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三祥】高青纪游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高青纪游

李三祥

一  明天到高青去

明天到高青去。这是参加完在淄博万鹏大酒店举行的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大奖赛颁奖仪式后,对7月15日采风活动的事先安排。

对于我这个来自大西北甘肃境内的行游者,来到与西部的秦陇之地相距有数千里之遥的齐鲁大地,赶上农历的初伏天,置身于这个夏季里炎热的高温天气里,的确是一种很少经历的酷暑环境下的人生体验。

在乘坐的列车经过陕西和河南境内的时候,正是白天里天气大热的这段时间,路过巩义站,曾趁着火车靠站停留的间隙,当时看到有人下车在站台上转悠,一问乘务员,知道这里有一点停留的时间,自己便跟着其他旅客的作派,顺便步出车门,下去到站台上看了看。当自己的脚步,刚跨出车门的那一刻,扑面袭人的热浪,使人在离开车厢的那一瞬间,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烘烤般的闷热扑面而来,包围了你。这让人觉得,犹如已然置身于四面围有火炉般的熏蒸状态。一看时间,那时正好是下午三点刚过一点钟的时候。

经历了一夜的行程,在到淄博的时候,因为正好是天亮以后太阳尚未出来的那段时间,所以从感觉上还觉得不是太热。当据天气状况和预报信息,还有来自朋友圈内各地朋友的聊天记录中,知道了有些地方的气温,竟然已在摄氏38-40多度,这样的温度区间,可以想见,对于地处齐鲁一带的城市而言,其闷热的程度,足已可见一斑。与自己常年生活的甘肃一带的西北地区相比,可以想见,这里让人温热难耐的特殊感受了。

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有时候也的确有人所不能预料的意外。这次来到齐鲁大地的古齐国境内,有这样的遇合,还真是自己的一种福分。而带来这一福分的,就是在淄博的第一天晚上,当地降下的一场及时雨。感谢上苍的恩赐,这场悄然而至的夜雨,带来了第二天里去高青采风时,让人觉得舒适可人的天气和温热。

二  在去高青慢城的路上

按照这次活动的行程和安排,7月15日早晨起来梳洗完毕,在7点半这段时间里,大家在下榻的万鹏大酒店二楼餐厅吃过自助餐,便乘坐两辆大客车从住地出发。在主办单位和当地宣传文联单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路沿着高速公路,出淄博市区,经垣台县境内,直抵位于黄河南岸的高青慢城向北而去。

在路上,当地作家和书法家阎夫之与老家来自高青的当地实验中学毕玉芝老师,給在座的作家诗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他们以主人和东道主的身份,让我们在前往高青慢城的途中,感受到一种来自山东朋友的热情好客与豪爽大气。阎夫之和我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东方散文杂志社于2016年10月里组织的夫之杯文学笔会上。中等身材,虎头虎脑的脸盘,加上他那副健壮结实的体魄,还有那显得有点厚实和严肃的面孔,活脱脱一幅罗汉体态的山东文人气度。那次的采风活动中,我很幸运,得以收藏一幅由他书写的斗方墨宝,内容是“冰清玉洁”四个字。尽管我本人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没有花费时间去练习,也缺失这方面的禀赋,但对书画和相关的艺术理论,平时在阅读上还是有所涉猎的和关注的。正因为这样,自己对书画家们的作品,还有他们作品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技法和气韵风格,还是持一种比较挑剔和苛求的选择的。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不用说是品鉴吧,但第一眼看去,就觉得那是属于有师门有法度且融入了自己的风格的,其笔墨和章法间,更不乏有一种淡淡的天然意趣和禅味扑面而来。总之觉得他就是那种自己喜欢和欣赏的这一类书画家。这次在去高青的车上,他的幽默风趣,以及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人对他有了一种不同于曲江楼观之行中,温文儒雅文绉绉的再认知。他在这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干练和热情,那种认真负责不厌其烦清点人数操心等人上车的主人翁精神,不由地让人对他产生一种油然而出的感谢与敬意之情。

与我们在同一个车里的毕玉芝老师,她的婆家和娘家,就在位于黄河之滨的高青县。她是早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的高级语文老师,现在山东当地一所实验中学任教。她也是一位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的作家,去前出版的散文作品集《那根诱人的红头绳》,就是她以自己的心血,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文学笔触,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历史和现实生活素材的优美记录。从她高挑的身材和豪爽热情的性格,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北方女性形象。通过她如数家珍般的深情介绍,让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作家诗人们,对高青慢城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轮廓和印象。

