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李桂华|芒种忙 麦上场
东方散文
推实力作家  读文坛新作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作者简介

 


李桂华,女,70年代生人。在新闻媒体工作19年。中学时狂爱鲁迅,喜读写杂文,大学时爱写几句诗歌,历史专业毕业的缘故,也对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感兴趣,但均无所成就。现在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写作。出版报告文学集《揽绿》,散文集《红线毯》。


芒种忙 麦上场

今日芒种。热风结束了昨日的清凉,麦田金黄,麦穗随风摇摆的节奏就像吹响了开镰的号角。

 老农人却不急着赶赴田野,只是磨镰结绳,蒸馍做酱,为即将到来的“忙”时做着最后的准备。“春争日,夏争时,小满赶天,芒种赶时”。腰上挂着草绳,后背插着铁镰,慢嗒嗒来到地头,把手里的旱烟袋熄灭最后一颗火星,开镰了!老农人拿捏的那个“时”,一直就在他的心里。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在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畔这一片开阔的冲积平原上,农历五月中上旬,收割小麦,点种玉米,当小麦颗粒归仓时,田垄两侧的玉米已经尺余高。也有种植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就会在小麦梢头见黄时,人工点种,等麦收结束,露出泥土和枯黄的麦茬,这时候的玉米苗已经和麦茬一样高了。

 对渴望吃上白面馍的农村百姓来说,“芒种”的“芒”胜过“种”,收获这种叫做小麦的带芒的植物,比种植下一季的玉米更加心怀敬意。正因为此,小满之后,“麦上场”的那种仪式感就会慢慢浸染进农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他们从不言语、从不张扬,却在每个早晨去麦田转一圈,踩着田垄,从麦穗滑过手和腿的声音,能判断出灌浆到了几分,再折一穗在手心轻轻搓一搓,用嘴吹一吹,指甲掐一掐,一年的收成也就在心里有了把握。

 麦收仪式拉开帷幕,应该是从垫麦场开始的。选择一块合适的麦场,对一年小麦是否顺利归仓至关重要。麦场大多选在自家地头,最大的便利是麦子割下方便运输,有的则选在自家院门外的空地,离家近,方便照看。四五口人的家庭,七八亩地的小麦,一块半亩见方的麦场差不多够用。空地整平,铺一层麦穰,洒一层水,麦穰下面的土半干半湿时,人拉碌轴压实,再洒水,再压一遍,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推开麦穰,看到空地被压得平整结实,才把碌轴收到场边,等待成捆成捆的麦子进场了。

 镰割手捆,地排车运,这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麦收场景。全家老少齐上阵,在外上班的家庭成员也不例外,向单位请了假,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赶回家,赶到场院里,这时节好像全世界的事情都要为麦收让路。大太阳下割麦子,是一件折磨身心的事,穿长袖衣裤,把袖口和裤脚扎紧,防止麦芒钻进衣服刺庠难耐。汗水不间断地从眉毛滑到脸上,从脸上滴进土地,眼睛会被汗水咸得发疼,顾不得擦掉,手底下是重复的动作,一把接一把,拢紧麦子,齐整地下镰割断,放倒,抽绳,攒够一捆,捆起……

小麦运进场院垛成麦垛,这时候的场院拥挤起来,麦垛与麦垛之间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的天地。打场机是那个时代在麦收期间出现的惟一机械,各家排号等待,打场机昼夜不停,奔波在田间地头。打场机进场,看到哗哗的麦粒从倾斜的出口流下来,一年的收成就好像攥在手里,心里就变得踏实了。

 晒麦是比较轻的体力活,各家的小孩子就有了用武之地。热烈的正午阳光下,麦粒需要不断翻动,至今仍记得脱光脚在麦堆里翻麦的情景,阳光把麦粒变得像灶底掏出的未燃尽的木头,麦粒在脚心下,发出一阵阵不安分的响动,仿佛把失去水分的怒气都撒在了脚心下。睛热的日头是晒麦的好日头,两三个这样的好日头之后,一年的麦子就能放心归仓了。

 麦收实现机械化之后,这块平原大地上的芒种,已经没有了“忙”,没有了“场”。几亩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麦田,联合收割机来来回回,麦穰就回归了大地,麦粒就运到了家门口的柏油马路上。没有人再结绳磨镰,没有人再在芒种前后的每个清晨去麦田吸一袋旱烟、探一探收成,虽然依然是农人,但心里对农时已经不是那么计较,多一“时”,少一“时”,产量多几斤,少几斤,不能再给内心带来恐慌。如今,他们的口粮,已经不仅仅是自家地里种的麦子了。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些关于芒种的古诗绝句中展现的场景,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去年小满后,朋友相约去城郊吃饭,饭店外面是十几亩的一片麦田,室内推杯换盏,我独自来到麦田里,抚摸着日渐饱满的麦穗,心忽然变得柔软和安静。我闻到了久违的麦香,那是青色的麦秸与待成熟的麦粒混合的香气,还有浓密的麦棵相互摩擦产生的香气,以及麦梢飞过的“胖孩”(当地俗称,一种喜欢栖息麦梢的小型昆虫)留下来的甜腻的香气。麦田离城市的高楼大厦只有一二里地,20几层高的大厦楼顶霓虹照在麦田的边缘。我很慌张地想,也许几个月后,这块麦田将成为城市新添的一座高楼大厦,这些麦田的香气,将会在哪里落脚,而我又将到哪里找寻它呢?

该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与本平台无关。

  联系  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月流火
当代作家‖【麦收季节】◆高烨
有声读物丨麦子熟了
麦收记忆 || 马文科
​犹记当年麦收时节
乡村的场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