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怎么管理制钱?为何总是更改钱的含铜量和重量?

任何一个王朝,都会非常重视制钱,因为经济是国家的命脉,早期的货币可以让私人来铸造,秦汉时期就没有统一货币,文景朝的时候国内出现过多种的货币,这对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不是太好。后来武帝等人开始严格控制铸钱,之后制钱就专门由国家来掌控,到明清时期,制钱已经有严格的规定,相比明朝来说,清朝由于长期在关外生活,他们的文化并不发达,经济基础同样是很薄弱。

可随着清朝入主中原,他们也必然要开始重视制钱的事情,在进入中原以前,清朝就已经发行自己的货币,最初的这些货币被称为“天命通宝”。样式相对原始一些,等顺治时期成功在北京定都,朝廷专门设置宝泉局与宝源局来专门管理制钱的事情,清朝第一次在国内正式发行的货币就是“顺治通宝”。在当时,清政府的主要货币除了官方发行的这些制钱以外,还有就是利用银两交易,不过相比之下,制钱在经济体系里面的位置要更加重要一些。

清朝时期如何管理制钱?

为了管理好制钱,清朝还专门就出台钱法,为强化集权,政府必须要把铸造权与发行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的钱法对于货币的铸造,发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当时制钱并没有统一,不同的省份都有着自己专门发行的钱,这些钱只能是在本地流通。像宝泉局这样管理制钱的机构,在其他省份也有不少,不过在京师的宝泉局,宝源局是直属中央管理的。可这两个机构只是单单管理制钱,并不是执行钱法的,在户部里还有一个机构叫做钱法堂,这是专门用来管理钱法的机构。

对制钱来说,最关键的几个要素直接就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比如货币价值成色,发行货币的数量以及政府的信用。虽然清朝是主要推行银两交易,但民间百姓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因此大家更多还是使用制钱来交易。和现代的金融形势相似,钱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市场环境是不断会发生变化,政府对货币的发行,与成色控制不同时期都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对货币影响最大的还是人的贪心,当时政府会专门发行一些成色好,价值很高的良币。

这种货币使用起来要比其他的劣质钱要好很多,同样的良币能抵得上不少的劣质币。不少人就动歪心思,把良币回炉重铸,用同样的良币打造出更多的劣质钱币,这么做就让他们赚取更多的利益,可这样一来,市面上良币大大减少,劣质钱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不仅会造成物价产生巨大变化,也会让整体的金融秩序被打破。政府一直是严格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货币,一旦抓住就会被严格处罚,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够忍住不做。

为什么屡次更改钱的重量和含铜量?

清朝这么多年,民间私人铸造货币的事情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私铸货币的事情越来越严重,政府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政府要彻底杜绝民间铸造货币是不太可能的,他们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来改变货币的含铜量和其他的成分。不同时期的钱币重量和成分都不一样,同时,也要严格规定银钱比价,这样才能让两者不会在市场上产生冲突。清政府主要是沿袭明朝的银钱比价,顺治四年时期就公布“每十文,准银一分,永著为令。

在对制钱质量的把控中,从顺治朝开始就不断发生着变化,通常一个皇帝刚刚上位,就会专门来铸造他的专属制钱,顺治时期形成五种通宝样式,正反面有满文和汉字,后来的清朝皇帝都是沿袭顺治五式的样式。

而早期顺治通宝,钱质成分为红铜七成,白铅三成,每枚制钱重一钱二分。到顺治十四年的时候,由于民间私自铸造货币的情况非常严重,政府就必须要改变货币重量,变为一钱四分,从顺治到嘉庆这么长时间内,政府前后增减货币的数量十多次。

越往后国家的铜矿资源就越少,铸造货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下降。本身铜矿就是稀缺的资源,政府为了要避免浪费,于是在发行货币的时候,也在不断去回收民间的私人货币以及原来的旧钱,把旧钱回去融掉就能重新利用铜来铸新钱。频繁改动货币的样式和质量,政府也在不断想办法提升货币的制作工艺,越往后货币的样式就越精良,民间很难去仿造制钱,并且在货币中还增加一些防伪标志,这样那些私自铸造货币的人就没有什么利益。

但铜在古代也是非常值钱的资源,就算是私自铸造货币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利益,但只要把铜钱融掉,自己就可以去制作一些铜器,很多民众就不断去收集铜钱来制作铜器,这样的话资源大量流失,民间的货币流通也受到严重影响。之前政府改变铜钱重量,让这些私铸铜器的人也大大赚了一笔,在乾隆时期,国家的实力达到鼎盛,为解决这个现象,朝廷就更改了铸钱的配方,在铸钱的过程中增加锡,原本的制钱主要是用红铜,白铅这些材料打造的。

这么做出来的铜钱是金黄色,而增加锡之后,铜钱就变成了青色。这样的话,由于货币内部含铜量不够,就算是把这些货币私自融掉,也很难去制作铜器。从顺治朝,国家就一直在和民间私自铸造货币的人做斗争,费了这么大的劲,他们才顺利把货币控制住。虽然清朝有铸钱机构和专门管理钱法的机构,但他们的金融体系毕竟还没有那么先进,很难去真正把控好制钱,乾隆朝算是基本解决这些制钱的问题,可另外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

乾隆之后,鸦片在国内开始疯狂流行,这就使得白银大量流出,国内走私的现象非常严重。等到咸丰时期,国家已经处在财政崩溃的边缘,之前辛苦维持的制钱也就这么崩溃,银元和纸币开始出现,取代原本的制钱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货币,清政府已经无法继续管控货币,再加上资源不断外流,想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已经不太可能。

后来铜的价格不断上涨,政府铸钱的成本不断增加,原本的铜钱也必然要被替换,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铸币机打造出来的铜元,这些货币比起原来的制钱更加好用,也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冲击,才让中国开始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国货币史》

《清史》

【文/羽评郡主,抄袭必究,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2
中国货币简史
咸丰朝时期钞票、大钱贬值及其停废的过程怎么样?
读书笔记:中国历史上的货币铸造权
精确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钱
中国货币发展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