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稿选粹】赛马|灵武长枣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灵武长枣

记得刚来宁夏,在一次中秋节联欢会上,第一次尝到了一种从未尝过的枣子:果子呈长椭圆形,果皮紫红;一口咬下去,果肉酥脆,酸甜适口;嚼一口汁子就流到了舌根,再嚼,连同肉皮一咽,果味沁人心脾,从口中呼出的热气都透着酸甜的枣味。世上还有这么新鲜脆甜好吃的枣子,当时就颠覆了我对红枣的固有概念。那时二十三四岁,正是胃口好,嘴馋贪吃的年龄,况且也爱吃枣子,因此眼里没有了桌上摆放的葡萄苹果香蕉瓜子花生等干果,紧顾吃枣子,也没问这是哪里产的?后来才知这是灵武长枣。

宁夏灵武,有“塞上江南,水果之乡"的美誉,其特产长枣,素有“十八个一斤,十个一尺”之称,“最大单颗重达四十克"之说,个大汁液多,新鲜脆甜,营养丰富,有药用功能,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疗效,在唐朝就被列为皇室贡品。如今,灵武长枣已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十几万亩,灵武也得“全国枣产业十强县”荣誉称号;2006年,灵武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灵武长枣之乡”,灵武长枣也成为灵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好奇为什么灵武盛产这样的长枣?灵武籍同事小韩告诉我,灵武处在区内中部,气候是春迟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强烈、干燥、晴天多、雨雷少,这种气候最适宜长枣的生长。八月下旬,我来到灵武市,为满足我的好奇,小韩约我晚饭后去市内枣博园散步,欣然应诺。

一路走,初秋的晚风不经意间扫去了夏末最后的一丝燥热,带给人些许清爽和惬意。抬望眼,凉风推着云彩乱转,云彩裹着太阳慢慢飘过黄河飘向贺兰山外,太阳不时把他红彤彤的脸露出云彩,洒下余晖映在黄河金岸枣园。“到了,右手就是枣博园入口”,耳边传来的声音,把我的思绪从遐想中唤回,顺着小韩指的方向,已然见"世界枣树博览园"一行刚劲有力的红色大字立在眼前。看这大气的牌子,就能感觉出枣博园的规模,精神为之一振,三步并做两步赶紧入园,唯恐太晚耽误了景致。入口内路两边移植了山西、甘肃、内蒙古、河南等许多省及市县有名的枣树,果实累累,形态不一,彰显特色,各领风骚。越往里走,越感觉枣博园土地浑厚,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气势恢宏。挂满树枝的长枣,通体的绿,未红已枣气诱人。边走边看,我惊喜的发现一棵长了105年的树,合影留念。其实,枣博园内有不少枣树上挂有户口和身份牌,园区内现有百年以上的老枣树16549棵,是灵武枣树最古老、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一片百年枣林,古枣树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小韩介绍,园内有一颗170岁的树,可惜时间仓促没去找。一圈下来出园区,已是灯火阑珊。园大,树老,果实,"世界枣树博览园"当之无愧。

灵武长枣千百年来独树一帜,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有其丰富灿烂的枣文化。

相传,枣是仙果,凡人吃了会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为了奖励大禹治水有方,王母娘娘派一对金童玉女给大禹送去两颗仙枣。在路过灵武时,金童玉女留恋灵武美丽的风景和善良的百姓,忘记了身上背负的使命,将仙枣吃进腹中,久久不愿离去。王母娘娘十分生气,将这对金童玉女赶岀天界,降到凡间,并下旨,若表现好,可重返天堂。金童玉女来到了凡间,并且在灵武这块风水宝地住了下来,善良的灵武百姓在山边划出一片土地,让他们经营,金童玉女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了枣、梨等果树。过了几年,王母娘娘来到了凡间查看这对金童玉女的表现,看到他们经营的果园树大茂盛,结岀的水果香甜可口,为之感动,也就有想带他们重回天界,但金童玉女与灵武结下情缘,舍不得离开这里的乡邻,王母娘娘紧拉着玉女的手不放,金童悄悄地拿根枣针扎进王母娘娘手指,王母娘娘手指流出鲜血,松开了玉女的手,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人间,这对金童玉女也就留在了灵武。相传当时长枣的颜色为绿色,王母娘娘的几滴鲜血洒在枣园后,枣子的颜色被仙气所沾,颜色变为了鲜红色,营养丰富,凡人吃后,精气神特足,并且有治病,养颜和驻足长寿的功效,一传十,十传百,灵武长枣的名气在凡间广为流传,也就有了“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灵武长枣”这些俗话。

相传不一定当真,却能说明这方热土勤劳善良的人们对长枣的喜爱、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在嘉庆《灵州志迹》四时仪节中,有重阳节“食糕,饮菊酒”,除夕“闺中以枣、柿、芝麻及杂果堆满盏著茶叶,奉翁姑及尊客”等多种风俗礼节。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大红大紫的枣子带给他们红红火火的生活,过春节有蒸枣糕,端午节有枣粽子,八月十五以枣果拜月,腊八节吃红枣腊八粥,孩子满月、过生日吃枣糕,结婚“催妆”时包红枣“封子”、撒红枣等;这里居住着50%的回族,他们喜好的八宝盖碗茶中,红枣从来不缺。现如今,灵武长枣除新鲜生吃以外,深加工成枣干、枣泥、酒枣、枣汁饮料、枣酒等,多元化开发产品,拓展市场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丰富人民生活。千百年来,灵武人与长红枣结下不解之缘,树养人,人养树,人树合一,息息相生。

晋代为官的灵武人傅玄在《枣赋》中写道:“斐斐素华,离离朱实”;杜甫回忆童年贪吃枣的情景曾写出“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些佳句是灵武长枣丰收季节最好的应景。秋天到了,"中秋""国庆"双节将近,灵武长枣红满园,惹得八方宾客来。约起,唱着徐千雅金曲《走咧走咧去宁夏》,尝尝鲜脆的灵武长枣。

作者简介:赛马,原名马福建,爱好文学和艺术,作品常见网络和报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的枣儿
小学五年级优秀写物范文500字《那一颗枣树》
【智慧背囊】两棵枣树
结满枣子的树
西山摘枣
美文丨枣儿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