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洪建科|大美巢湖
东方散文
推实力作家  读文坛新作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洪建科,笔名,秋石,男,生于1962年7月,安徽无为人;自由撰稿人,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曾获2010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奖赛二等奖(国家级),“首先杯”、“李贺杯”、“瘦西湖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奖,“谁不说俺家乡好征文”优秀奖,《诗歌月刊》“校园杯”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三等奖,“三沙心、中国梦”全国诗歌大赛入围奖。作品曾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中国文学》、《陋室文学》、《无为文艺》、《生态文学艺术》、《北方诗刊》等刊物发表,并有作品入选诗文集《文笔精华》,《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中国先锋诗人作品选萃》、《中国诗人诗典》等。


大美巢湖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第一次作证婚人,在婚宴结束后,便与一行好友匆匆离开合肥,直奔魂牵梦绕的巢湖。

        关于巢湖,并不完成陌生,却又似曾相识。巢湖位于皖中腹地,地级巢湖市于2011年被撤并,现巢湖隶属合肥,合肥市为充分发挥巢湖的生态资源优势,鼎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为老巢湖人,对巢湖的认知、感知一直是雾里看花,未见尊容,而这一次,一湖碧水漾动着湖光山色、杨柳依依,巢湖的美则隐山、吐水,一股文化的香味扑面而来。 

        巢湖是水性的巢湖,柔软、通灵,渔歌唱晚八百里,为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名驰天下。虽然天气阴沉,并时有小雨淅沥,但干净、优美的环巢湖大道,车辆如云、游客如潮。沿途到处绿树红花,芳草鲜美,自然美景舒心养肺,美得人心是痒痒的,眼是朦胧的。曾周游列国、看惯了江湖红尘的洪姐,情不自禁地下了车,径自走向湖滩湿地,她说,这是第一次零距离地拥抱巢湖,品味巢湖。此时的巢湖,烟雾迷漓,水拍惊澜,浩淼无际,一丛丛枯萎的芦苇在湖风中摇曳着,十几只斑驳的渔船在湖水中轻摇着,三、二只洁白的水鸟,时而从白茫茫的湖面上疾飞而过,一幅简约、唯美的生态画卷被定格。巢湖的初五月,风轻水软,一缕清风吹着诗情画意,一湖清水泡着水墨江淮。

        临近傍晚,必须尽快抵达姥山岛,坐上冲锋舟,第一次领略到浪遏飞舟的感觉,真的很开心、刺激,甚至是惊心动魄。此时的湖面上风大浪大,冲锋舟在波峰浪谷间起伏飞驰,清凉的湖水溅在身上、脸上,舒畅、通透,有游客时而尖叫,转瞬即达姥山岛。

        姥山岛是矗立于湖心的一座小岛,只有0.86平方公里,岛上古木参天,青竹掩映,环境清幽,一个三十来户的小渔村,座落于山谷间,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在这块弹丸之地,零星散落着一些遗址、遗迹与传说。据说,元末居巢人俞廷玉父子与廖永安兄弟,在岛上建水师,修船坞,训水兵,成为巢湖水师的发端地。沿着盘山石级,直达山顶,文峰塔临湖挺立,像一支巨大的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李鸿章)。这是一座砖砌、八角形古塔,七层,五十一米,斗檐飞铃,前四层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三层成于光绪四年(1817年),为李鸿章一手操持,内刻802尊佛像,置李鸿章、刘铭传等人牌匾25块,由李亲撰《姥山岛碑记》。据传,李笃信周易八卦原理,以“补山水之形,助文风之盛”之风水说,堪山理水,强国兴邦,实现“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文脉承袭。

        从地壳演变的科学角度上说,姥山岛成形与一亿年前陆地上升运动。而焦姥的传说则诠释着巢湖陷落、一夕成湖、焦姥救人的凄美故事,传递着儒家血脉中救苦救难的悲悯情怀。

        站在姥山之巅,观巢湖,湖光掠影,夕阳晚照,远山胜景,一览无余。对岸的中庙听涛观岚,霞光镀银,有“湖天第一胜境”之称(赵朴初题)。巢湖吞山吐水,通江达海,广阔的流域,水网密布,山川秀美,钟灵毓秀,杭埠河、丰乐河、派河、裕溪河等奔流入江、入海,澄澈的湖水,喂养了丰美的白米虾、银鱼、螃蟹等巢湖三珍,孕生了一个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因特殊的郯庐断裂构造,巢湖的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尤以汤池、半汤、香泉、昭关四大温泉著称,有道是“温情脉脉巢湖泉”,在巢湖,泉水飘香,洗去一身风尘,泡着心灵的祝福。

        巢湖既临圩又环山,山势延缓,逶迤起伏,林木葳蕤,峰峦俊秀,紫蓬山、鸡笼山、太湖山、银屏山、天井山、冶父山等如绿色屏障,环绕巢湖,映秀巢湖,使巢湖如一颗璀璨的祖母绿,镶嵌在江淮大地。在浓荫掩映的喀斯特地貌中,仙人洞、紫薇洞、华阳洞、泊山洞、青苔洞等一个个神秘的溶洞,深藏着亿万年前地质裂变的神奇密码和美轮美奂的景观世界。记得十年前,我曾游览过紫薇洞,该洞位于巢湖市北郊,属地下河流水侵蚀型洞穴,洞长1500余米,呈廊道状,具雄、奇、险、幽等天然特征,洞内天沟、天板、天漕、石鹅管和天外飞瀑,形象逼真、极为壮观,有的剔透晶莹;铁索寒桥、双井开天、地下长河洞内“三奇”,别有风味,值得欣赏。紫薇洞不愧为“江北第一洞”。在该洞的侧翼,还有一个王乔洞,虽然只有十来米深,却藏着未解之谜,洞中刻有621个人物雕像,均无头,令人匪思,是安徽省唯一的摩崖石刻。

