舅”这个视频中的人物,不可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的困扰,唯一有可能做到的是改变你对现实的理解:这也是不容易的。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艰苦卓绝的人物,从卧薪尝胆到苏东坡,从杨意不逢到滚滚长江东逝水,从张海迪到洪战辉。从耳朵聋了的贝多芬到肌肉萎缩的霍金。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羊脂球》到《魂断蓝桥》到《巴黎圣母院》。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历经苦难却依然顽强乐观的优秀人物,身处泥沼却依然像金子一样闪光的普通人物。他们治好了你的精神内耗了吗?文天祥在我心目中是个脸谱化的人物,他是忠义的代表,无论如何必须杀身成仁,既成就了忽必烈,也成全了汉人士大夫。真正的苦难是什么?是无能为力的绝望,和没有出路的坚持,和解决不了的挣扎。”

“二舅”在各大平台刷屏了。短短几天时间,up主“衣戈猜想”发布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仅在B站的播放量就接近数千万。网友“歌钟十二街”写道:“这部视频……更像是一部微缩的纪录片,一场时长极短的电影,似乎有些乏善可陈,匆匆而过转眼就迎来结束,这又何其像是'普通人的一生’。”是的,二舅是位普通人。但在他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却有着一股治愈人心的力量。如果要给这股力量起个名字,那我想是“顽强”。王某某说: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但在生活里却是让人沉沦的毒药。二舅有太多的遗憾可以诉说,他曾经也是村里的天才少年,小学和初中都是全校第一。如果能顺利参加高考,他应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或许是疾病,或许是误诊,医生给他屁股上打了四针后,二舅的腿不幸残疾了。

任何人遭遇这样的重大打击,都有理由沉沦。但二舅没有止于沉沦,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悟性和韧性,重新站了起来,成为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信赖的木匠、锁匠、维修工。

尽管命运一次次地嘲弄二舅,但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二舅总有办法。这种面对困难的坦然,任何暂时的挫折都无法打倒你。当你以自己的良知为准绳时,任何外在的事情都无法干扰你。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我自随心所欲,而无所逾距。

Up主衣戈在回到村子里时,正处于北漂的焦虑中。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叫做“精神内耗”。太多的压力和烦恼在消耗着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每天都沉浸在疲惫中,难以自我排解。

二舅对待生活的态度,治愈了衣戈的精神内耗。是呀,连二舅这样饱受命运打击的人,都可以坚强面对生活,我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从原生态家庭和教育观念分析:农村人考学是第一要素,怗一缕岁月的风,沫一场时光的雨,回眸,有明天可以奔赴,这样的日子,是属于自己的假日或生日,这是所有农村人的岁月静好。

从原生态家庭和教育观念分析:祝英台嫁梁山伯的观点是错误的。城市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城乡“联姻”还存在诸多顾虑,主要是思想观念、认知能力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的差别。通过调查发现,城里人喜欢农村人是真喜欢,喜欢他们的厚道、大方,但是一旦上升到“婚姻”层面,城市人就不愿与农村人“联姻”了,主要跟源不在农村穷,最主要的是农村人思想观念落后,固执己见。城里人都知道,农村人能走出困境的主要靠教育,农村人只有通过考大学,才有希望出人头地。否则,就要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甘当一辈子农民,或者在城里打工,最好也就混个小老板。就像电影《人生》中的高加林,永远跳不出“穷窝”,随着老龄化和农村经济的局限性,福利待遇,养老保险,农村医疗都面临着一系列生活实际问题,有的农民虽然发家致富了,但不能靠金钱解决积重难返的所有矛盾。所以说,祝英台(体制内的人)嫁给梁山伯(体制外的人)是错误的。因为阶级属性不对称,门不当户不对,爱情也是有先决条件的,不是简单的两人心心相印就完事了,这一点,城里人和农村人都看得非常清楚。有些农民虽然进城户籍变成城里人,但根源还是依托农村资源的。

当然,也有非常规的现象,有的城市人自愿嫁给农村人,还有的外国女子自愿嫁给农村小伙,另当别论,毕竟是少数,不能以片概全。我是说,复杂的婚姻也要建立在原生态家庭的基础之上。比如农村姑娘有个好吃懒惰、游手好闲的弟弟,他再有吸毒或赌博上瘾的恶习,若是城里小伙娶了农村姑娘,就要承担联带责任,人为地增加经济和心理负担。所以,农村青年只有走教育这条路,通过读书才能有机会与城里人相提并论,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读书,追求仕途,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在农村,即便富有,那也是物质上的富有,如果不注意培养后代(新人),成为有知识有学问敢担当的人,不注重精神领域的发展建设,迟早会坐吃山空,变成穷人。这就是城里人与农村人的根本区别,所以,加强“三农”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村教育资源问题。

从当今大学生生存现状看:工作是第一要务,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往往重视实际而非虚幻,有的依赖啃老,疏远亲戚,容易结交新朋友,但不会左右逢源,少言寡语。

