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2046 人与书的距离

说去图书馆有瘾,还真说准了。

自从那天又去了广州图书馆后,又连续再去了两天。

再去图书馆的理由,是老婆想到了不用借编织书的新方法,用手机把编织书中好看的样式与新款的图样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想学习借鉴时,随时可以查找。

后两次再去图书馆,是因为老婆享受了骑电驴的方便。

老婆说了两次,要去花城广场。说是骑电驴到小蛮腰,然后再乘地铁去图书馆。

我同她反复讲,骑电驴,不用先去小蛮腰,可以直接骑到图书馆附近。以前,我经常骑小青桔共享单车去。

老婆担心过广州大桥,汽车多,电驴多,单车也多,交通状况复杂。

我说,我天天骑电驴去游泳,走的都是广州大桥。

骑电驴去过一次图书馆后,瘾头上来了。又一连去了两次。

老婆径直去七楼。我两天都泡在二楼的期刊杂志阅读借阅处。

在二楼翻阅的杂志是《书城》《博览群书》《书摘》《书屋》《散文》《散文选刊》《美文》等。

通过急速的阅读,我想看看这些杂志,有哪些变化。是变得与我的读感,好一些了,还是陌生一些了。

兴许是好长时间没读这些期刊杂志了。

翻阅了几本《书城》与《博览群书》后,竟然有想把订阅的《读书》与《新华文摘》两本期刊,换成《书城》与《博览群书》。理由是《读书》期刊,时好,时不那么如意,总体的编辑质量有些跑偏,没有以前那样具有引领性,好些文章隔靴搔痒,不关痛痒。

总体上说,《读书》与《新华文摘》都属于得用些心思读一读的书。《书城》与《博览群书》则属于轻读期刊。

再看看吧,到了订阅杂志时,再看到底是想读那样的期刊。

之后,又随意选读了几本《散文》《散文选刊》,读了一本《美文》。

大多文章,在可以读下去的。大多的文章,是可读可不读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人与书的距离,放到如何的程度,如何的层次去读。

好多的文章,像读美国作家卡佛的小说,摄影机扫描枪般的叙述,如果把人位移到美国,并心平民的身份,身在其中的去体会,那一定是可以读出其中味道与奥妙的。

如果,仅仅去体会作者的个体感受,虽然好些的文字是唯美与精道的,可这些越是唯美与精道的文字,让人读了,只感觉是精致的个人主义的显摆,很难读上心来。

人与书的距离,不同人有不同的距离。

人与书不同的距离,形成了不同的距离守望。

好些的人,读了书,很容易被书里的文字所左右;好些的人,读书很容易把自己一下子就放到书里去,充当着某个角色;好些人读同样的一本书,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下的感觉迥异;好些人读书只求其表,不究其里;好些人读书,就是为了忘却书本。

这么些年读书的最大收获,守望读书的距离,应当是读得进去,跳得出来。不要拘泥于于书,被书所束缚,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2023927日星期三下午1630分 广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书有关的期刊(图) 书界新闻
陪孙子去图书馆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70部最值得看的书,让你学识渊博!
宁波南国书城
上岸图书管理员
5万册书7千种期刊,装进口袋随时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