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6 悦读《吴晗论明史》小感之三

       3

☆厂卫,对封建统治,在历史中肯定有过积极的意义。

厂卫,就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及西厂。

用现在的话说,是特务机关。锦衣卫是外廷的侦察机关。东厂和西厂由宦官提督,最为皇帝所亲信。锦衣卫,也在其侦察之下。

“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是地,是皇帝的私人卫队。其下有镇抚司,专治刑狱,可以直接取诏行事,不必经过外廷法司的手续。锦衣卫的主要职务是‘察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专替皇帝侦察不忠于帝室的和叛逆者。其权力在外廷法司之上。”(P58--59)

后来的史学家与读明史的读书人,对明朝的厂卫,多有说词,贬多褒少。

依我看,任何的机构设置,皆来源与统治者的需要。从古到今,情报与特务组织,在政治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往往在更多的倚仗隐蔽战线的斗争。

政治斗争最高阶段,是权力斗争。权力斗争,最终斗的是方向,也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路线斗争。

路线斗争,斗的是,终究维护的是哪个利益集团。

封建社会,同样有路线斗争。虽然,这样的路线斗争,不可能是农民利益集团与地主利益集团的斗争。但可以理解为“狗咬狗”“一个地主利益集团,针对另一个利益集团的”的斗争。历史经验证明,即便是这样的斗争,也是你死我活,甚至牵扯整个家族死活的斗争。

因此说,无论哪个封建朝代,还是现代政治制度下的路线斗争,也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路线斗争上,绝对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厂卫,忠于皇帝一人,在一个朝代,为防止造反与政权更迭,相对的保持了政权的稳定性,减少中央集权的政治成本与老百姓的民生成本,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的。

统治需要绝对的权力,特别是皇权。皇权,作为天朝的一统大权,其施行成效,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

执行力出了问题,日积月累,皇权便会受到挑战。让官员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为皇帝做事,皇帝便需要一个地上与地下的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加上过去信息的闭塞。厂卫,便应运而生。

☆刘基的死,死在了太聪明太精明。乱世可救急救乱,用在锋芒之上。太平了,就成了芒刺在背,一个事前事后什么都能看清楚的人,渐久必死无疑。

刘伯温,民间说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是个天地人间的奇才。

《明史》说:“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

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朱元璋:“(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

刘伯温是元朝进士,被贬待机。后逢乱时,与朱元璋合作,得了天下。

刘伯温,看问题很准,出点子也对路。是《大明律》的重要功臣之一。他与李善长比较,一个是游刃有余的辅佐皇上,一个是倾心竭力的效忠。刘伯温,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准,皇上看不到,看不清的,他能够预知预判。对人的看法,也时常是一针见血,让皇上也不得不佩服。更可恨的是他对自己的长短,也拿捏得不失分寸,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伸手不见一分的长,缩手不见一分的短。因此,也会被犯忌最深。

这样的人,在其他任何岗位上,一定是佼佼者。可在皇帝身边,存在了个一言一行,都没有曲折与迂回的隐秘之处的人,其人的命运,最后,只能是消失。

因此,说是胡惟庸杀了刘基,莫若说是他受了暗示和指示,毒死了刘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锦衣卫设立了不到一年就废止了,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明朝三大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设立三百年的锦衣卫,清朝为何用了一年就废弃了
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为何大明灭亡之际,他们都不出现了……
揭秘明朝最恐怖的机构:锦衣卫、东西厂都惧怕它,首领是世界首富
明代大太监除了魏忠贤还有他,建了个厂,逆袭为皇帝身后的站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