第六感知告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他们的弊病,是这样的:在思想容易受利益驱使,表现的时好时坏;在精神受蛊惑引诱,表现的时慢时快;在行动上容易攀比,表现得忽高忽低。这也是公职人员的通病。但大学生往往见多识广,这是优点。但真假难辨,容易上当受骗。农村人不像城里人,有父母亲和兄弟姐妹这个依托,甚至有房有车有存款,可以啃老,享受无忧无虑、不劳而获的快乐生活。这一点是农村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长期窝在家里,没有正当职业,难免不是个现实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性格直,脾气犟,对啥都不服气,但又存在着好吃懒做,掂轻怕重,上网贪玩,往往成为他人讥讽的对象。老话说:“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举家欢。”每年到了金榜题名时,总是有人欢喜,总有人忧愁,均在情理之中。据我的观察,城市大学生与农村亲戚容易疏远,但容易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与农村人际关系紧张,不愿与他们交流,但会左右逢源,不愿低三下四,少言寡语,不会表演和交流。虽然有些真才实学,但是“导”不出来。所以,工作起来比较吃力,但往往凭借思维敏捷,后发制人,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工作、恋爱、婚姻、家庭都是现实问题,但是:“先立业,后成家”与“先成家,后立业”并不是主要矛盾,仍然赋予传统模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立,但是,事业是第一位的,婚姻是从属的,缺一不可,所以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非常明确。

从农村大学生获取知识层面瞧:依赖网络的科学东西,思想虽偏见固执,但容易接受着新鲜事物,往往被虚花票、假大空、丑恶怪所蒙蔽,个人极端主义思想严重。

有位落榜生,写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我们曾经深深的依赖,也同时深深的伤害,我落榜了,辜负了你的期望,向你道歉。我们曾经像极了两只在冬日里带刺动物,要相互取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各自身上的“尖刺”会刺痛对方。我们既然能做师生,就能做朋友,老师,我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追求方式,去追求我想要的大学生活。老师的回信:学习知识没有什么不好。在这个多元的地球上,诞生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我们终其一生无法去体会每一种文化,即便你觉得当前的社会让你感到压抑,也建议你要适应社会,你不能活在童话世界里,不能堕落,也要看清中国的儒家思想书箱和国学书籍。这都是一辈又一辈的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结晶。

因为你对事物的认知差不多还停留在小学老师所讲述的那套五讲四美上,世界的复杂、尴尬和参差,甚至龌龊,你完全理解不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迷之自信又助长了你的刚愎自用,使你的爱和能力像小学老师那样教诲。说教的措辞都来自非主流传统文化,再高深一点的就是你的智慧驱使你聪明。如果我是你的老师,收到这样的道歉信甚至不会生起愤怒,只会感到浓浓的悲悯。一只蚂蚁铆足了力气抄了根棍子打了大象的腿一下,大象会愤怒吗?不会,大象无关痛痒。一个人对一朵花的理解不在于那朵花是什么样子,而在于那个人对花的理解程度。人性的光辉就在这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非常重的,中国人爱家顾家在世界上都是很出名的。中国家庭不像外国那样冷淡,而溢漫人情味儿。我们认为家是避风港,是一个可以承载你一切喜怒哀乐的地方,当你不快乐时,家人可以安慰你。当你快乐时,家人和你一起欢乐,有认知人的情绪是共通的,但是在家这个地方,我们的心都是相互牵系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拉开来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拉开的。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唯有懂得自我增值、持续学习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时候,我们总幻想着自己能成为科学家、作家、诗人,总之是一个伟大的人。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命运的宠儿。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原来每件事都可以难比登天。周边并不关心你的处境,他人并不在意你的感受。理想幻灭之后,我们又该如何接受平凡的现实?

正如视频中所说,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不是从不后悔,而是不被后悔所击倒。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遭遇挫折,那又怎样?陷入困境,那又怎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可以被打败。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只要精神上不放弃,就是生命的强者。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它们和山峰一样经历过风的刀割、雨的侵袭,一样的坦然面对、顽强生长。久经风雨,本身就是一种经历时间考验的美。二舅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自强和善良,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品质呢?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平凡是生活的常态,但以顽强的精神去面对曲折的生活,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平凡。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同样可以打动亿万观众。二舅看似平凡的故事,其实折射出了我们每一个人!

一句话结束了与“二舅”的对话,你不努力强大谁救不了你。


作家简介:殷天堂,笔名尹夫,网名过冬飞鹰。中国当代作家,系统作协主席。祖籍河南息县,军队团职军官转业,供职于驻马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著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外传》《生命提速》《息夫人秘史》等书籍。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二舅”,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你不是缺二舅,你是欠揍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喝“残疾二舅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这碗苦鸡汤?
二舅爆屏|我不仅想听他外甥如是说,更想听听“二舅”自己咋说!
别迷《二舅》了,鸡汤掩饰不了悲剧
王开东:苦难的二舅,不等于二舅的苦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