在自己的印象中,关于高青的一点最早认知,是源自憨仲先生的一篇写高青之行的游记文章《高青之慢》。但称高青为慢城,对于慢的理解,在自己此前的思绪里,却总是怀有一点不得其解的疑惑之情的。因为称一个地方的某个城为慢城,在我所经历的记忆里,在自己,的确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见之文字。在听了碧玉(毕玉芝)老师的一番解说,加上这次去当地的两天采风活动与生活体验,对高青之慢,才有了一种发端于切身感受的内心体悟。躬行其处,行游期间,对这里的一切,也算得上是获得了于读书神游之外的身临其境之美,几许得其妙要的神到之思。

称高青为慢城,这得益于当地所处黄河之滨的优美自然环境,还有被称为天鹅湖温泉湿地的天然生态景观。这里位居黄河南岸,拥有依托黄河湿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作为古齐国最早的都城和封地所在,这里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储备了地处黄河下游河畔沉沙湿地的原生态天然景观,也为当地丰富的鸟类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早在2015年,在地方政府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开发当地潜在的资源优势,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路引领下,这里的一切,便随着时代大潮的助力,涌动起一派勃然盎扬的生机与活力。以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蓑衣樊为依托,推出了以体验乡村田园生活和风景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品牌项目。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和领略到,一种不同于现代化城市生活中,繁华与喧嚣所带来的快节奏与紧张和忙碌,获得一种可以使自身与大自然身心相融的乡土田园享受,一种别样的农耕文化与传统生活之美。正是在追求这样的闲适与生活节奏的意义上,高青慢城,便被赋予了一种蕴含着悠游从容,闲适自然而又舒放胸臆的怡情乐性的慢节奏内涵。高青之慢,就是把自身从当下的城市快节奏生活状态下游离出来,投身到大自然中来,得以使自己的身心获得一种调适和舒放,与这里的乡土田园气息和自然景观物我相依的享受与美感体验。

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个人休闲和心情舒畅的生活观念下,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高楼大厦和繁华与喧嚣环境里的现代人,毕竟是一种难得的身心放牧机会。高青慢城,高青之慢,其中慢的寓意,即是指一种休闲的生活状态,它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繁忙而呈现的紧张与快节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忙碌和心累,闲适和慢节奏,这就是慢生活 的应有之义。

据碧玉老师讲,高青慢城是在山东打造和出现的第二个慢城,而这样的慢城,在全国范围,就目前可知,也只有三家。高青慢城打造和推出的“慢餐”和民宿体验,这让我在头脑里,突然想起了城市生活中时可见到的快餐这样的字眼。她还谈到,作为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慢城对区域内车速的行驶要求,也限定在时速25公里这样的速度。人们去了慢城,可以从容地住下来,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到黄河岸边欣赏黄河风情,去当地的大芦湖一带漫步赏光,也可以去附近的文物古玩市场和民俗体验馆,随意逛游购物,还能够去白鹭洲,鸟岛,万亩荷塘和千乘湖等处,欣赏当地的人文景观和生态美景。不仅如此,去天鹅湖温泉湿地的温泉景观,还可以享受到泡温泉的生活体验。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让我们体会到了关于慢城之慢的一点真谛。

三 蓑衣水乡--蓑衣樊村,

在河之洲里有历史的影子

我们乘坐的大巴客车,沿着济青高速公路向北行驶50多公里,便来到这次高青之行的住宿地蓑衣樊村。这里地处黄河南岸高青县境内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三面环水,鸟语花香的田园水乡,也是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湿地公园的中心。一路所见,车窗外的十里荷塘,还有穿行而过的水道,在眼前展现出一派不是江南却宛如江南的水乡景象。因为马上要到达目的地了,大家从一路欢声笑语的热烈气氛中回过神来,这时候都已经在随时准备着做好下车的心思,就待车辆停下来,便打开车门下去。就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车外观看窗外景观的这个时候,坐在后面窗口边的一位女作家突然对邻座的朋友说,快看快看,这个老人从水沟里摸了一条鱼,好大呀!经她这一说,大家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车窗外路边的一条水渠,只见这条沿着公路和田埂延伸的水道,正好位于通向蓑衣樊村的丁字路口一侧,在两边是杂草和芦苇茂盛生长的一派景象,就在对面的沟渠边,有一位当地的老人,挽着手臂和裤腿,手里的一条肥鱼大概有近一尺来长,在摇头摆尾,一副挣扎着想要摆脱出手的架势。这不由人在头脑里浮想起十里荷香,蟹香鱼肥这样诗意的字眼。

车前不远处的路口,竖立着一个标志性的村标路牌,沿着从上到下的一行仿宋体红色大字,醒目地提醒过路的人们,沿着路口右转向前行,就是通向中国蓑衣水乡-蓑衣樊村的乡间道路!