        巢湖有名山,首推南岸的银屏山,不仅仅因为银屏智人的发掘,给它披上远古神秘的面纱,更因为银屏山山峰耸峙,绿荫盖天,山花烂漫,它九峰环抱,姿若雄狮,有“九狮抱银屏”之说,而盛开于崖壁上的这株千年奇花——银屏牡丹,依崖怒放,风姿绰约,终成镇山之宝,引得无数游人前来探奇。

        巢湖拥湖襟江,属吴头楚尾,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地带,既有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又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特殊的地理特征,催生了凌家滩文化、有巢文化、战争文化、淮军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叠加,使巢湖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1985年开始陆续发掘的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把中国城市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达到5500多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凌家滩玉龙的发掘,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华第一玉龙”。说明远古蛮荒时期,这里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飞龙走兽,是动物们理想的栖息地,是人类起源的肇始发祥地。从3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到20万年前的银屏智人,再到5500多年前的凌家滩现代人,在这块湖光山影、鸟、兽、虫、鱼、人构成的生物圈内,自然如此和谐、共生共荣。

        巢湖古为巢伯国,有巢氏择木而栖,是人类筑巢而居的人文初祖,人类自此告别荒蛮的洞穴,避免猛兽、虫豸的侵扰,有了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在巢湖,多流传着远古时期与有巢氏有关的民间轶闻。“洗耳恭听”则源自巢湖的洗耳池,许由愿听巢伯忠言,去馋污,不失为真君子。面对一池古水,我真该彻底洗一洗满是阿谀、媚俗的耳朵,认真听一听那些干净的箴言,做一个干净而有品位的人。

        巢湖水系发达,山峦叠嶂,南望长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商周战国以后,王侯割据,战事频仍。商汤时,成汤放桀于南巢。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成为千古佳话。楚汉相争时,英雄末路,项羽被迫于和县乌江自刎,如今,在巢湖的散兵、滚马滩等地,到处流传着一代霸王与虞美人的凄美传说。蜀、魏、吴三国时期,周瑜与曹十战濡须河,终使曹“四越巢湖而不成”。魏、齐、梁、陈等国,多次兵戎相向,倚湖鏖战,尸陈遍野。直到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前,广阔的巢湖流域,战争与杀戮,使巢湖大地生灵涂炭、民众苦不堪言。

       美丽的巢湖,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乡,李师从曾国藩,在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的大清王土,铁腕推行洋务运动,扩军强权。李在早年亲自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淮军,巢湖因此被称为淮军的摇篮,一批淮军将领脱颖而出,如丁汝昌、吴长庆、吴赞成、刘秉璋、潘鼎新、刘铭传等淮军重臣,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抵抗八国联军、收复台湾等战事中,屡建奇功,成为那个时代力挽狂澜的风云人物。

        巢湖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军时期就有巢南游击队、六洲暴动农民自卫队等与国民党军英勇作战,开辟了巢湖流域由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武装。八年抗战,英勇的巢湖人民扼守皖江,建立了全国第十八块抗日根据地之一,骁勇的新四军七师健儿在巢湖之畔、长江之滨顽强抵御日寇,战功卓越。渡江战役前夜,先头部队从这里出发,直抵长江天险,打响了渡江作战第一枪。自古以来,巢湖成为人类起源的起点之一,又是无数战争的支点,英雄与传奇,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喋血与演绎,可歌可泣。

        巢湖山清水秀,风烟俱净,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地灵人杰,是一块风水宝地,故巢湖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文墨飘香,他们像日月星辰,闪烁在历史的星河,范曾、周瑜、张籍、张孝祥、杜默、杨杰、丁汝昌、李鸿章、林散之、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等,他们是历史的范儿,是巢湖人的骄傲,是安徽人的脊梁,也是中国人的风骨。在巢湖,不仅本土的英才曾书写历史,书写光荣,还因为巢湖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一些王侯将相、士大夫文人,也在这块土地上叱咤风云、仰山止水,留下千古传奇。孔子曾在柘皋讲学,现存有晒书墩、听书巷等文化遗址;鲁侯与夫差会盟、曾大战于柘皋;朱元璋于玉兰桥脱险,成就了大明江山;王羲之、李白、杜牧、刘禹锡、罗隐、王安石、石涛等一拨拨文人墨客们,他们喝着巢湖的水,相忘于江湖,因为巢湖的水是澄明的,山是碧绿的,人是质朴的,土地是丰腴的。在巢湖,在洪家疃,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从那些驳落沧桑的瓦楞上,我看到巢湖的厚重、古老与美丽。

         “美不美,巢湖的水,亲不亲,巢湖的的人”,一曲巢湖民歌,唱得山不转水转,天不转地转。

         巢湖美不美,一首石涛的《巢湖图》题跋诗,足矣:

         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

         天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

         且滔浮云登凤阁,慢寻浊酒问仙舟,

         人生去往皆由定,始信神将好客留。

该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与本平台无关。

  联系  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湖四海之安徽巢湖
谭天宇:两次巢湖考察引发的思考(下)
巢湖——银屏山
巢湖美景:巢湖的避暑佳境
安徽合肥巢湖市五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湖州市青龙山庄庄园文化布置策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