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 精神还是无需背景的好--扫读张炜的《精神的背景》小侃

怀化学院借张炜的《精神的背景》,第一当然是书的题目,我比较喜欢说精神方面的文字。第二,是因为买了张炜的十卷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买后当年,获矛盾文学奖),第三,想看看这个想写中国断代史(我以为《你在高原》是这样目的的小说)作家精神背景上的精神之光。

收有一本张炜的《古船》,好多年前,只看了三分之一,当时认为是写得很好的,因为是自己的书,直到现存也没读完。《你在高原》也是翻了几本的(只是翻翻),从《古船》到《你在高原》的直感印象,张炜的文字是极好的。

读《精神的背景》,是中午喝了办事处为我们五个从去年到今年退休的人专门办的欢送宴后,喝了三两小酒,又睡了个觉,直到晚晚餐吃了点小米稀饭后,坐在客厅沙发,边看电视边读完的。好长的一段读书背景的话,故意的。我想说,读完《精神的背景》,还是无需精神背景的好。

按照张炜的开篇文章《精神的背景》的说道,精神背景,是种客观的存在。这篇文字,是不2003年8月在烟台出版咨询年会上的发言修订稿。一个作家,其精神的个体,无不会打上时代精神背景的烙印。但一个精神独立的作家,是个入得大众精神,出得时代趋势的精神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作家,在精神独立之后,是不被精神背景所左右的。

《精神的背景》读着读着,速度快了,多是九十年代的关于文学精神方面演讲,少量的21世纪初那几年的。有人说,你如何读书那样的快。用读张炜的《精神的背景》说事吧。随着阅读的积累,自己的脚下会堆积一个小山包。站在山包上,再看别的山包包,好多的山包包,是可以一眼望尽的。

《精神的背景》只能说我读过了,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印象。有人会说,你真读过?当然,真的读过,且是页页的读了。肯定比那些给张炜《你在高原》评奖的评委们读作品来得仔细。不过,老实说,这样的书,只能是扫读,到底时间久了。作者所说的话,虽然也挺个性,但毕竟已经是过去时。

《精神的背景》反思中有的一句话,旁证着书店找不到太多想买的书,找不到太多正儿八经的读书人的需要的书,出版社跟着市场跑的现象:“商品大潮中的精神理性是怎样理解‘大众’。900年前苏轼说过一句话:‘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聪明的玩泡者其实也是最愚蠢的人。如果一本糟糕的书卖掉了一百万本,我们可以理解为:幸亏十几亿人口中只有一百万个读者;反过来,一本深刻的著作卖掉了一万本,那可以理解为:毕竟还有一万个读者能够阅读这样的书!

想借着《精神的背景》书名说说作家的精神世界,作家一是要老老实实的积累灵魂的厚度,不断的开辟个性化的精神之路,不管在什么精神的背景之下。张炜能写《你在高原》,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路的作家。尽管《精神的背景》这本书,并不打动我。

           2017年6月9日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著名评论家共议张炜巨著《你在高原》|夫子书话
张炜答凤凰网读书:《你在高原》终将迎来品质上的判断
400万字“灼痛”回溯30年
张炜成为北师大第十二位驻校作家 莫言欢迎山东老乡回忆当兵经历
搜书札记--搜搜张炜的《你在高原》
《你在高原》总策划回应质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