看着路边整饬而大面积的荷塘,在上午9点到10点这段时间的阳光映照下,流溢出一派犹如淡烟薄雾般笼罩的气息,眼前铺展在荷塘里的荷叶,清新而又不乏碧青嫩绿的生机,时不时可见的几朵洁白色莲花,在荷叶密集的一片绿意间,翘首绽放,这不由让人生发出古人笔底曾经描写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意,亲身体会和感受到一种置身水乡仙境的美丽乡村画面。在荷塘外围的堤坝地埂间,时不时有几株柳树的影子稀疏散布其间,还有远处的一排排挺拔而茁壮的白杨树,装点和伫望着眼前的塘面,看到眼前的一切,联想到蓑衣水乡,蓑衣樊村这样的村名,仿佛步入了一叶扁舟,烟雨迷蒙的江南这样的一种水乡仙境 。这实在是一种难得而又让人觉得喜爱有加的美丽风光。

到了住宿地,车辆在蓑衣客栈附近一侧的路边停了下来,大家就在村子里的一个路口下了车。从位于村子边角的一处造型别致的标志牌碑,知道了,我们这次来高青采风笔会的住宿地叫中国蓑衣水乡-蓑衣樊村,这是一处蓑衣水乡原生湿地度假村。关于樊村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樊姓人士定居,以编制蓑衣而闻名,后来就把这个村子取名叫蓑衣樊。蓑衣是当地的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当作一种避雨的用物。在过去,蓑衣曾经是当地农民家庭必备的物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因为已经失去了现实的实用功能而在人们的视野里逐渐消迹。但在村庄的名称里,却保留和承载了这段历史,并向时下的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一度流逝和经历的乡村记忆,还有那过去岁月里不曾湮没的悠久历史和故事。

从这个村子所在的位置来看,这里地处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东部,是黄河南岸的大芦湖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而据此前碧玉老师的解说,高青县这里,原来是隶属于滨州市管辖的。因为境内靠近黄河,湿地面积广阔有万余亩,湖泊星罗棋布,原生态的芦苇满地,荷叶连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白鹭等各种水鸟和其他禽类繁衍栖息的风光地带。自然生态在黄河湿地这样的环境下,特别适宜于高青大米和各种淡水鱼类的养育和种植。这里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为蓑衣水乡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自然风光。

在历史上,高青这里迷人的地域风光,就引起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誉。这有清代诗人、礼部尚书罗国俊的一首《过大芦湖》诗作为凭:“密云阴浓白鸟飞,水天一片绕柴扉。何人识得湖中乐,稻花飘香鱼正肥”。从他的诗作的文字描绘中,我们可以解读和品味到,展现在字里行间的一种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水乡仙境般的乡村画面。

历史的步伐,在挖掘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下,让这里的一切,涌动和展现出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前景。高青慢城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脉搏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强化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出发,围绕着黄河湿地独特的良好自然生态,整合这里作为齐国故都和姜太公封地的悠久历史的太公文化,国酒文化、温泉文化,黄河文化、以及田横与八百壮士不见秦帝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黑牛文化,农耕文化等富于地方特色的地域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这样的时代主题文章,便应运而生。这也成为当地政府着力打造在河之洲黄河人家和高青文旅的品牌产业。在淄博市,高青以古齐国最早的故都所在,是一个由山东省财政直管的县,也是唯一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区县。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开发项目区,美丽的高青,藏在深闺人知的高青,正在以它不为人所知的天生丽质,一旦走到人们的面前,便以它特有的慢城气质,焕发出让人耳目一些新的姿态和光彩。

作者 李三祥,自号嶓冢山人,甘肃天水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天水杜甫研究会会员、天水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天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秦州作协副秘书长《秦州文艺》编辑、2009年7月起开始涉笔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在《兰州日报》、《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华夏文明导报。天水周刊》、《东方散文》、《秦州文艺》、《天水诗词》、《南山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古韵诗词、随笔和天水民俗方言等文字20多万字。其中《天水晚报》文化秦州栏目已发表方言天水系列文章51篇,2010年在第25届中国地市都市报新闻奖评选中获三等奖一次。散文集《官屯岭上的牧歌》(南山文丛之一)于2015年获天水市第二届麦积山文学艺术奖优秀奖。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影记】高青蓑衣樊,你知晓吗
张修东:请到蓑衣樊来
行走慢城——蓑衣樊
淄博旅游全攻略之高青蓑衣樊村
高青,黄河边上的故乡
【“有解思维”暨“共同富裕”案例 ㉕】小城里的“生态圈” 打造沿黄“慢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