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孔融让梨”说说孩子教育的“起跑线”

        出自《世说新语》的孔融让梨后来又被写进《三字经》,这个故事是让天下儿童学习谦让的品德,然而世人因此认为孔融长大之后也是个仁义忠孝的君子也不是很对。

        孩子在大小之间选择小的,大人认为他这是谦让,我觉得倒也未必。“小”的在四岁的孔融眼里也许就比大的好,大人以“高”“大”“上”为尊,这套秩序在小孩那里还不一定建立起来。至于《后汉书·孔融传》里记载的孔融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那就是范晔的功劳了。就像《史记》里鸿门宴那一段,项伯夜里私见张良谁见了?那是司马迁的笔法。我儿子吃他奶奶蒸的包子基本全挑小的,不仅未曾得到具有美德的表扬,还经常被批不好好吃饭。如此这般,如果在四岁早慧的孔融那里封建的礼让秩序已经建立,拿了小梨再说“我是小孩应该拿小的”那就太虚伪了。《世说新语》里太中大夫陈韪评价十岁的孔融“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就不是没有道理了。

       孔融在任北海相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是在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至于说到用兵打仗,这位大名士可真就“未必佳”了。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黄巾军和袁绍的人马围困,以至于“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九州春秋》);建安元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一连数月,城内守兵只剩下百十来人,危在旦夕,而孔融却“凭几安坐,读书、议论自若”(同前)。结果落得“城坏众亡”,自己仅以身免,妻子、儿女全都做了俘虏。

        南宋时王亦叛乱,南京市长赵明诚忘记了“十年幸福青州”,抛下满城百姓包括他的妻子李清照,仓皇逃跑。孔融和赵明诚皆为官二代,这两个山东人的起跑线不能不说是光辉夺目,少年时期便有令名,至于成年之后在大是非面前表现出的选择和气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其实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起跑线在哪里?    

       是婴儿视神经发展阶段零到六个月?还是幼儿园,小学?有的人甚至要把自己结婚的对象审查一番,排除疾病之外还要筛查基因的优劣。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把入园看作事关孩子发展的“起跑线”,于是许多天价幼儿园应运而生。只要有了高价钱、提前缴费就说明这个幼儿园好,入园的孩子就能“刷出雪白的起跑线”!我儿子是在无名的小幼儿园上的,直到上小学我们也没有发现他输给别的孩子什么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初中之前重在想象力的培养,给孩子最大的空间而不是用各种兴趣班填满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放学回来的时间。儿子一岁左右时我看过一句话,大体是某个苏联教育家说奶奶或者姥姥带出来的孩子更有想象力。一岁多点的时候,儿子拿着树叶忽闪着玩,见人就喊“飞呀飞呀像蝴蝶”;有一天我母亲用小推车推着孙子过一道坎儿,第一下没推过去,打了个哏,往后一倒准备第二次用点劲,一岁半的儿子在小推车里说话了:“你到底过还是不过啊?”

       现在我们很感激母亲,这也是我顶住极大压力做出的决定。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勾红娟老师,写了一本书《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无暇照顾孩子又担心老人把你家孩子“带坏”的父母可以买来看看。

        其次要问的是,这是谁的起跑线?

       幼儿园放学了,一对母女牵着手呢喃着走。白玉兰开得正好,妈妈伸手折了一枝,领孩子出校门进了宝马车;紫叶李开得正好,一个妈妈手里拿着《宝宝睡前童话》,伸手给女儿撅下一枝说,睡觉前讲童话正好闻着它。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暴露出很多家长把”起跑线“交给教育机构以后自己教育孩子的诸多漏洞。家长为什么不把自己放在起跑线上?有时候没有他们对孩子的反面教育孩子反而更干净,幼教即使不能托付给多么高端高价的机构,家长也不能成为”起跑线“上的障碍。把自己教育好了再说。

      第三个问题,想让孩子跑多远?   

    每个听过“揠苗助长”故事的人都会嗤之以鼻,可自己揠苗助长时一点也意识不到。“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打过一个比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我国对创造性的开发和投入在全世界排在第六位,我们的原创成就,在全世界却排在第24位。因为很多孩子跑不远。

       第四个问题,有没有输赢。

      这对相反的概念很刺激人! 不要对孩子轻言输和赢。高中生在写作文时很多时候都在一篇里用多次“成功”“失败”,这是小时候受了刺激以后留下的后遗症,一对作文里最空洞无情的造词。轻易地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误导了很多家长,弄不清情况就胡乱‘赛跑’,没跑前就先担心并耳提面命嘱咐。我们不能像郑渊洁一样洒脱,直接喊出“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起码要明白“起跑线”上没有输赢。

      其实,人生没有起点,只有终点。

98级学生李斌送我一瓶河北的“永不分离”酒,孔融让梨,世有美谈;最后却因违犯曹操禁酒令私自酿酒喝酒,终于被杀。如今,此酒将其起点终点囊括其中,真是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些美国人如何看孔融让梨
我与学生的师德冲突:幼儿生命与幼儿教师生命,哪个更重要?
毁掉孩子的最好方法:3岁前,教会他分享
孔融让梨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
幼儿园不教写字,家长为何恼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